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陵阳老街

四季清

<p class="ql-block">  图文原创 四 季 清</p><p class="ql-block"> 摄影器材 华为手机</p> <p class="ql-block">  陵阳老街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千年古镇”。据《青阳县志》记载:“汉置陵阳县,县治陵阳镇,历时724年。”陵阳老街位于九华山南麓与黄山太平湖北畔,发源于九华山脉的南流河由西向东穿街而过,在东山湾处与陵阳河汇聚,向南流入太平湖。陵阳老街南北走向,约四五米宽,两侧的房舍古色古香,古街路面全是青石铺成,敦实厚重,相接无缝,每块青石被脚步打磨得光洁如玉,清光照人,从这些青石上,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曾是古代交通的要道,它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变迁,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陵阳老街南流河上有一座几乎与屋脊一般高的古石拱桥一一南流桥,南流桥的两端连接着河流两边供人们通行的老街石板路,这条古老的石板路一路延伸至位于南流河之北岸的古镇县衙遗址,县衙遗址左则即香池,旧时有门坊,上刻着“香池里”三字,相传系唐代诗人李白所书。南流桥始建于宋代,因常被洪水冲毁,明洪武及清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多次重建、复修。现存为条石结构3孔拱桥,长45米,宽5米,高7米。桥面高齐屋顶,宛如天桥。人立桥上,可以纵览街景及远近山色。在南流桥下边另一座大桥头有一棵古枫杨树,树龄已达300年,树干粗壮,要二人合抱,枝叶茂盛,树冠象一把大伞撑向天空,遮天蔽日,树荫下还能看见关于制作陵阳一品锅的雕塑,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陵阳老街商贸流通活跃,自古即为江南重镇和贸易集散地,是徽商赣客北上南下的必经之地,至今老街还保留着铁匠铺、粉丝铺、竹编店、古玩店、奇石阁、米醋店、酒庄、客栈等。陵阳老街具有典型徽派建筑风格,皆为马头高墙,天井明堂,粉墙黛瓦,青石铺路,至今还保留了许多传统手工艺和生活方式,如竹编、陶艺、传统小吃等,老街上的叫卖声和食物香气,如陵阳豆干和手工香菜,都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老街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和诗歌朗诵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p> <p class="ql-block">  陵阳老街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公元前109年就置陵阳县治于此,九华山在当时被称为“陵阳山”。战国时期屈原流放陵阳多,在此驻足多年,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哀郢》,其中就有“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的诗句;谢眺、李白、贾岛、杜牧、杜荀鹤、袁枚等历代诗人均有诗赋陵阳。谢朓在他的《将游湘水寻句溪》诗中写道:“既从陵阳钓,挂鳞骖赤螭”;李白在他的《登敬亭山南望》诗中写有道:“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写下了《陵阳送客》等多首赞陵阳镇的诗。</p> <p class="ql-block">  1965年5月21日,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陪同越南主席胡志明去黄山游览,途经陵阳,听时任安徽省副省长张恺帆介绍,又见陵阳镇和附近的谢家村千年桑田,徽色古韵,历史气度高贵,便由感而发,写下了《过陵阳镇》诗:“道旁听传说,具体不烦言。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乡居皆瓦屋,聚落似林园。抗日遭蹂躏,生涯有覆翻,人民新作主,迅扫旧巢痕。”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诗情,沉淀了千年历史的陵阳老街,藏了不少旧时的故事,如一坛窖藏多年的老酒,历久弥香,韵味绵长。</p> <p class="ql-block">  陵阳老街历史久远,留下许多迷人的故事,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陵阳子明,曾在此炼丹修道几十年,因“钓得白龙”,“解钩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书,而得道成仙。陵阳子明,即窦子明,汉代著名道家。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陵阳县,据说他是首任县令。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记载了陵阳人朱尔 旦与阴司陆判官之间的友情,陆判官给朱尔旦换了一颗“慧心”,中了头名举人,死后且能穿越阴阳界,与家人相聚,教子读书清正为官。时下流行“穿越”,看来陵阳人早有先师。 </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镇的老街,每一块方砖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千百年来所发生的故事。每一棵老树,都见证着孕育在这里的每一代人的兴衰成败。每一幢古老建筑,都撰写着岁月流淌而过留下的痕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