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645)抗MAG抗体相关周围神经病

南石神内一

<p class="ql-block">副蛋白血症或称单克隆球蛋白病是指在血中存在由单克隆浆细胞产生的大量异常单克隆球蛋白,这种单克隆球蛋白病与数种周围神经病相关。根据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类型的不同,临床上将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周围神经病分为IgM型和非IgM型(IgG/IgA型和轻链型),占比分别为IgM 60%、IgG 30%、IgA 10%。</p><p class="ql-block">‍IgM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主要包括IgM型MGUS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其中IgM型MGUS是一种相对良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在IgM型MGUS中, 40%~50%的患者血清中含有一种特异性IgM抗体:抗髓鞘相关糖蛋白(MAG)抗体。</span></p><p class="ql-block">MAG学名为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 associated glycoprotein),是髓鞘的次要成分,在CNS和PNS的髓鞘蛋白中占比&lt;1%。MAG在CNS髓鞘化少突胶质细胞和PNS的雪旺细胞上表达,是一种1型单通道跨膜糖蛋白,其中细胞外结构域(Ig样域)有利于与不同配体和受体间相互作用。</p><p class="ql-block">‍MAG的黏附作用通过与特定的神经节苷类相互作用维持髓鞘-轴突间距。MAG参与轴突到髓鞘以及髓鞘到轴突的双向信号传导。MAG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的3种经典髓鞘相关抑制剂之一(其他两种配体为Nogo66和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以依赖唾液酸结合的方式抑制轴突生长并使破坏轴突生长锥。同时,作为dMAG22的受体,MAG可控制髓鞘形成和完整性。当MAG功能异常时,如突变造成错误折叠或抗MAG自身免疫,则可能造成脱髓鞘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抗MAG抗体相关神经病变中,MAG抗体与郎飞结结旁区抗原结合后可影响动作电位跳跃式传播,在疾病早期导致节区和结旁区分子发生改变,早于脱髓鞘相关的形态学改变。</p><p class="ql-block">典型抗MAG抗体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为中老年起病,缓慢进展的对称性远端感觉减退,伴或不伴肌无力,感觉性共济失调和双手震颤多见。但也有不典型患者可以出现不对称或多灶性周围神经病表现,甚至伴有疼痛、近端无力、小脑性共济失调等。抗MAG抗体相关周围神经病与抗MAG抗体阴性的IgM型MGUS在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差异,但两者在治疗选择上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抗MAG抗体相关神经病的临床表现与CIDP变异型远端获得性脱髓鞘对称性神经病(DADS)相似,脑脊液也均可表现为蛋白细胞分离的表现,肌电图也符合脱髓鞘性神经病表现,因此临床上容易被误诊为CIDP。</p><p class="ql-block">‍抗MAG抗体相关周围神经病的典型神经电生理特征为传导速度减慢及远端潜伏期延长,少见其他脱髓鞘特征如CIDP可见的传导阻滞或波形离散。建议所有疑诊CIDP的患者都应行血尿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如发现单克隆IgM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应进一步行抗MAG抗体检测、骨髓穿刺明确诊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