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情,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等,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闲来无事,整理照片,写个游记,记录照片的出处,回头再读,每张照片,犹如重游,其乐无穷。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天气:晴。昨天游览黄龙景区后,赶往四川茂县叠溪镇上白腊海的一家民宿入住,这里属于松坪沟旅游景区内,距离松坪沟景区很近。昨天赶到松坪沟驻地时以上傍晚,晚餐后出来走走,周边一片漆黑,只有驻地这一片有些灯光,感觉冷冷清清。 【叠溪·松坪沟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距茂县县城65千米,南距成都238千米,北距九寨沟193千米,面积86017.1公倾,保护面积160平方千米,是集观光旅游、娱乐休闲、避暑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国际化旅游度假景区。 【阿坝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与成都平原接壤,属于典型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北、西北部与甘肃省和青海省交界,东、东南部与绵阳、德阳和成都相邻,南、西南部与雅安市毗连,西与甘孜州相接,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阿坝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主要有:九寨沟、黄龙及卧龙、四姑娘山、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景区;还有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岗直波碉楼(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墙、壤塘棒托寺、措尔机寺、营盘山遗址和姜维城遗址、日斯满巴碉房、阿坝红军长征遗迹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喜欢旅游的人一般都会来过,甚至来过多次。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以藏族和羌族作为自治的主体民族,由藏、羌、汉、回、满、土家、彝、苗、壮、蒙古、侗、朝鲜、布依、纳西等民族组成。 阿坝州人口占比最高的是藏族。藏族主要聚居在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马尔康、黑水等县(市)和金川、小金、理县、松潘、九寨沟县的大部分地区,汶川和茂县也有藏族。 羌族主要分布在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和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 羌族人是远古时期,唯一没有消亡的少数民族。羌族人奉炎帝为始祖,炎帝又称赤帝。每逢盛大节庆或典礼仪式,均以红色为吉庆物,以示铭记始祖炎帝。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羌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2%、约占全国羌族总人口的30%,除羌族外,境内还居住着汉、藏、回等17个民族。 羌族是甲骨文里唯一记述的远古民族,伴随中华文明历经了5000年,也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一个称谓亘古未变的民族。 天长日久,“献红”“挂红”习俗逐步规范成羌族的最高传统礼仪,凡是重要的社交场合都会进行,表达着最诚挚美好的祝愿。 羌红于是也便成了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 五胡乱华是华夏各个民族大融合时期。,五胡大批涌入中原后,广泛的与汉人杂居通婚,并被汉人的文化文明同化,只有"羌"这个古老的民族却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一个独立的民族一直延续至今。因有一部分羌族居住的过于偏远,在民族大融合时期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从而得以保存下来,形成了今天的羌族。<br> 羌族的建筑很有特色,非常古朴、大气、美观,感觉气场很大,远远就可以感觉到它们的存在。羌族建筑融合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三种主要形式——游牧民族的帐幕式、汉族的窑洞式和干栏式建筑的主要特征,风格古朴。 羌族建筑在对游牧民族帐幕式的继承上,体现为其室内至今还完整保留中心柱的结构形式,且羌人已将中心柱演化为室内空间中的精神之柱。 这种表现形式,与羌族的历史经历关系密切。 羌族这种垒石为室的民居建筑历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至今,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更趋丰富。其类型集中、成片的大规模古建筑体系,在国内各民族建筑中都不多见。从一定程度上讲,羌族建筑不仅是西南大部分少数民族建筑之源,而且是中华建筑目前尚保存完好的源头遗迹。 羌族民居建筑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虽然今天的羌族民居建筑已远非其原始状态,但在其建筑选址、村寨布局以及空间形式等方面,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古风遗韵,反映出羌族民居建筑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形成的规模和风格特色,并为后来的羌族乃至藏缅语族诸民族的民居建筑打下了深刻烙印。 羌族一般都是由上百户或几户人家聚族而居形成“羌寨”。出于生活、耕牧方便兼具安全性的考虑,建羌寨多选在依山傍水的河谷、半山腰、高半山地带。 在空间形式方面,有以碉楼为中心的空间,有以水渠为中心的空间,有以道路和过街楼为中心的空间,有以官寨为中心的空间等的各形式,构成了类型丰富、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空间环境。 为防御而生的碉楼,在羌族民居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为适应当时的生存环境而修造的军事防御设施。只是碉楼因其防御功能的逐步丧失,已经衰落。现在遗存的碉楼主要集中在四川省茂县、汶川、理县等地,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它们与民居、村寨构成了一个宏大而严密的防御体系。 如果说其外部空间形态特征还较统一,其内部空间的组合和划割就可谓千姿百态了。有的如下沉式窑洞,有的为四合院格局,羌族民居家家不同,构成了内部空间形式多样化的民居大观。 近年,随着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世界著名风景区九寨沟、黄龙的对外开放,地处九-黄旅游交通沿线上的羌族民居建筑,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的学术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为更多人关注。当前,黑虎、桃坪羌寨已着手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而更多的典型村寨、碉楼与民居建筑,有待系统地规划、维修和立法保护。 羌族历史上就以擅长砌石、筑堰、打井著称,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兴建和历代修筑、扩建都凝结着羌族人民智慧的劳动。羌族民居建筑特别是历经数百年风雨和多次强烈地震考验,巍然矗立,为羌族建筑技艺的精湛做出了形象而有力的注释。 族建筑的历史展示了羌族建筑技术、艺术的智慧之美。羌族建筑的帐幕、干栏、窑洞三者,所兼具的古代建筑遗迹的混同体,调配出了建筑的“五彩斑斓的颜色",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所以羌族建筑是中华建筑体系的化石,是中国建筑体系之源,也是中华建筑目前尚保存完好的源头遗迹。 【叠溪镇】又名蚕陵镇,位于四川茂县西北部55公里处岷江东岸。在明洪武十一年(1387)年改置叠溪千户所,辖叠溪、郁郎两个长官司。清顺治初改置叠溪营,辖较场、七珠寨、大姓、松坪等村。现在,很多乡镇进行了合并,将太平镇、石大关乡和松坪沟乡撤销合并后,设立了叠溪镇。 叠溪镇境内河流属岷江水系,岷江和由北向南,贯穿境内。东岸有黄草坪溪沟从小关子以南的茶花沟进入岷江;磨子沟溪水沿镇境内南界,经大店沟流入岷江,西安和尚寨沟于两河口汇入松坪沟河,经新磨村进入岷江;鱼儿寨经鱼儿寨海子进入叠溪海子;小寨沟经小寨进入岷江。 叠溪,因1933年“叠溪大地震”而闻名中外,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遗址,享有“中国的庞贝”之称。“叠溪大地震”,造就了“叠溪上下海子”、“富贵山”、“神龟回游”、“乱石古城公园”、“偷油洞”等地震遗址景观。同时拥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宋朝古迹――“点将台”和“摩岩石刻”;且较经典的保存了“蚕陵重镇”和“古城墙”遗址。 叠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为叠溪城,为古代边防重镇。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历代为重兵把守。据《茂州志》记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蚕陵县,后历代多变。民国时属茂县所辖叠溪区,城内商贾云集颇为繁华。 1933年8月25日,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叠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了11个堰塞湖。 看着眼下这长达12公里的情邀海子,不知该喜还是悲。叠溪,一个曾被毁灭的小城。灾难降临的那一天。一场地震掩埋了一座城。折断了一条江。但也留下一份补偿;不久;幸存下来的人发现了这一串高原堰塞湖。称它们为“叠溪海子”。 清晨时分,登上高耸于湖畔的雕楼,俯瞰全景,带状的水面洒满金色的阳光令人迷醉,几乎忘记隐藏在宁静与碧绿中的那次灾难。幸好有怪石林,那是地震滚落堆积后,在岸坡上留下的又一景观,告诉人们这份美丽所付出的代价。 清晨早起,在入住的民宿周边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的环境很优雅,也很美,刚开业时肯定是不错的环境,现在因管理不善已经开始破败了,感觉有点可惜。 茂县属于羌族为主的聚集地区,这里的建筑都是羌族建筑模式和元素,与我们常见的宫殿式、庙宇式的建筑模式和元素不同,感觉很新鲜。 这家民宿也是羌族建筑,墙体上有石块拼接的浮雕,还有白色的祥云,房顶上的装饰有点像城墙。 拉弓射箭的浮雕,令人感觉原始而古老,也表现出了游牧民族的气势。 过去的小桥流水景观有些破败。 花田月下的茶座还在,但没有游人享受此处的安宁。 这座长廊还挺新的,但美人靠的座椅好像很久没有清洁了。 可能是羌族的一种信仰建筑。 红叶已经红了,说明已经到了秋天。 还有很多月季花在绽放。 格桑花开的还很旺盛。 早餐后,乘坐大巴车到达松坪沟景区游客中心,但这里只负责脉票,进入景区要从另外一个门进入,两个门还相距很远,但可以乘坐景交车过去,感觉有点不可思议。领队买票后,我们乘坐大巴车可直接前往。 松坪沟景区位于四川茂县羌族文化中心区域叠溪镇松坪沟乡,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地震破坏遗址之一,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内著名的红叶观赏胜地,素有“三沟九海十四景”之称。 叠溪·松坪沟旅游景区位于茂县(四川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叠溪镇松坪沟乡,处岷江上游两岸,南距成都238公里,北距九寨沟193公里,是九环线西线上第一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是九环线旅游线路必游景点之一。(九环旅游干线是乘汽车从成都到九寨沟旅游的必经线路。) 景区东以沿九环线茂(县)松(潘)公路沙湾至普安路段两侧山脊,南以叠溪地震遗址至龙池山,西以大岩窝至云华山、桦子岭,北以桦子岭至马道山航标架(海拔4283.3米)为界。 景区海拔高度2200~2900米,年降水量600毫米,降水集中在5-10月,年平均气温6度(一月份平均气温2.8度-8度,七月份平均气温22.5度),属于温带大陆性为主的季风高原性气候,具有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特点,是度假旅游养生休闲之圣地。 叠溪·松坪沟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原始古朴,风景宜人,以雄山、异水、秀林、幽沟、地震遗址、羌族民俗风情为游客瞩目,富贵山、狮子山的“雄”、叠溪上下海子、五彩池的“秀”、地震遗迹秀丽景观的“异”、高山草甸奇花异草、原始森林奇树异景的“奇”、鱼儿寨、长海、墨海林的“幽”……一年四季皆胜景,春夏季节山花烂漫,夏秋时节青松苍翠,林木葱郁,深秋时分红叶漫山,冬季高山白雪飞舞,让人彷佛置身仙境。 景区共有松坪沟、水磨沟、鱼儿寨沟,叠溪上海子、叠溪下海子、上白腊海、下白蜡海、白石海、长海、墨海、鱼儿寨海、芳草海,神龟回游、蚕陵重镇、丛林晴雪、五彩秀水、富贵祈福、乱石磊叠、牧羊跑马、白石羌寨、高山草甸、林海叠翠、晨曦雾日、水墨烟云、较场点将、白蜡飞瀑等多个景点,素有"三沟九海十四景"之称。 叠溪·松坪沟旅游景区四季都非常漂亮,“春揽山花夏戏水,秋舞红叶冬赏雪”就是景区最真实的写照。 【春季】一到春天,叠溪·松坪沟全身着绿,青翠欲滴;万花盛开,娇艳无比;百鸟欢唱,悦耳动听。山岭上点点的映山红,让游客还没到松坪沟,就已经陶醉于这自然的美景中了。 【夏季】夏天旅游不仅想看美景,更需要寻找一块清凉的世界,松坪沟植被覆盖广,气候凉爽宜人,满山苍翠,绿树与青藤互相缠绕,搭成了一个个天然的“大凉棚”,坐在“凉棚”下休息时,阵阵凉风袭来,我们登高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秋季】是看红叶的好时节,松坪沟是川内著名的红叶观赏景区,每当这个季节,景区内红叶似火、湖水碧蓝,风景令人陶醉,漫步景区,色彩从峰峭染至河谷、海子水岸,倒映水中,碧水蓝天,五彩红叶,构成了如油画般绚丽秀美的自然风光。 <br><br> 【冬季】叠溪·松坪沟一改往日葱茏苍翠的面貌,到处一片洁白,无暇的晶体,就像披着无数晶莹剔透的“珍珠”,美丽极了。山峦与树木银装素裹,瀑布与湖泊冰清玉洁,蓝色湖面的冰层在日出日落的温差中,变换着奇妙的花纹,冰凝的瀑布间,细细的水流发出沁人心脾的音乐,仿佛是来自心灵深处最纯净的声音。 在前往松坪沟景区的途中,沿途可看到1933年7.5级地震山体被破坏的遗迹,山坡上有块石头,用红油漆写着:地震遗址1933。 【8·25叠溪地震】是1933年发生在叠溪的自然灾害。叠溪地震发生于1933年8月25日,震中位于今天的茂县北部。此次地震导致叠溪古城全部建筑坍塌,并引发水灾,伤亡人数超过2万。 地震发生时,天空中发出霹雳一声巨响,大地开始猛烈的摇晃起来,地中发出巨大响声,与地面隆隆之声相混合。风沙走石滚滚而来,人们的耳、眼、口、鼻均被尘土所塞,满眼迷离不能远视,只见近处地皮到处裂开了大缝,忽开忽闭,大地向下倾陷,人在地上一步不能移动,意志全失。 地震持续了一分钟之久,地壳停止摇晃,但四周巨大的隆隆声仍持续不断,沙石继续飞扬,三小时后尘雾稍歇,方可辩远近,太阳西沉,河山改易,城廓为存。 叠溪这座拥有二百七十余户羌人的古老羌城,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古蚕陵重镇,竟被地震毁于一旦,只剩下一座残破不堪,大部分倒塌了的城隍庙。城隍老爷塑像亦被乱石打得支离破碎,半张庄严的脸庞和一支瞪圆的眼睛被埋在尘土之中。 在叠溪遭到灭顶之灾的同时,世界各地的地震仪也不断收到了大地颤动的信号,鸟孰峰、南京地震台几乎同时记录到这灾难的振波;马尼拉、大板、棉兰、孟买、哥本哈根、汉堡、檀香山、巴黎、突尼斯、悉尼、多伦多、威林顿、渥太华、拉巴斯等世界百多家地震台都测收到了这可怕的震波。 地震发生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有一个牧童竟然飞越了两重山岭。巨大山崩使岷江断流,壅坝成湖。1933年10月9日19时,地震湖崩溃,洪水倾湖溃出,霹雳震山,尘雾障天,造成下游严重水灾,仅灌县境内捞获的尸体就有4000多具。叠溪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水灾,共使2万多人死亡 大震时,沿岷江两岸的银瓶崖、大桥、叠溪三处崩下的岩石将岷江堵塞,顿时出现了三大埝坝。岷江主流断流,银瓶崖埝坝以上的江水被迫回激北流,挟沙石倒涌,两小时后即淹至沙弯、猴儿寨。 两天后淹到普安,四天后湖水倒注至泉水崖,淹没了观音庙,水位上升300余米。从此,高山峡谷中出现一片平湖,逶迤达三十华里,宽约四华里,称为上海子。同时松平沟、水磨沟、鱼儿寨沟等地山崩数处,形成大小海子十一个,淹没了大量的田地和房屋。 震后一个多月,岷江上游阴雨连绵,江水骤涨,各海子湖水与日俱增。10月9日下午7时,叠溪海子瀑溃,积水倾泻涌出,浪头高达20丈,壁立而下,浊浪排空。急流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急涌茂县、汶川。次日凌晨3时,洪峰仍以4丈高的水头直冲灌县、沿河两岸被峰涌洪水一扫俱尽。 目前,松坪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地震破坏遗址之一。 几十分钟后,大巴车到达松坪沟景区出入口。 松坪沟旅游区面积很大,核心景区的面积不是很大,进入景区后乘坐景区电瓶车直接到长海景点下车,然后徒步观赏五彩池、墨海、白石海、上白腊海、下白蜡海,秋季客观上红叶和红桦树,然后返回景区出入口即可。 羌族和炎帝一族视牛为图腾象征,寓意勤劳、智慧、勇气。在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中,羌族离不开牛。羌族文化包括服饰、饮食、建筑、语言、宗教信仰等方面,其中服饰以蓝、黑、白为主色调,并绣有花鸟鱼虫等图案,主食为玉米、洋芋、青稞等。建筑大多就地取材,以石砌筑。同时信仰原始的牛图腾和祖先崇拜,每年都要举行祭山、祭祖等活动。 在羌族中,牛被视为其氏族的象征,因此羌族人民通常将牛图腾视为自己的象征。另外,牛图腾也是炎帝一族的象征。根据古籍记载,炎帝的形象为牛头人身,因此牛被视为炎帝的代表动物。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炎帝是中国的始祖之一,也是五帝中的第一位。 星空随团去神农架拜祭华夏民族的人文祖始时,看到巨大的炎帝塑像头上有一对牛角很不理解。到了这里才了解到,羌族人通常将牛图腾视为信仰的象征,炎帝也是古羌族的先祖和信仰。少数民族的信仰很多都是动物信仰,在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了。 华夏民族的有三大人文先祖:黄帝、炎帝、蚩尤。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星空感觉炎帝很厉害,不但是羌族人的祖先,据说蚩尤也是炎帝的后裔。原始社会是母系社会,实行的是走婚制度,炎帝亲尝百草到处游走,留下后裔不难理解。 民间的蚩尤造型也是头上有一对牛角,只是比炎帝的小了点。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流域一带的一个原始部落,即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地区。在黄帝时代,蚩尤带领着九黎族东征西讨,夺取了九黎(九夷)国的领地,故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蚩尤战死后,部分九黎族南下与土著苗蛮杂居融合在一起。 在黄帝时代,虽然蚩尤战败被杀,东夷集团也尊黄帝为共主,但是东夷集团的实力强大,也有很大的自主权的。双方融合后的华夏集团实则是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两世系高层的轮流执政。像颛顼、尧、禹、姒夏、姬周是黄帝的世系;而帝喾、舜、殷商、嬴秦是东夷的世系;而西楚霸王的项羽和刘汉则是苗蛮集团的世系。 【红军路】红四军部队第一次翻越雪山,派出部队进攻松潘城未得手,撤离到松坪沟(岷江域)一带。据“松潘战役计划”(1935年7月)右路军十师、十一师、十二师,在松坪沟东岸出发北上过草地。 沙坪沟旅游区的三沟为:沙坪沟 (主沟)、鱼寨沟 (枝沟)、水磨沟 (枝沟)。 沙坪沟发源于日多沃山鲁兹郎古东西,全长39公里,以公棚海子、水磨沟、白蜡寨海子为核心景区。 松坪沟旅游景区有:白石海、墨海、五彩池、珍珠滩瀑布、长海、上白腊海、下白腊海、芳草海等众多景点。白石海是松坪沟景区大的海子,因为海边有一块神秘的白石而得名。 松坪沟旅游景区的十四景是指:叠溪、鱼儿寨沟、水磨沟、易理河、拉师寨、偏沟、白石海、墨海、五彩池、珍珠滩瀑布、长海、上白腊海、下白腊海、芳草海等众多景点。 队友们乘坐电瓶车到达长海景点。长海是松坪沟海拔高的海子,到了海边,就能体验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 【长海】是因为地震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因为长,固取名长海。长海长900米,水域面积85000余平方米、海拔2900米,站在海边,心旷神怡,诗情画意。长海很神秘,据说,有时向海里抛石块或大声喧哗就会下冰雹暴雨。所以,一定要屏神剑气地欣赏,高声说话会惊了天上人。 水静卧在天地间,许多传说藏在深处,一个"绿"字和一个"静"字就是一切,平和而真实的水面,则像睡着了的美人。 【五彩池】是一片彩色的水,也叫爱情海,总给人五种颜色的心情。 五彩池是一片彩色的水,也叫爱情海,总给人五种颜色的心情。池子位于水磨沟的中央,如藏在深闺的女人,给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石上的水声,则像白居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 池边生长的草两两相依,据说,草是成对成双的,如果伤害了其中一株,另一株也会慢慢枯萎,是坚贞爱情的象征。所以,池水就如一面镜子,透明而纯洁,包含了人间崇高的情感,与之相伴,只要心诚,就有好姻缘。 墨海是奇特的海子,水的颜色如蓝墨水一样深邃,所以叫墨海。墨海因岩壁断裂下陷积水和山体崩塌阻塞水流而形成,水域面积22600余万平方米,水沉淀在黛青色的岩石上,深不见底,四周林立的山峰、绿叶成荫的树木、翠绿的苍松和杂生的花草倒映其中。 【墨海】是奇特的海子,水的颜色如蓝墨水一样深邃,所以叫墨海。 远远可见两棵红叶树,火红火红的感觉不真实,从未见过如此红的红叶,走到近前用手触摸后,原来是真的。 松坪沟是川内著名的红叶观赏景区,从白腊寨海子一直到海拔更高的两支沟,红叶漫山,色彩从峰峭染至河谷、海子水岸,倒映水中,碧水蓝天,五彩红叶,构成了如油画般绚丽秀美的自然风光。 每年吸引不少红叶爱好者、摄影人士和美院写生师生前来景区。很多地方的红叶多是灌木林组成,这里是成片的红叶树林,那种美-----无法用文字来表述。 每年的10月中旬—11月底,是茂县松坪沟看红叶的好时节,每当这个季节,景区内红叶似火、湖水碧蓝,风景令人陶醉。 【白石海】是松坪沟景区大的海子,因为海边有一块神秘的白石而得名。白石海长1600米,宽260米,水域40万平方米,深处80余米。 海子里溢满了许多神秘的传说,传说那矗立在上海口南岸的那块白石头是栓马的马桩,当年红军过草地时曾经过这里,因徐向前总指挥曾在那里饮马,用那块白石来拴缰绳,这块白石便有了灵气,任凭水涨水落都不会淹没到它。<br> 【珍珠瀑布】是流在石板上的一片水珠。叠溪地震中,原本平缓的坡地向下滑去,岩石就如脱去的衣服的身体裸露出来,水从上面流过,飞珠溅玉,像闪耀着的粒粒珍珠。 珍珠瀑小巧玲珑,在区别于其他瀑布宏伟的气势时,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山高水长,雪白的水珠一片纯洁,如果坐石听音,则会心旷神怡,仿佛满怀都拥抱了动听的音符。<br> 【上白腊海】因位于白腊寨上方而得名,长900余米,宽250米,水域面积81300余平方米。水域地处狭窄的两山之间,峰峦回映,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哪是山,人在其中,就像置身童话世界一样。 水中藻类丛生,苔藓密布,在同一片水中呈现了墨绿、深蓝和翡翠多种色彩,无论是旭日初照,还是夕阳撒金,天晴下雨或者春夏秋冬,总是景随心走,能让你想起"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 【上白腊海】因位于白腊寨上方而得名,长900余米,宽250米,水域面积81300余平方米。水域地处狭窄的两山之间,峰峦回映,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哪是山,人在其中,就像置身童话世界一样。 水中藻类丛生,苔藓密布,在同一片水中呈现了墨绿、深蓝和翡翠多种色彩,无论是旭日初照,还是夕阳撒金,天晴下雨或者春夏秋冬,总是景随心走,能让你想起"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 下白腊海因位于白腊寨的下方而得名,海子长长弯弯、曲曲折折,像天上的某一个星座,海拔2430米,水域面积91000余平方米,蓄水95万立方米。 其水碧绿,宁静而美丽,青山倒映其中,给人以"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感受。浅水处苔藓、水草等植物随波起伏,变化万千色彩。有时野鸭成群,嬉戏其间,把一份甜静、一份安详、一份纯洁都传入了心里。又由于水的深浅与生长的植物不同,水面五光十色,一片秀丽,梦一样美好。 芳草海也叫芦苇海,水不深,面积不大,因为不规则的形状而增加了许多不对称的美,弯弯的海岸就像少女的曲线。 古人云:"水不在深,有仙则灵",草色、水色、山色空蒙奇特,水雾中野鸭和水鸟嬉戏,野生芦苇犹如碧玉打磨的宝剑,从水里刺出,好似在探寻着什么,在凉爽的秋季,则能体会到"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 队友们陆续赶到景区门口集合。等待期间,星空看到了队友的超强购买力,把景区门口商铺的发菜、天麻等一扫而空,星空只能感叹:佩服,佩服。 队友采购集结后,大巴车赶往今晚的入驻地:都江堰。 傍晚时分到达都江堰市,酒店位置就在都江堰景区附近。 酒店的环境相当舒适,到处都是绿色植被,似乎是到了江南园林之中。据说,他们大部分客人都是来搞团队建设的,在这里一边培训,一边游玩,一边品尝当地美食,的确会给人们一种极大的享受质感。 办理入住手续后,已是华灯初上之时。我们时间有限,放下行囊出酒店,欣赏都江堰的夜景,真的是极大享受。 酒店就在闹市之中,整条街灯火辉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都江堰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东与彭州市、郫都区、温江区交界,西、北与汶川县相连,南邻崇州市;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1208平方千米。 都江堰市,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简称“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1988年5月,灌县撤县设市并更名为都江堰市。 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区,是古蜀国的发祥地之一。都江堰—青城山在民国时期就列为川西风景名胜区。 都江堰市,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 都江堰市,境内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市境内岷江正流全长47千米,可分为两段:都江堰渠首以上属于岷江上游,流经境内龙池镇等地,全长17千米;岷江经渠首分外江和内江,外江为正流,称金马河,经市境流入温江区、崇州市,全长30千米。 都江堰市,内江则通过引水闸,呈扇形进入市区,市城区仰天窝闸桥将内江分为四条河,由北向南依次是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流入新都区、郸都区、温江区,汇入金堂县的沱江和成都的府河。 都江堰风景名胜区位于都江堰市区西南,距成都48千米,距双流国际机场58千米,交通十分便捷。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文化遗产,景区面积为220公顷,核心游览面积120公顷。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游人遇此景,不肯负时光。从五湖四海如约而至都江堰,在南桥广场、仰天窝、壹街区,触摸历史的余韵,品味人间的烟火,忘却白日烦忧,沉浸于夜色都江堰的万千气象。 梦回繁华古城。入夜后的都江堰,星月当空、灯火绚烂、游人如织,应接不暇。站在光影交错的南桥上,看雕梁画栋,沉醉在岷江的晚风中,感受其旖旎风光,古城内外流光溢彩,“烟火无眠”的夜间新景色悄然释放着魅力,“蓝眼泪”点缀了都江堰的夜色浪漫,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华灯初上,灌县古城是“打卡潮趣地标,欣赏绝美夜景”的最佳之选。古城内,潮牌入驻、艺术打造,推出了“茶马古道第一街+幸福路+南桥+自拍熊猫”夜游线路,运用光影技术实施灯光改造,为古城实现光彩重构“精装修”。 杨柳河、壹街夜市、蒲阳·和平悦食街……夜游主题集市点缀在滨河绿廊两侧,串珠成链,在绿意花香中漫步,在精致小亭下休憩,在锦江绿道上慢跑,温馨惬意、游在其中、其乐无穷。 水街、光明街、龙潭湾、壹街区、上善熙……“色、香、味、意、形、养”一应俱全,聚集人气、连线成面,形成“古堰夜食”消费地。国际壹街夜生活季、青梅竹马音乐节、消夏夜啤美食季、文庙国风集市等活动,用美食烟火气点亮都江堰夜生活,乐享“吃得巴适、唱得豪爽、玩得开心”的3D体验。 直至今日,茶马古道的烟火气,一如往昔。暖色灯光下,各式各样的美食、衣服、工艺精巧的文创小礼品、文艺气息十足的民宿、清吧、茶馆、咖啡馆......在这里应有尽有~ 如果说白日里的车水马龙代表着,都江堰这座城市的热闹与繁华,那么夜幕下藏着的,便是这座城市的另类魅力。天府源廊桥位于灌县古城旁,与南桥并列横跨于岷江之上,两桥相距约360米。 都江堰的梦幻“荧光海”火了!淡雅柔和,浪漫迷人,不少朋友专程来到都江堰拍照打卡,感受夏日夜晚岷江之上清凉的晚风。这里,就是位于南桥对面的天府源廊桥河岸两边绿色的灯光映照在水中,神奇的是,有的人会拍出蓝色,所以被人们称为“蓝眼泪”。<br> 天府源廊桥位于灌县古城旁,与南桥并列横垮于岷江之上,桥的正中央与一条河中道路相连,细长的道路将河流一分为二<br>因此当我们站在这里时,犹如置身蓝绿色海洋,在道路上可以一览天府源,细品它的灯光绮丽、古色古香。 在天府源廊桥精美的桥身下,还隐藏着一座调节分流的重要水利设施这就是都江堰工程仰天窝水闸。水闸横跨岷江的内江总干渠之上,与山水城市相呼应总控内江,利益天府,被誉为“西蜀第一闸”。 入夜,绝美的风景令人感动,岷江水在璀璨灯光的映照下,好似盖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缥缈动人。廊桥上及河道周围,满是乘凉拍照的游人,不少人选择与爱人携手相逛,在江上的微风里倾诉爱意。 天空这一超大蓝幕下,木制风格的天府源廊桥,显得古韵盎然,充满浪漫情怀。这里的夜色有一种古典而优雅的美,那是平静与璀璨的结合,在热闹中求得生活的安闲。 在这片蓝⾊的世界里,似乎空⽓也染上了⼀层蓝的味道,甜甜的、很惬意、很温馨...... 蓝色的荧光撒入岷江,似璀璨的星河坠入人间,清凉的晚风,蓝色的浪花,绝美的风景让人难以忘怀。夏季,斜靠在栏杆上,任清凉的江风从宝瓶口倾泻而来,穿过躁热的身躯,带走最后一丝暑气。 伴着哗哗的水声,看风景的你,自然也成了别人的风景。混迹在如织的游人里,欣赏天府源廊桥桥身上的绘画诗文,不经意间走进了一幅最为繁华的世界。漫步在天府源廊桥上,沉醉在微凉的晚风里,这是生活在都江堰独有的感官体验。<br> “蓝眼泪”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区的南桥下游360米的仰天窝水闸。仰天窝水闸,也被称为“天府源廊桥”是都江堰内江河上第一座调节分流的重要水利设施,修建于1963年。仰天窝水闸横跨内江总干渠之上,闸有六孔,左右各三孔把内江一分为二,右边支流是蒲柏河,左边支流是走马河。<br> 横跨内江总干渠上的“仰天窝”,与山水城市相呼应,总控内江,利益天府,被誉为“西蜀第一闸”,也被称为“天府源”。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两河四岸灯光亮起,廊桥被霓虹灯绚丽装点,内江水从桥底流过,仿佛盖上了一层蓝色轻纱,流动的两河水宛若倾泻的两行蓝色眼泪。可能是这样才被称为“蓝眼泪”。 “蓝眼泪”一个富有诗意与浪漫的名字,取名也可能源于歌曲“蓝眼泪”。“蓝眼泪”是一首带有忧伤情绪的歌,其中有这样几句经典词句:取一瓢深蓝色苦苦的湖水,化成一滴蓝色的眼泪,滴落在你眉间能解开情结。 蓝眼泪的美景来源于海边,都江堰采用灯管效果再现了蓝眼泪的美景。夜幕降临,站在海边,眼前出现一个奇妙景象——漫天星辰般闪烁的蓝色光芒,如同海洋中的蓝色珍珠一样美丽动人。这就是神奇的蓝眼泪。 蓝眼泪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发光现象,由海水中荧光动物希氏弯喉海萤排放出的微小粒子反应产生。在夜晚,这些荧光颗粒会随着海浪拍打而释放出蓝色光芒,形成美丽的蓝眼泪景象。 蓝眼泪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海洋环境中,也包括国内沿海众多景点,观赏蓝眼泪不仅需要合适的季节和时间,还需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避免对生态造成影响。<br> 它发光机制是一种化学反应,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之间的反应产生了能量激发,并将化学能转化为冷光。这种反应非常微弱,但却在夜晚创造出一种非常神秘、迷人的自然景象,让人流连忘返。<br> 蓝眼泪的美丽不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生态环境。希望我们能够保护好这个美丽而又神秘的自然奇观,在享受它的美丽同时,也要尊重自然,爱护地球。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美丽,让蓝眼泪永远闪耀在大海之中。 都江堰利用灯光效果实现了蓝眼泪的美景,来体验一下,感觉似梦似幻,美不胜收。 网红打卡地(蓝眼泪),晚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早上游人很少,只有一些当地人在此锻炼身体。从石梯步道下行,有一石碑,上书“仰天窝鱼嘴”五个红色字样。当年李冰建造都江堰,在鱼嘴经宝瓶口把岷江分成内、外两江。仰天窝闸桥把内江分成两河,所以这里被称为“仰天窝鱼嘴”。 鱼嘴边防洪石羊圈。李冰在建造都江堰时,创造性的发明了竹笼,杩槎等制水工具。二千多年来,储石以防洪抢险,其制岁岁不变,一旦有洪险发生,即将石块装满竹笼,坠入江岸洪涛之中,其险须臾可平,经历代治水人尝试,百试不爽。都江堰各条河道沿岸处处都能见到这样的磊石堆。 从石羊圈下走有一古建筑,“郡守府”是李冰的府邸。都江堰是成都平原最重大的水利工程,从创建之日始,在管理方面,都是由驻扎在成都的郡府最高长官亲自负责。 战国晚期至秦代,都江堰的最高机构为蜀郡郡府。 郡守李冰亲自领导了创建都江堰的伟大工程。 但工程浩大,颇费时日,郡守只能负责大方针,不可能长期驻堰。 日常水利事务,则设置了一个专门的水利衙门 “都水”,来进行行政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秦时朝廷中也设有“都水”官。 公元前256年,大概就在那位杀神白起,被赐死一段时间之后,秦国高层忽然发布了一则重要的人事任命。当时的秦国,派了一个叫李冰的人,去四川地区做蜀地的郡守。 李冰,后来修造了一座水利工程,这座水利工程,叫做都江堰,直到今天,我们其实还在用。因此,李冰对历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不光是对秦国影响极大,甚至于对整个中国历史,也绝对算是影响巨大了。 李冰被派到蜀郡之后,需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患问题。至于说四川地区的外患,以及当地的融合问题,这些东西,之前秦国都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此时的李冰,只需要专心思考,如何把蜀郡的水患解决,增加粮食产量就可以了。 李冰生活的那个时代,想要大规模搞三峡工程,显然不太现实。不过,下游的受灾情况,当时也不归李冰考虑。毕竟那个时候,长江中下游还不归秦国管。李冰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把多余的水,排到长江里面去。而且,这些水还不能全排出去,还得留下适量的部分,用来灌溉农田。 李冰生活的时代,李冰经过走访之后,发现解决水患还是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岷江的问题。之后,顺着这个思路,李冰就搞出来‘都江堰’这个神奇的东西。都江堰这东西修完后,岷江就被彻底驯服了!旱季的时候,岷江的江水,直接通过都江堰的分流,流入成都地区内部,灌溉农田。雨季的时候,还是这么多水通过都江堰。而那些多余的水,则是直接顺着岷江流走。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此后的两千多年里,都江堰一直屹立在那里。直到今天,依然在守护着成都地区。 城投集团投资建设的仰天窝,由著名荷兰艺术家、大黄鸭之父费洛伦泰因·霍夫曼设计的“特大号”大熊猫艺术品雕塑,成为都江堰“城市新地标”。仰天窝广场,也一举晋升为都江堰这座“三遗之城”“熊猫之都”的集文创、休闲、美食、打卡于一体的又一网红潮玩社区。 据悉,这只仰卧自拍的大熊猫雕塑,长26米,宽11米,高12米,重达130吨,比成都春熙路爬墙熊猫更大、更可爱。通过过这件艺术品,希望让人们更深刻了解都江堰这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水利灌溉工程遗产之城,这座名副其实的“熊猫之都”。 作为“熊猫之都”,都江堰市的大熊猫文化渊源历来深厚,早在1953年,一只野外大熊猫在都江堰市玉堂街道被发现,并救护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启了我国野外大熊猫救护之路。 2000年,一只野生大熊猫闯进农户家中,恰逢都江堰市申遗年,因而被命名为“遗宝”,是都江堰、青城山申报世界文化双遗产的形象代言。目前,在都江堰玉堂街道“熊猫谷”、青城山镇“熊猫乐园”共生活着大熊猫近50只,在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还生活着十多只野生大熊猫。 在蒲柏河右岸的灌县古城,古城宣化门。古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小成都”之称。至秦朝建成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来,这里就成了川西平原上最繁华的地方。宣化门,原址在今幸福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即今新建城门处,其门上城楼为“省耕楼”。 宣化一词意为“传布君命,教化百姓”。出东门过太平桥(今蒲柏桥)往东为通往省城成都的大道,东门乃迎接皇帝及朝廷命官之门,县州之民,依理接受朝廷教化是谓宣化门。 灌县东门是县城最繁忙的城门,门内东街(今幸福路)也是县城最繁荣的街道。“省耕楼”典出古代帝王视察春耕。《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至清代,省耕则为皇帝带头亲耕。 在二月或三月,选定的吉利亥日,一清早儿,皇帝就着礼服,乘舆前往京城南的先农坛。在行过祭享先农等礼仪后,皇帝来到观耕台前的籍田里,面南站立,户部尚书跪进耒,顺天府尹跪进鞭,皇帝右手秉耒,左手执鞭,前面耄老二人牵牛,旁有农夫二人扶犁,后面顺天府丞拜着青箱,户部侍郎负责播种,在礼部、太常寺、銮仪卫的六位堂官导引护驾下,在一片鼓乐赞歌声中,往返三个来回,便完成了“三推三返”的亲耕礼。 在以农立国的封建时代,皇帝春耕,是一项国家典礼,以表达天子劭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东门之外,灌县城通达成都的必经之路太平街上还有一座城楼——观凤楼。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都江堰市新城规划中,在正对东门的蒲阳河上建了暗桥,新修了都江堰大道。出门往东,南折可经成灌高速、直行可经沙西线直达省城成都。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来都江堰之前,就听说,堰城的夜景非常美丽,尤其是南桥,至晚则桥上灯火辉煌,两岸餐厅银灴映水,相映成辉,与白天的景色相比,更增加了几番风韵和神秘色彩。 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建成木桥,名“普济桥”。1925年重建,桥面加宽。 南桥,1933年,毗河战争爆发,木桥中孔被拆毁,战后修复时,增建了寨门。桥长约133米,4排5孔,白天开放,晚上关闭。1958年,桥毁于洪水,重建时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墩,增建了牌坊形桥门,仍为5孔,长45米,宽10米,正式定名为"南桥"。 南桥,1979年改建,加高了桥身和通道,仍5孔。桥身为木梁钢筋水泥柱,混凝土桥面,桥头增建了桥亭、石阶、花圃,桥身雕梁画栋,桥廊增饰诗画匾联。不仅保持了古桥风貌,而且建筑艺术十分考究,是都江堰市一处旅游胜景。 《 南桥赋》刻石,在桥南东侧广场。 【南桥赋】雪岭西倾,岷水东逝。一桥垂虹,雄踞??,乃天府第一桥也。忆昔一江隔两岸,南门无路,商贾不前,唯闻两岸鸡犬。丁公督川修此堰,北??化通?,凌空直过内江,天堑遂成坦途。毗河之?,戊戌之水,南桥两座、兴废百年,古桥诗画廊,终于乙未杨其名。今逢盛世,遗产之地更创佳,?渡山河争朝夕,再使南桥续新篇。雕梁画栋、琼楼玉宇,妩媚之中伴雄奇。<br><br>南桥接离堆,飞珠溅玉千般水,凭栏远望处,若见郡守凿宝瓶,鱼嘴分四六,堰飞沙石走,东流不尽秦时水,成就富庶天府国。蜀粮尽倾秦赵楚,六国终归大一统。<br><br>名园四季百花开,香醉两岸四门,且拾级登桥,身前碧流如箭,脚下涛声似雷。北望群山玉女立,东眺名城新姿展。穿城一水最滋润,养纾纾百代风流,育浩浩万世文明。<br><br>廊桥需放眼,大千江源、悲鸿?气,右任标章、无量孩体,墨客骚人逐浪来,共把堰城当故里。丹青青城描不尽,翰墨古堰留旧痕。夜来灯红水绿,扑面清风送爽,廊亭相逢须问酒,铁马江声绕耳,人在画中,怎不一醉陶然,心随绿水去,五洲宾朋来,拜水都江堰,华夏资灌溉。<br><br>堰城书生撰 青城布衣书 公元2006年冬立 南桥接离堆,飞珠溅玉千般水,凭栏远望处,若见郡守凿宝瓶,鱼嘴分四六,堰飞沙石走,东流不尽秦时水,成就富庶天府国。蜀粮尽倾秦赵楚,六国终归大一统。 名园四季百花开,香醉两岸四门,且拾级登桥,身前碧流如箭,脚下涛声似雷。北望群山玉女立,东眺名城新姿展。穿城一水最滋润,养纾纾百代风流,育浩浩万世文明。 廊桥需放眼,大千江源、悲鸿?气,右任标章、无量孩体,墨客骚人逐浪来,共把堰城当故里。丹青青城描不尽,翰墨古堰留旧痕。夜来灯红水绿,扑面清风送爽,廊亭相逢须问酒,铁马江声绕耳,人在画中,怎不一醉陶然,心随绿水去,五洲宾朋来,拜水都江堰,华夏资灌溉。堰城书生撰 青城布衣书 公元2006年冬立 南桥廊柱上都有楹联,预示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深厚,一边走一边拍,留着以后慢慢欣赏。 南桥对联。上联: 胜迹数南桥、看影落长虹、要使江山生颜色。下联: 游踪来北街、正春回大地、灯海桃李斗芳菲。<br><br> 南桥的廊桥还有许多画图和书法,好一顿狂拍,留着慢慢欣赏。<br><br> 灯火辉煌的南桥。<br> 再回南桥桥头,很多游人仍流连忘返。 岷江水,涛声震耳 ,可算是零距离接近岷江了。夜色将临的南桥下游,岷江仍在桥下翻滚着波浪,不舍昼夜。岷江水,涛声震耳 ,可算是零距离接近岷江了。夜色将临的南桥下游,岷江仍在桥下翻滚着波浪,不舍昼夜。 南桥建于何时,宋代以前已无法考证。此桥原名“凌云桥”,后改名“凌虚桥”,清代易名“普济桥”。自清代至今,南桥经历了由绳桥、土桥到水泥与木结构结合的演变。南桥共5孔,长54米,宽12米,为桥楼似的民族建筑形式。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 现存南桥是2009年改建完毕的,各种彩绘,雕梁画栋十分耀眼。屋顶还有《海瑞罢官》、《水漫金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民间的彩塑,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南桥下游两岸多是餐饮小馆,夜晚都是宾客盈门。 返回酒店,一夜无语,第二天前往都江堰景区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