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HO)保守估计,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5%,这意味着全球有超过3.5亿人受抑郁症困扰。在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的人数已超过9500万。学生群体的抑郁发病率高达23.8%。</p> <p class="ql-block">在日常诊疗中,虽然我诊治的抑郁症患者不多,但偶而也会接诊前来寻求针灸治疗的病患。在今年8月,我接到了一位母亲的电话咨询,询问我能否可以用针灸治疗抑郁症,我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这位母亲是替她的女儿问诊的,她的女儿是一名中学生,自去年开始,常抱怨学习压力大,不愿与同学交往,放学回家就一个人关在房间,经常无原因出现情绪低落,脾气变差,尤如一个火药桶,稍不如意就争吵,继则哭泣。在学校也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跟不上进度,成绩明显下降,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最终导致无法上学,因此办理了休学。这位母亲也曾带着女儿多方治疗,但终不见明显好转。她每天都很焦虑,特别担心女儿会不会就此废了,为此愁白了头发,想着这样的日子该什么时候是个尽头。</p> <p class="ql-block">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如果你的情绪和身体出现这些改变中的 5-6 个,甚至更多,且持续两周以上,那就可能是抑郁症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情绪持续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p><p class="ql-block">2.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p><p class="ql-block">3.犹豫不决,难以做出决定。</p><p class="ql-block">4.较难胜任以往的工作和任务。</p><p class="ql-block">5.做事提不起劲。</p><p class="ql-block">6.觉得非常疲倦。</p><p class="ql-block">7.睡眠出现问题,失眠/嗜睡。</p><p class="ql-block">8.食欲激增/丧失,体重明显变化。</p><p class="ql-block">9.行为发生改变(烦躁/行动缓慢)。</p><p class="ql-block">10.不明原因的身体问题,如背痛或头痛。</p><p class="ql-block">11.失去自信,觉得自己无能无用、无望、无价值。</p><p class="ql-block">12.不与他人接触和交谈。</p><p class="ql-block">13.失魂落魄。</p><p class="ql-block">14.经常哭泣。</p><p class="ql-block">15.滥用/乱用药物和酒精。</p><p class="ql-block">16.反复出现自杀念头。</p> <p class="ql-block">中医将抑郁症归属于“郁证”范畴,认为其发病与情志内伤密切相关,主要是肝、心、脾三脏受累及气血失调而成。《素问·举痛论》云:“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情志不遂,气机郁滞,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此外,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也是重要病因。</p> <p class="ql-block">肝失疏泄: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志抑郁最易伤肝,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p><p class="ql-block">脾失健运:思虑过度伤脾,脾运不健,生化无源,气血亏虚,心神失养。</p><p class="ql-block">心失所养:心主血脉,藏神,心血不足,心神不宁,易致情绪低落,兴趣丧失。</p> <p class="ql-block">8月31日,接到电话后差不多有一个星期,这位母亲陪着女儿到诊室治疗。患者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子,虽然问诊时有些抗拒,但最终愿意接受针灸治疗,这让我很高兴。否则,即使拥有高深医术的扁鹊也医治不了讳疾忌医的蔡恒公。</p> <p class="ql-block">综合四诊,我辨为肝郁脾虚型,制定了一套综合针灸治疗手段,结合了针灸中的头皮针、腹针、脐针、董氏奇穴等方法,以达到疏肝解郁,健脾调神的目的。一周治疗二~三次。</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治疗后,这位母亲就电话反映她女儿的睡眠质量较前好转。这无疑给大家带来了信心。其后的治疗也的确如此,小女孩的情况逐渐好转,逐渐能跟父母交流,按时吃饭,外出散步,最后能独自一人前来医院就诊。治疗过程中也能无障碍交流。随着病情的好转,针灸的频率也由一周三次改为一周一次。最后一次治疗时,母女一起前来,在针灸留针其间,这位母亲告诉我,她认为女儿已接近正常,正有计划复习功课,准备复学,暂停针灸治疗。前后共治疗20次。</p> <p class="ql-block">针灸治疗抑郁症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能够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平衡阴阳,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改善抑郁症状。例如,百会穴位于头顶,是诸阳之会,针刺百会可醒脑开窍、振奋阳气,调节人体的精神状态;内关穴属心包经,能宁心安神、理气宽胸,对缓解情绪抑郁、焦虑有良好效果;神门穴为心经原穴,可养心安神,对心烦、失眠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许多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情绪逐渐稳定,睡眠质量改善,兴趣爱好逐渐恢复,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p> <p class="ql-block">与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治疗抑郁症具有独特优势。药物治疗往往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等,而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副作用相对较少。针灸治疗注重整体调理,不仅能改善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复发。</p> <p class="ql-block">当然,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同时,通常需要与心理治疗、运动疗法等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医生、家庭、患者三方积极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p> <p class="ql-block">初稿:2020.11.30</p><p class="ql-block">二稿:2020.12.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