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4.12.11从上海至摩洛哥10天环线游</p><p class="ql-block">1.2。卡萨布兰卡-拉巴特-丹吉尔(住)</p><p class="ql-block"> 3. 丹吉尔--舍夫沙万(住蓝白小镇)</p><p class="ql-block"> 4. 舍夫沙万--菲斯(住)</p><p class="ql-block"> 5. 菲斯--伊芙兰小镇--埃尔福德(住)</p><p class="ql-block"> 6. 埃尔福德--瓦尔扎扎特(住)</p><p class="ql-block"> 7. 瓦尔扎扎特--马拉喀什(住)</p><p class="ql-block"> 8. 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住)</p><p class="ql-block"> 9.10 卡萨布兰卡--上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首都拉巴特。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div>从卡萨布兰卡下飞机直接去了拉巴特游览</div> 拉巴特王宫,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 拉巴特与菲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同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洛哥政治首都 穆罕默德五世墓 穆罕默德五世为前国王哈桑二世的父亲,逝世于1961年。其墓1962年开始修建,1971年竣工。建有陈列馆。墓左侧建有清真寺,左侧为讲经台。 哈桑塔及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哈桑塔保存较好,占地单边长16米,高44米。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哈桑大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长183米、宽139米,据说毁于1775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从仅存的312根大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的雄伟。 丹吉尔是一个美丽的滨海小城位于直布罗陀海峡的丹吉尔湾口,距亚欧大陆仅11到15公里,坐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丹吉尔是公元前6世纪由腓尼基人所建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当时的丹吉尔是腓尼基人的重要贸易站。 <p class="ql-block"> 这里终年气候宜人,素有"摩洛哥夏都"之称 清晨日出</p> <div>丹吉尔还有两个著名景点 <br></div>卡斯巴大灯塔 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斯帕特尔角对面就是西班牙 灯塔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巨人日夜守候在海边,为往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船只指明方向 非洲洞是一个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的洞穴,该洞穴在离丹吉尔不远的大西洋海边 (从这个角度看似像一个洋人在大笑) <p class="ql-block"> 当地人也称之为"大力神洞"。它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大力神洞已成为丹吉尔的一大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旁边还有一个上下3层的洞 有空可以看下 收费5迪拉姆</p><p class="ql-block">下午去往舍夫沙万</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的舍夫沙万,希腊的圣托里尼岛,突尼斯的西迪布萨伊德;被称之为世界上三大“蓝白小镇”</p> <p class="ql-block"> 舍夫沙万建城于1471年,一伙来自西班牙的犹太人为逃避基督教的迫害而避难于此并定居下来。</p> 当地人认为蓝色代表天空与天堂。几百年来,他们习惯将自己的小镇刷上蓝色。蓝色给人以宁静、悠闲、淳朴,生活在这里,就像是在天空漫步 犹太教里蓝色代表天堂,犹太人把墙刷成蓝色是为了祈求神灵的庇佑。也有说是为了防蚊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推移 人们逐渐地把目光所及的地方通通刷成了蓝色,而房子里的上半部还保留着原有的本色和白色,就成了独具特色的“蓝白小镇”。</p> 舍夫沙万小镇依山而建,狭窄的小巷纵横交错街巷高低错落像迷宫,很容易走失。然而在这里迷路并不是一件坏事 随时会有意外惊喜心情越走越好。 舍夫沙万建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海拔564米,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山顶 上面有停车场 浪漫的蓝色彩、蜿蜒的小街道、淳朴的居民和独特的风情。就像走进一个童话世界 逛多久都不觉得累 每一条小巷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各种色彩的组合美丽的花朵成为其中闪耀的亮点 舍夫沙万城堡在中心广场上 有一处古堡遗迹殖民时期的建筑,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家博物馆 登上塔楼可以观看整个小镇 对本地人免票 对游客80迪拉姆 其实不用登上塔楼 小镇旁边有上山的路 通往西班牙教堂 爬到半山腰就有绝佳机位 童话般的悠闲小镇 连猫也静下心来观赏美丽夕阳,看见镜头回眸一笑 夜幕降临 月亮沿着山脊缓缓升起 在饭店顶楼平台上摄下了这美丽瞬间 小镇有很多民宿依山而建 设施一应俱全 有时间可以住上一晚 很不错的体验 <div>第4天从舍夫沙万来到菲斯古城</div> 菲斯古城,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这里不仅是摩洛哥的宗教圣地和文化中心,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 菲斯被认为是12世纪世界最大的城市,科学与宗教中心。古城建在一条狭长的山谷中,经过伊德里斯王朝的不断建设,成为伊斯兰教圣城之一。背景是古兰经学院高塔 菲斯古城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乡。近250公顷地方,有9000多个狭窄的街道小巷交错密布,很容易迷路 很多小街巷完全被二三层的民宅“遮掩着”几乎无法辨别方向 可以借助谷歌地图朝着最近的外围大路先走出去 然后再作辨别 菲斯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最完整的麦地那(Medina阿拉伯语中是城市城镇的意思)。有完整的城墙,内部是狭窄的街道连接城的各个角落 城中居民还保持着中世纪的生活方式 古城内禁止任何车辆进入,唯一的运载工具就是毛驴,真实还原千年前的模样 古城里很多地方还保留着传统的中世纪阿拉伯风格 带你一下穿越到阿凡提的世界 来到一个小小的五金广场 周围全是铜匠,铁匠,银匠的铺子和各种手工艺品 拍照要收费 参观了一个博物馆 展出一些原住民的生活用具 顶楼平台倒是一个不错的观景点 古城内的卡拉维因大学始建于公元859年,是最早在清真寺内附设的伊斯兰大学,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所大学 古城另一大看点大染坊始建于公元十一世纪,染制皮革的所有工艺传承了一千多年前的传统工艺,染料完全天然,没有一丝的化学成分。 这个“大染坊”也是摩洛哥最大的传统染制皮革的基地。为了防止皮革染制后褪色,染料中加入了鸽子粪和牛尿,散发出一股浓烈的臭味 加工好的半成品要用毛驴运出去进行下一道工序,在这里买皮制品记得砍价。 紧跟着这个当地向导亦步亦趋地在迷宫里走了一个多小时 没带我们朝有名的布日卢蓝门进出 又错过一个打卡点 菲斯皇宫位于新城区,不对外开放。游客只能在大门前欣赏。正门是常闭的 一般进出在侧门有卫兵把守 路上遇到当地人举行的婚礼 匆匆抢拍一张<div>结束菲斯游览也算是到此一游 遗憾是错过去南堡游览 失去居高临下俯瞰菲斯全景的镜头<br><div><br></div></div> 第五天早上先来到伊芙兰小镇因其欧式建筑而常被称为“小瑞士”。停车喝杯咖啡休息一下。 这个“伊芙兰”小镇始建于1929年,是法国人一手建造的 印象深刻的是漫天飞舞的鸽子 路过一个“苹果”小镇, 这天的路程比较紧 要赶着落日前去沙哈拉沙漠骑骆驼 晚上住在伊尔富德附近里萨尼市 在酒店平台上欣赏到沙漠边缘落日景观 <p class="ql-block"> 这里以其独特的沙漠景观而闻名,被认为是与火星地质景象相似的地方 还有居民骑着小毛驴出行</p> 这是一个里萨尼市周边最著名的清真寺 不是礼拜时间 几乎没有游客 不是穆斯林也可以进去参观 里面环境整洁 独有的伊斯兰风格连廊 第六天早上路上停靠摩洛哥的坎儿井khettara。这种古老的灌溉系统在摩洛哥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和我国新疆地区的坎儿井系统类似 这些地区的小山包井口遍布,大概有几千个。据说技术是从伊朗传过来的 坎儿井是一种地下水利工程,主要用于引出地下水进行灌溉和生活用水 随后参观柏柏尔博物馆,深入了解柏柏尔文化和遗产 柏柏尔人是世居北非的民族,今主要分布于非洲西北部,绝大多数人口是穆斯林 柏柏尔社会相当松散,一群家庭组成氏族,几个氏族组成社区,许多社区组成部落 这是专门用于展览的几间柏柏尔人住所 里面展出一些生活劳动用品 下一个景点托德拉峡谷 在摩洛哥除了海水沙漠。最奇特最壮观的山地景观 这是在峡谷入口处 托德拉峡谷被誉为世界十大美丽峡谷之一,峡谷的宽度仅有10几米,但其高度却达到300多米,形成了一个狭窄而深邃的地质奇观 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这般陡峭的地形来 峡谷内的溪水一年四季不断流,主要来源于山上的融雪和谷底涌出的泉水,这些水源赋予了峡谷生机,使其成为了荒漠中的一片绿洲 现在冬季是枯水期 用手探一下水竟然还有点余温 托德拉峡谷在当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名字在柏柏尔语中寓意着生命,反映了当地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托德拉峡谷还是全球十大攀岩胜地之一,吸引了许多极限运动爱好者前来挑战 晚上住在瓦尔扎扎特市 酒店对面就有一座柏柏尔人城堡 今天参观瓦尔扎扎特影视城 图为大门入口处 瓦尔扎扎特的影视城,是许多好莱坞电影的拍摄取景地,《脚斗士》、《木乃伊》、《越狱》 埃及艳后的拍摄场景 游客可以扮埃及艳后过把戏瘾 有工作人员收费拍摄小视频 如果和国内众多影视拍摄基地相比 这里就显得小了 没空就不要来看了 接着游览阿伊特·本· 哈杜村 这里是摩洛哥南部瓦尔扎扎特地区的一个古代筑垒村 远观气势雄伟<br><br> 这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原本它一直只是在沙漠边柏柏尔人居住区,后来则成为一个庞大的防御工事... 村前一条河流横过 需过桥才能入村 地势险要 198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伊特本哈杜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孤独星球》评为“世界最美古村落”<br><br> 诸多好莱坞大片导演钟爱的取景地,如《阿拉伯的劳伦斯》《尼罗河的宝藏》《木乃伊》《权力的游戏》 等都在此进行取景。<br><br> 爬上山顶一座已经荒废的瞭望塔堡垒 更显现出当时的苍凉壮观景象 眺望远处还能看到阿特拉斯雪山 这么美的景点没有门票 <div>下午赶往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是柏柏尔语,意思是"上帝的故乡"。是四大皇城之一,著名旅游胜地 </div><div>落日下的库图比亚清真寺<br></div> 该寺是马拉喀什的标志建筑,建于1195年,是当年建造拉巴特的哈桑塔的建筑师雅库布·埃勒·曼苏尔主持修造的,以纪念击败西班牙人的胜利 (只允许穆斯林进入)<br><br>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马车巡游一下街景 马拉喀什老城 在巴西亚宫隔壁,沿着小巷深入内部 狭窄的长长的通道,展现出当地人的市井生活。 德吉玛广场,又称“不眠广场”位于马拉喀什的老城区,与库图比亚清真寺相邻 每到夜幕降临,广场便热闹起来,各种食肆、货摊被架了起来, 德吉玛广场是全球唯一还在使用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露天广场,已有一千年历史。各种传统的演奏表演吸引很多游客 巴西亚皇宫是位于马拉喀什的一座典雅宫殿,建于十九世纪末,如今是当地现存较完整的古迹。这里的建筑布满了雕花和马赛克拼贴瓷砖,整体精美而优雅 皇宫大门位于老城旁两条小巷交汇处 有着阿拉伯民族特色 但和欧亚大陆的诸多皇宫相比显得有点小和不够富丽堂皇 早上趁着有点空余时间去飞了下热气球 天没亮就出发去营地 马拉喀什当地早上要8点多才日出 8点不到气球点火准备升空 随着热气球的不断上升可以看到 远处已经泛出美丽的晨光 乘坐热气球观赏阿特拉斯山脉的日出,是马拉喀什最流行的旅游项目。天气好定能让你大饱眼福。 马拉喀什晴朗、少云少雨的自然气候,让这里的热气球旅行一跃成名,吸引着众多游客来这里感受俯瞰大地的魅力 下午来到本次游程最后一站卡萨布兰卡 <div>迈阿密大道 这段道路被诸多饭店圈了起来 游客只有在上面远远眺望一下</div> 趁保安不注意下到海边抢拍几张 其实也就如此 这是耸立在大西洋边的一座灯塔,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是卡萨布兰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的雄伟外观和悠久历史使其成为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 卡萨布兰卡最有名建筑当属哈桑二世清真寺<div>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br></div> 清真寺的建造与已故国王哈桑二世有着直接关系。1987年8月动工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用了整整六年终于建成 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 从远处看清真寺像是浮在大西洋海面上,这是世界上唯一这样建造在海上的清真寺。 晚上再次来到哈桑二世清真寺 清真寺离酒店不远逛逛就到了 在灯光照耀下 这座卡萨布兰卡新地标清真寺又焕发出另一种风采 主塔高172米,塔顶安装有发射激光的设备。每当夜幕降临,会连续朝麦迦方向的天空发射出一缕缕绿色的激光束,寓意摩洛哥的穆斯林们心系圣城。 里克咖啡馆 因电影(卡萨布兰卡)名声在外 游客争相打卡 但入内要提前预约 结束摩洛哥全部游程 我们这次大环线是顺时针方向的 最后两天行程不甚合理 两大城市各游半天 有点紧张 看攻略上说逆时针走比较合理 感觉蓝白小镇 菲斯古城,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非常值得一游 建议首选<div>谢谢各位观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