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 绵绵细雨 美篇号 5835553</p><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我把赏花当做了季节馈赠的礼物,一年四季如约来观赏。春赏郁金,夏观荷,秋风萧瑟来看菊。郁金香来自域外,当我第一次在荷兰与之相遇,就深深地爱上了它。五月春光明媚时,大红郁金香如焰似火,温暖了整个世界!仲夏时节淡粉色的荷花绽开笑脸,翠绿的荷叶随风摇曳,池塘泛起层层涟漪,清凉了整个世界!秋风萧瑟起,百花凋谢时,金黄秋菊绽开细密的花瓣,花团锦簇,层层叠叠,傲雪迎霜,坚强了整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菊花味苦也叫“苦薏”、菊花花色金黄,又叫“野黄菊”。秦汉古籍中说: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这里的“鞠”指的就是菊花。那时的菊花是野生植物,即野菊花。菊花在中国的栽培史,如果从秦汉算起,至少2000年以上。经过历代园艺家们的培育、传播,菊花的品种已成百上千,相传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将菊花带入日本,进而成为日本的国花。明朝之后传入欧洲、19世纪清末菊花传入美洲。菊花从中国“花中四君子”,到“中国十大名花”,以至成为世界名花之一。</p> <p class="ql-block">菊花的花色几乎遍及七色:黄、白、红、粉、紫、蓝、绿。每逢重阳节前后,各个公园景区倾力举办菊花展,大有万紫千红菊花海的阵势。几年前我在沈阳中山公园观赏大型菊花展的场景,惊现七色菊花,至今仍留在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爱菊赏菊的习俗,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讴歌的名花。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朝元稹写出:秋丛绕舍似陶家,便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黄巢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p> <p class="ql-block">画界名家石涛、李苦禅、齐白石、吴昌硕的菊花图脍炙人口。吴昌硕对菊花情有独钟,住所园内栽种菊花,创作不少菊花作品,成为传世经典。他常醉里挑灯看花,似乎是在等待羞涩的美人,看它一点点地展现秀色,未开时的花蕾像小家碧玉,开放时,洁白花瓣儿,慢慢舒展开,如美人伸展懒腰,既有柔情似水的妖娆,又极其狂放,闭谢时,像倒挂金钟,姿态刚烈不屈…</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菊花承载着太多赞誉,人们称赞它的色彩高洁、形态壮丽,更赞赏它在寒风瑟瑟中的刚毅坚强品格。白居易所颂: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苏东坡言: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也许是秋菊这种魅力吸引着我迎着秋风,从花蕾初现到花瓣盛开以至凋零与之多次相会吧。</p> <p class="ql-block">本篇汇集的菊花照,是我分别在2019、2023、2024年在中山公园和北陵公园举办的秋菊花展期间用微单和手机拍下的。每每闲暇时光,翻翻看看,都会为这些可爱的菊花所动容,思绪万千。自然界的植物与世间人物一样,是有性情的。植物界花色、品性差异真是大相径庭:有的花种娇美可爱,却品性脆弱,有的植物虽刚毅却粗犷;而秋菊花则集壮丽与坚强于一身!</p> <p class="ql-block">灿灿的金黄、优雅纯粹的洁白是菊花的主色调、品种最多,姿态各异,承载着最多的寓意。北陵公园不断栽培出的的淡粉、淡红,还有红白套色多品种,令我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年年岁岁秋风雨,年年岁岁菊花宴。</p><p class="ql-block">我与秋菊有约会,秋菊等我花盛展。</p><p class="ql-block">我赞白菊洁如玉,我爱黄菊金灿灿。</p><p class="ql-block">我赞秋菊傲凌霜,我爱秋菊霜中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