濮阳市开德小学 赵冉老师《司马光》听课笔记

媛媛

<p class="ql-block">  一、课前导入,认识文言文</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然后顺其自然引入自己的文言自传,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了什么?猜一猜,老师多大了?这样的设计,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明白了何谓“文言文”。</p><p class="ql-block"> 二、走进文本,完成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 (一)学习任务一:朗读文言文</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环节中,赵老师非常重视学生“读”的学习!采用听老师范读,自由读,教师一句一句带读,自己划分停顿读,去掉标点读,竖版读,男女生比赛读,同桌之间互读,生个别读,齐读等多种方法地朗读,让学生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标。在朗读地过程中,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总结出文言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的不同,那就是文言文更简练,更短小。</p><p class="ql-block"> (二)学习任务二:理解词句</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篇文言文是小学课本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但是在任务一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已经读了数十遍,在诵读的过程中,已知大意。所以,赵老师放手,给孩子们提出要求,提供方法,让孩子们先自学,再和同桌共学,理解词句。在学生分享自己理解的过程中,赵老师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通过看插图理解“瓮”,通过做动作理解“光持石击瓮”的“持”和“击”,并且在理解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朗读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