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4年12月18日是被深深镌刻在心里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从丹华港登岸,迫不及待地冲上江堤,欲抢先领略长江的风光和农场的风景,却被一阵鞭炮锣鼓声从恍惚中惊醒。农场领导和十几名老场员,热情地迎了过来。我们提着行李,随他们走下江堤,穿过篱笆大门,来到宿舍楼前。</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栋两层楼,专为知青而建,在那年代的农村,也算得稀有的高档建筑了。</p><p class="ql-block"> 知青团长在楼前作了简短讲话,我们就各自进了指定房间。楼上女生,楼下男生,四人一间,显得较为宽敞。新打的木板床,散发出原木的气味。我们手脚麻利地各自整理行李,铺好床铺。</p><p class="ql-block"> 走出房间,熟悉周围环境。房屋前有个晒谷场,隔着条河是我们农场的耕地。尽头是一道高大江堤,堤外即是浩瀚长江。宿舍楼后是一道老圩(土埂),后面是广袤的农田和树木参差、小河环绕的村庄……。</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在食堂召开了全体知青会议。经领导介绍,我们对农场概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p><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来是“五七”干校,也就是文革期间关押“走资派”的“牛棚”,我们中间好多人的父辈(包括我父亲),在这里待过几年。随着文革接近尾声,他们纷纷落实政策离开了,仅剩几名农场管理人员和十几位农工。当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进行时,县里决定将此处改建为专门安顿知识青年的农场。 </p><p class="ql-block"> 县革会模仿生产建设兵团的模式,预计在此建一个知青团。因此,将我们第一批来的五十六人编为一个连,男女分开各编了若干个班。领导称团长,是位退伍军人,从人事局(知青办)抽调来的专职干部。还有若干位从学校调来的中小学教师,有任指导员的,有专管宣传、后勤等等事务的负责人,统称为带队干部,我们平时一概称他们为老师。临时班长、司务长、会计等等是从县里其它公社抽调来的几位老知青,他们参与了知青农场的筹建,作为骨干留了下来。 </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们被告知,还受农场场部领导,纳入农场编制,排序为二区5队,又称知青队。农场有位副书记驻队蹲点,还为我们配备了生产队长,负责安排农活;几名老场员,作为传授农活技术的师傅。</p><p class="ql-block"> 得知农场有好几个名称,我们在底下悄悄议论开了。不喜欢的是最正式的名称——新生农场,重获新生的隐义令人反感。另一个挂牌名称“良种繁育场”——我县农业科研基地,承担着农作物、果树、家畜的良种繁育和推广的重任。这名称却引来知青们不怀好意地调侃,将其与“扎根一辈子”联系起来,认为有着滑稽而又深远的寓意。而民间根据它所处地域,称为敦义农场,是因为它处于敦义公社境内。</p><p class="ql-block"> 我私下却想着,丹华港的“丹华”二字最有情味。丹:鲜红的颜色;华:年代、年纪。组合在一起,不正是:火红的青春,炽烈的年华——知青岁月的写照!而且我们知青连就座落在丹华港畔。 这也是我将这部《插队纪事》中最重要部分标题为《丹华港畔》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领导还讲了生活待遇、纪律制度、组织建设、今后发展等等关系到知青切身利益的问题。 </p><p class="ql-block"> 与插队农村生产队的知识青年们相比,我们的条件算是很好的了。月工资十三元,低于工厂徒工工资十四元八毛七分。口粮标准平时32斤,是那年代定量户口中最高的,并且额外向县里争取到大忙时节45斤/月的标准。后来我们才觉得这福利来之不易,虽然钱不够用,但知青们粮券富余,在那粮食匮乏的年代,还能为家庭作不少贡献。</p><p class="ql-block"> 农场性质是国营单位,知青是农业户口,但有技术职称。两年后我离开时,是二级农工(即农业工人)。</p><p class="ql-block"> 模仿的是军队建制,实施的是中学管理,制度很是完善。生产劳动、政治学习、文体活动等等,都有明确纪律约束。</p><p class="ql-block"> 知青中大部分刚从中学毕业,对这些规矩尚能接受,唯有对不准谈恋爱开起了玩笑,有人低声嘀咕:那良种怎么繁育?至于禁止男生去楼上女生宿舍就更有异议了,还不许团结友爱吗?当得知女指导员的宿舍就在楼梯旁,明显是为了监管,有人表示失望和无奈。</p><p class="ql-block"> 至于提及到的知青队其它设施和未来的计划,引起了大部分的兴趣。比如农场场部有蓝球场、知青队部有乒乓球桌、图书室、各种乐器及单杠、吊环、杠铃、石锁等练武(健身)器械,大家甚为满意。</p><p class="ql-block"> 关于筹备建立团组织、蓝球队、文娱宣传队等,又引起一波热议。</p><p class="ql-block"> 会议效果很好,看来农场还是有可期待前景的。</p><p class="ql-block"> 回到宿舍,同室四人又聊到大半夜,相互间熟悉了,共同的身份和即将面对的共同生活,将我们凝聚到了一起 。</p><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静,我心情平复下来,想起从此自己就是农民,就要在这块土地上安家落户、度过一生,心中略觉仓皇。那时的宣传是“扎根”一辈子,心理上只能默默接受这现实,对未来是麻木的,没认真去想,更不知道世事会发生巨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时住过的知青宿舍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