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亲爱的同学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日”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在丰富多元文化体验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秉持理性与思考。为此,特向全体中学生发出如下倡议:</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了解“洋节日”内涵,去粗取精</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洋节日”蕴含着独特的西方文化元素与价值观念。如圣诞节,其背后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宗教意义,同时在西方也包含着家人团聚、分享欢乐与传递爱心的美好期许;感恩节,则倡导人们对生活中的点滴善意和收获心怀感恩,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应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其中积极向上的部分,如感恩、友善等精神品质,而不是浮于表面形式的庆祝或盲目跟风消费。</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二、弘扬中国本土节日,增强文化自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国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节日体系,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与道德规范。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弘扬中来,通过学习传统节日习俗、讲述节日故事、参与节日庆典等方式,让古老的节日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增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三、遵守校规校纪,避免盲目跟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面对“洋节日”,我们倡导适度参与。可以将其作为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窗口,但要避免热衷甚至沉迷其中,不将“圣诞礼物”、“平安果”等带入校园,不要在同学之间盲目互送“节礼”,政教处也将加大检查力度,防止因追求“洋节日”的时尚潮流而荒废学业、过度消费,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以理性、文明的态度对待,不盲目模仿一些不良行为或极端庆祝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我们为什么不提倡过“洋节”</b></p> <p class="ql-block">长津湖战役胜利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防止文化侵略</b></p> <p class="ql-block">西方国家对于我国的文化侵略由来已久。美国1951年在其机密的“行事手册”中,提出了对付中国的情报策略,以后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不断修改,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诫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其主要内容包括:尽量用物质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思想,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成功了一半。一定要把青年的注意力引向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电影以及宗教迷信,在民族之间制造矛盾与分裂,不断制造新闻来丑化他们的上层。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发动民主运动,利用一切资源来破坏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打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 为了以文化站的方式推销美国的意识形态,美国一方面对非西方国家高高筑起文化壁垒,另一方面又以贸易自由为名,千方百计打开和占领这些国家的文化市场。《华盛顿邮报》就曾自我炫耀,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产品,包括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今天在自由化市场经济的旗帜掩护下,大量西方文化产品合法地涌入我国市场,正潜移默化地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对以年轻一代为主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在缺乏有效抵制和积极引导的情况下,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西方文化,已成为许多青年人追求文化时尚和个性张扬的自我表现低俗、媚俗、庸俗的品位,和一些极不健康的文化内容,在市场至上利润第一的理念引导下,甚至已成为一些大众传播平台的主动选择。而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西方宗教渗透,在主流价值观淡化信仰缺失的背景下,也逐渐形成蔓延之势。正如原国防大学副校长毕京京所指出:由于缺乏主动作为的认识和能力,当前一些领域和机构思想混乱、立场混乱、组织混乱的现象,确实存在在一些社会舆论和业务工作中,西方的观念理论和立场正在潜移默化地产生严重的影响并逐渐掌控了话语权,这是我们急需认真研究和切实加以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思想文化领域的争夺,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暗战,其效果却往往大于真刀真枪的战场,党的历届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毛泽东同志早在1957年就特别指出:帝国主义说对于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话讲灵不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灵。邓小平同志也强调指出,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综上,同学们,让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不忘本、不盲从的心态面对“洋节日”,同时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加强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茁壮成长,成为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少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