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武川老照片(之四)

简双元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老照片,是光阴故事的缩影;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是今昔情感的纽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时光不惊,岁月留声;史海钩沉,追昔抚今;旧照无言,款款生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唤醒沉睡的记忆,重温逝去的岁月。一组武川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照片分享大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文化东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可镇东部改河大坝建成后,原先通往乌兰花、百灵庙方向的穿城公路改道另行,旧区原南河槽及两岸荒滩至南树林被纳入城区建设归划。城区有了新的拓展空间。后来随着许多机关单位、商家店铺、公房私宅的逐年新建,这里渐渐形成了一条平坦顺直的沙土质地街道。1981年这里又铺设了东西长约一公里的柏油路。1986年被命名为“文化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大门市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新建的转角式武川“百货一门市部”(俗称“大门市部”),比以前北街两侧的旧式门市部气派多了。不过当时尚处计划经济时期,里面的部分商品还是凭票供应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另外,细看图片中人们的衣着穿戴及出行工具,当年武川的社会风貌可见一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老干部之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改革开放后,我县对离退休老干部的生活十分关怀,特建此娱乐场所,以丰富他(她)们晚年的精神生活。时过境迁,如今这里已换装为一家眼镜店了。“老干部之家”作为为一个时代符号只能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老干部之家”往东以次为“邮政储蓄所”、“百货电器修理部”、“工商银行旧区营业所”、“新华书店”及临街民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工商银行旧区营业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80年代初与工行大楼同时建成,以办理工商户及居民储蓄、信贷为主要业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新华书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1年于可镇北大街北段东侧建成营业;1972年迁址建设巷西口;1984年于文化东街北侧新建二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回想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的当年,新华书店曾为一代又一代的武川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而今,在图文并茂的网络媒体冲下,新华书店顾客盈门的场景再难见到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文化西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时的文化西街两侧分布以机关单位为主,商家店铺不算太多,私宅民房与单位住房散落其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二轻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6年成立武川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筹委会;1957年成立手工业联社;1962年成立手工业管理局(局社并存);1979年手管局改称二轻局,管辖修配厂、木器厂、皮革厂、制鞋厂、包装厂、服装厂、供销经理部、民族服务部、二份子综合修理厂共9个集体企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址设建设巷原县委院内,七十年代初迁至南大街东侧,后转址文化西街南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曾记的,这栋办公室的最西头是当年“老乔”(后迁至呼武公路途中段家窑村开饭店)租营的“民族饭店”,再往西便是新迁建的汽车配件厂和木器厂了。岁月悠悠,如今,这些地方早已改头换面,成了商铺云集、住户聚居之地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二运公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6年成立武川县春生运输社,以驼运和驴、马车运为货运形式,后逐步淘汰驼运;1960年分立马车队和小车队(均为单独合算、自负盈亏的集体企业);七十年代后期更名为运输社,驴、马车和柴油板车并运;当时主要承运镇内基建用料和机关单位、学校及居民生活用煤(马车以去下营盘、四合义等山里拉石头为主,驴车以镇内拉沙、土、土坯等土建材料及粮库盘运供应面为主,柴油板车拉粮、杂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记的小时侯,每到暑假总少不了割草卖钱的差事。拿上镰刀、绳子直奔城郊,大兴昌、良种场、西成风…,只要有好草的地方都去。大半天的弯腰挥镰后,再气喘嘘嘘、大老远地把几十斤嫩绿青草背到马车队或小车队(有时为行情好也到牛奶厂、海海店或杨茂全店),好的每斤按2分5,一般的2分钱,过磅后即领钱。虽说一趟下来到手的仅有块二八毛钱,但干劲十足。如此汗流夹背地干上几天,开学的学费和学习用具钱就几乎够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十年代初,运输社逐步更新换代为汽车货运;1983年更名为“武川县第二运输公司”;此后,老企业焕发新活力。一台台崭新的东风牌带挂车日夜承载着繁忙的运输业务,公司上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一度成为许多年轻人趋之若骛的地方。由此二运也迎来了发展史上的辉煌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九十年代后,随着个体运输业的日益兴起,二运业务渐渐萎缩。几年困境之后公司转制,后整体转售于武川县农村信用联社。至此,一家几代人为之奋斗过的老牌运输企业被“连根拔起”,最终走向了历史的尽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失去了赖以谋生之地,二运的下岗职工成了社会上的“游兵散勇”。但他(她)们并不甘心被时代抛弃,纷纷自谋职业,或养车、或修车、或从事其它行当…,在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又开辟出了“二运人”的新天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皮革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6年,县城内一家黑皮店同几家织毛衣、砍地毯的个体散户组成皮毛加工合作小组;1959年,又有几户白皮匠加入小组,后改为皮革社;1975年改称皮革厂;初建时以生产车马套具、绳线、羊皮祆、羊皮裤、羊毛褥为主;1985年后开始加工皮面革、剪绒皮、皮夹克。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转制出售为私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遥想当年上学时,严冬里有同学穿一件皮革社制作的白茬西式羊皮袄,曾引来多少寒门子弟羡慕的目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电影公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63年建立电影管理站,与旧区电影院同处办公;1975年在可镇南河槽新建电影管理站办公场所;1980年体制改革后改称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6年迁址于刚落成的新区电影院二楼。原址已拆建成人民银行大楼和家属区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房产 二工程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立县房产管理所,址设北大街中段西侧。70年代末迁于今文化西街南侧。1984年归属城建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50年代后期,县民政部门为解决城镇困难户和残疾人就业问题,于北大街西巷子成立福利队。60年代初移属可镇革委会管理。70年代末迁址于今文化西街南侧。当年主要承揽传统民房修建和房产公房新建。90年代后转制分售,现已成多家私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副食品加工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6年建立地方国营副食品加工厂,先后生产各种糕点、醋、酱油、面酱、月饼、面包等副食品。70年代增加饼干及豆腐生产机械设备,但那时的豆腐仅每年春节前才生产。年年腊月里,大人小孩揣上“豆腐票”、穿上大棉袄、提上担水桶排队“捞豆腐”的情景至今犹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90年代后,副食品加工厂转制出售。现已拆建成平房居民区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地税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0年县人民政府设立财政科,同时成立县税务局,下设乌兰花、蜈蚣坝两处税务所及西乌兰不浪税务组(后相继撤销);1958年财政科和税务局合并成立武川县财税局;同年10月合并为县财贸局;后财贸局改称财贸部,恢复财税局;60年代统归县革委会生建部;1973年恢复财税局;1984年财政、税务分设两局。财政局留驻北大街原址,税务局迁于文化西街南侧新址。1994年分设国、地税两局,2000年前后,国税局新建于南大街原五金公司前址,地税局新建于新区步行街南段西侧。税务局旧址现为盐业公司所在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教育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0年县人民政府设立文教科,主管全县文化、教育工作,兼管卫生工作。此后随着机构沿革,多次变动改称。至1979年文教局分设两局,教育局成单独建制,专管全县教育事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前址在北大街北段原人委大院内(1977年高考后的红纸黑字分数榜就张贴在此处教育局的办公室外墙上),上世纪80年代初迁址文化西街西段南侧。2000年后迁往新区三中院内,后转址西外环路西侧。原址文化西街处已拆建为丽景住宅小区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民族小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79年,可镇一小附设蒙族小学班一个,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蒙语;1981年,县人民政府筹集多项金费在可镇西南处兴建蒙古族小学一所;1983年春学校正式开学。以蒙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经过逐年扩建校舍、增加设备、改善条件,至1986年蒙族小学已成为一所远近闻名的县级少数民族小学了。90年代曾转址新区种子公司西侧。2000后迁址西外路西南侧,原址已拆建成“阳光家地”住宅小区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教师培训学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6年,为解决当时师资缺乏问题,在可镇一完小附设师范班一个;1978年,经乌盟盟委批准,在可镇二小南建立“乌盟师范学校武川分校”,经费由乌盟直拨,实行盟县双重领导。学制2年,由全盟统一招生,统一分配;1982年改为“武川县教师进修学校”,划归本县管理。2000年后转制成为一家私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80年代初的武川县城里,有电视机的人家可谓凤毛麟角。记的每到夜饭过后,师范办公室门前的大黑白电视总会招来一片兴趣昂然的看客,特别是附近的小学生们,只为《新闻联播》过后追看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而日后更是好戏连台:《加里森敢死队》、《排球女将》、《血疑》、《霍元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外贸公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78年10月,在可镇西郊荒地建址成立隶属武川县供销合作社的对外贸易公司(后在其前后逐渐形成了居民区)。主要业务以畜产品、猪羊肠、皮张绒毛收购为主。后拓展养兔、肠衣加工等出口业务。当年,镇内有不少家兔饲养户。“兔子不多,一月一窝”,只要辛苦些,闲时到田野里挖些野菜野草,等到喂得膘肥体壮了,一筐装到外贸,今年的油盐酱醋钱就差不多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84年后外贸公司实行职工承包制,主打当地荞麦收购、出口业务。九十年代后,企业转制。如今已成为几家私产。但许多武川人依旧习愦性地称当今西外环中段西侧的这片地方为“外贸”。</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绿化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85年可镇人民政府设绿化队,经营镇内绿化建设。址设可镇西南杨树林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想当年,绿化队房后至外贸西墙外的那片小树林(至今还在),曾是一些备考高中、大学的莘莘学子们背书温习的幽静之地,朝暮间,常常能听到清脆的鸟语声伴着朗朗的诵读声。自然这里也成了许多有情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之处。</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感谢《武川记忆》、《青山作证》、《武川在线》、《塞北家园》等网络媒体及青枫、王立仁、大漠、宏图、怀旧等网友提供的部分珍贵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将多年的散碎老旧照片辑录成篇,要经过收集、整理、甄别、修编、排序等一系例繁杂工序,更需查阅大量的当地史料及向祖父辈、知情人咨询予以表述附明,是一项比较劳心耗神的工作。篇中难免有失误和疏漏之处,敬请当事人、知情者谅解,也肯望你们指正、补缺,以求逐步臻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