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颐和园

老凤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5日。我们又一次来到颐和园参观游览!主要路线是西堤!</p><p class="ql-block">(文章介绍参考百度)</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也是一处承载着历史的皇家园林。其前身为清漪园,位于北京西郊。</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园。</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园中分布着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二十余处,古建筑三千余间,面积近七万平方米,古树名木一千六百余株!</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山环水抱的自然景观和皇家气派的宫苑建筑的赞美结合。在真山真水中进行景点设计,既突出皇家的气派又体现了园林与山水的和谐统一;既来源自然又高于自然。将自然美与人工雕琢巧妙地融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的园林造景融合了中国绘画、诗歌和文学的意境。造就了中国皇家园林宏大的气势、辉煌的色彩及其与山水绿化环境的充分协调关系。</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西堤上有六桥。从北向南依次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和柳桥。</p><p class="ql-block">这些桥梁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六桥建造的。不仅在形式上相似,连苏堤沿岸的柳树也复制到了昆明湖的西堤。</p><p class="ql-block">西堤六桥各具特色,除了玉带桥外,其余的五桥都是亭桥。分别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等诗句命名。这些桥梁不仅是颐和园的重要景观,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界湖桥:是昆明湖与后湖的分界点。原来桥上有亭后毁于1860年的战火。</p><p class="ql-block">界湖桥为西堤六桥之第一。桥有三个方形桥洞。桥北原来有路可直达德兴殿和西宫门,与西如意门和后山的路径通连。桥西原有水树居,织染局等景点。桥东南有大船坞。在桥上能望见半壁桥如一弯新月倒映在湖水上!</p> <p class="ql-block">豳风桥:取自《诗经》中的“豳风七月”,描写农耕生活。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p> <p class="ql-block">玉带桥以其高耸的半圆形桥拱和流畅的弧线著称。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宛如玉带。</p> <p class="ql-block">镜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桥名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p> <p class="ql-block">练桥:语出南朝诗人谢眺的诗句“澄江静如练”。练桥是单孔桥,桥上为八柱阁亭。</p> <p class="ql-block">柳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柳桥晴有絮”。因其位于垂柳丛中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半壁桥</p> <p class="ql-block">沿西堤一路风景,一路歌声!请欣赏!</p> <p class="ql-block">佛香阁</p> <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玉泉山宝塔</p> <p class="ql-block">妙高寺</p> <p class="ql-block">谢谢朋友们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