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每当我读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代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 》,我就想到</span>中学时的母校——宜良一中。她是用县城里的文庙改建的,虽然破旧简陋,但有慈爱的老师和活泼的同学,感觉日子过得好快乐,留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听说“老一中”在围挡施工拆迁改造,好多旧房都拆掉了,我心里有隐隐的不安。日前,我约好友一起探访母校,我们没有去宽大气派、宽敞明亮的新校址,而是走进母校原址。在我的执念中,生活了六年,承载我整个中学时代所有梦想的母校,有大同门、棂星门、泮池、大成殿、水井;有大成殿前“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石碑;还有后来用红砖建盖的师生宿舍和泮池尽头的教学楼。当我看到那熟悉的大同门和泮池的时候,它们已经不见了往日的神韵风采,我的心如同阴冷天空中飘荡的一粒尘埃,那样的悲凉,那样的哀伤,那样的无力!我亲爱的母校啊,您怎么变成了满目疮痍的模样?往昔的一幕幕都清晰地刻映在我的脑海里,教我永生难忘啊!</p> <p class="ql-block"> 上初中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去县城。我们的宿舍在水井旁的厢房里,厢房的窗户是没有任何遮挡的几个大框,进去后靠墙的窗户下面是上下两层的大通铺,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行李依次铺开就可以睡下了,厢房里住了近百名女生,感觉人多挺热闹的,不会害怕,即使有人讲鬼故事,也只是嬉笑着相互吓唬一下就安然入睡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条件艰苦,食堂的饭菜非常简单,一饭一菜是标配,打了饭后直接去打菜窗口排队打一勺菜就是一餐,第一个星期每一餐的菜都是带皮的煮南瓜!教室是在一进大门的两排平房里,初中的三个年级共六个班都在这里上课。宿舍、食堂、教室形成一个三角形,我们把我们在学校的轨迹总结为“三点一线”。</p><p class="ql-block"> 终于,熬到星期六早上的课程结束后,住校的同学纷纷离校回家。我却犯难了,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回家。我委屈巴巴地找到了班主任马老师,她一边安慰我一边向其他老师打听有没有和我同路的高年级同学,后来终于找到了三名同学带我一起回家。因为没有路费,一开始我们步行到宜良火车站,想搭拉货的火车到可保村火车站,如果到可保村火车站不停车,我们可以在前面火车爬坡路段,像电影《铁道游击队》里勇敢的游击队员那样跳下车,再走一小段路就到家了。遗憾的是那趟货车迟迟不开,我们无奈地选择从小坡脚村翻越靖安哨走山路回家。弯弯的山路在我们的脚下一一退去,几个同学说说笑笑,到可保村火车站的时候,带我的同学要从别的方向回家了。夕阳西下,饥肠辘辘的我独自望着家的方向前行一个多小时,终于到家了。</p><p class="ql-block"> 看到妈妈的时候,上学的艰辛和委屈一股脑儿涌上心头,我哭诉着说:“我要在家里,即使去捡牛屎马粪,也不去上学了!”妈妈疼爱地招呼我洗手吃饭,又说了些安慰的话。第二天回校前,她告诉我:“还是要去上学,没文化是会吃亏的。我就是因为没有文化,那里也去不了,什么事也做不成。”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又想着我走出农村的梦想,就乖乖地跟着送我的姐姐回校了。</p> <p class="ql-block"> 后来,生活上的问题几乎被我们一一解决了。有心事或者为难之事就找老师和要好的同学诉说,泮池里的水葫芦不知不觉中听到了我们很多秘密;自己带咸菜,带炒面,或者去田间地头掐点野菜回来用开水烫熟了拌上老酱蘸料,吃得津津有味;晚上冷两个同学就相约把被褥合在一起睡,一早起床时和那热乎乎的被窝难舍难分;周末回家近点了就走路回去,远的同学(包括我)尽量去讨拉货的车坐,那时的师傅看我们是学生,一般还是会好心地捎我们一段。</p><p class="ql-block"> 学习上也逐渐走上正轨。老师们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同学们勤奋好学、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上数学的何老师尽管腿脚不便,但经常出现在晚自习的教室里为我们答疑解惑;上语文的杨老师略带乡音的讲授,让我们对“站在树枝上的小鸟”的形象记忆深刻;上英语的毕老师费尽心血,让初学外语的我们记住单词语法。英语课本上写满了我们自创的各种英语读法,比如:“Thank you ”就标注为“三克油”,“geography”就标注为“嫁给老肥”,诸如此类的“创造发明”数不胜数,有个同学就因为照着标注读“地理”这个单词,而得了一个诨名“老肥”。课后,经常能看到同学们三三两两在教室里,泮池边,梧桐树下读书学习。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好的同学是受人尊重和羡慕的,同学们卯足了劲比学赶超,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同学(包括我)都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心里都明白,只有好好读书学习,才能走出农村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大家学习上是毫不含糊的。后来,这些同学中有科学家、警察、教师、医生、公务员等,可以说母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很多人才。</p> <p class="ql-block"> 伟人毛泽东在湖南师范学校求学时,对艰苦的学习条件不以为然,他说:“学习当然需要适当的条件,但最重要地还是要自己努力,倘若你自己不好好学习,没有钻研精神,即使再好的条件,你也不会有进步。”我看到这段话,深以为然。回想45年前花季少年的我们,如果没有父母亲人的鼓励支持,没有老师的教育关爱,没有同学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没有自己追逐梦想的路上的努力和坚持,就没有今天在各行各业上有所作为的你我他!</p><p class="ql-block"> 我的同学在当时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学校,您虽然没有繁华的妆容,明亮的路灯,美丽的花卉,漂亮的住宅,但那高大的梧桐,幽静的环境,辛勤的园丁,架构了你恢弘的灵魂。您为祖国做出了不知多少贡献?培养了不知多少人才?我有幸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真是幸福!”</p><p class="ql-block"> 旧地重游,寻找到少年时求学的雅趣,赶走了再见时的心疼。走出回忆往事的思绪,我觉得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在人生路途中勇敢、努力、坚持,我们要完成我们神圣的使命,竭尽所能,拼尽全力,直到生命的终结。不为名利,只为这个世界因我来过,而增添一丝真真切切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