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三是上巳节。魏晋人每年三月初三,到水边洗濯祈福,被称为禊事。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的这一天,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42 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列坐在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流觞曲水),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 。<br><br>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起来,编成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0余字的序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可谓魏晋文学的尾声,全篇流连山水,探问生命,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借酒乘兴,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成为了“天下第一行书”,是其艺术成就的天花板,无人能及,自不必说。而这篇精美的骈体散文,文字灿烂,字字珠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尤其是文中抒发的情感与思想,一千多年过去,竟能与当代人产生思想碰撞和共鸣。 第一部分,叙事写景,突出一个乐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br> 第二部分,感慨人生短暂,盛事不常,紧承上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由“欣于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忧,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最后,以“死生亦大矣”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部分则转入哲理性思考,由痛生悲。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死生”,“齐彭殇”论调的批判。<div>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体现了一种哲学超越与对生死的彻悟,他认为生与死只是生命自然循环的一部分,是道的运化,二者本质上无分优劣。而寿命长短,在道的视角下也是平等的,时间长短无所谓意义。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却反映了更贴近现实和人性的生死观:生命虽然短暂、无常,但也因此更加宝贵动人。他不认同庄子淡漠生死的“虚诞”,而是选择正视生死的沉重与悲凉,从而让文章呈现出一种更具感染力的情感力量。</div> 相比庄子生死观的哲学思想,作为普通人,可能更接近于王羲之的观点,这是因为虽然“事殊世异”,但人的思想感情却跨越时间的界限,表现出共同的喜怒哀乐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无论古今,面对美好事物的消逝、时间流逝的无力,人们的情感本质都是相通的。这种情感的普适性,正是让读者在千百年后仍能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关键。<br><br> 王羲之至少为中国文化贡献了三个成语:入木三分,东床快婿和意在笔先。 王羲之的不修边幅和淡然处之,却不想引起了郗鉴太傅对他的大气和格局的赏识,于是成为了镇江人的女婿,也即成语:东床快婿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