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此句话乃真理也!</p><p class="ql-block"> 书籍是人类思想、理论、科技、语言知识的载体。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懂得科学技术,掌握不同国家的语言语法知识,使你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长大后在社会中谋得一份工作,胜任工作对技能的要求,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使你的生活有保障,从而幸福起来。尤其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贸易与世界经济贸易互联互通,走出国门,闯荡世界,五湖四海淘金发展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可见毛主席早就认识到军队不仅仅是为了打仗,而且必须有文化,才能克敌制胜。何况,建立政权,还需要有大量的有知识有文化的干部,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材。</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也决定着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有文化的人从家里出来,你能够看到他穿着打扮衣服得体整洁,说话彬彬有礼,举手投足分寸有度。没文化的人说话语言粗野,肆无忌惮,随便说,胡扯一通,听着就烦。</p><p class="ql-block"> 有文化的人往往智慧高,谋事超前。</p> <p class="ql-block"> 读书学习实际上是人门最幸福的事,高明之举,也是最简单的事。读书是为了你长本事,长才能,书读的越多你的本事就越大。你看世界上的科学家,尤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你问问他们读了多少书籍?搞科研,没有丰富的知识作铺垫,是搞不起来的。科学家,他们是天之骄子也!是他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光明。</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就是古人对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的真实表述。</p><p class="ql-block"> 我在给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就让学生在课本的扉页写上“上学虽然不是唯一出路,但是最好的出路!”这样一句话,籍以鞭策学生,勉励学生热爱学习,矢志不渝!走上一条光明之路。</p> <p class="ql-block"> 当然,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读书,读书不能成了书呆子。读书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和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读书期间要走出去,到工厂去,到车间去,到农村去,到田野去,亲自动手,勇于实践,检验理论,反馈理论。也就是我国农业科学家们所说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p><p class="ql-block"> 你只有腹内装有大量的科学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得心应手,运用你的头脑智慧,搞出发明创造,成为科学大家。</p><p class="ql-block">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文化的人的气质非凡,气场强大。</p> <p class="ql-block"> 有钱富裕的家庭,最重视子女读书了,不仅在国内读,而且到国外读,到科技先进的国家读,到美国读、到英国读、到法兰西国家读、到德国读、到日本读……大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等一些老一辈人哪个不是留洋求学回来报效祖国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当家里有了钱,首要的就是供孩子读书上学,学到了知识,报效祖国。</p> <p class="ql-block">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自动化、智能化、大数据、机器人、互联网等高科技的发展应用,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有头脑的人要及早布局,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然就掉队了,被社会所淘汰、所抛弃,这决不是危言耸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虽然读书有点苦、有点累,但少年时期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将来是有回报的。要学会苦中作乐,劳逸结合,也不能累坏了身子。干什么不苦不累?这么冷的冬天,农民工还在建大楼,还在工地披星戴月的干,他们不知道坐在暖烘烘的屋子里舒服吗?</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哲人说过,“人一生做二件事就够了,跑步和读书。”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p><p class="ql-block"> 中国老百姓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智吃智,没智吃力”。我小时候跟一个同学去他家,他母亲坐在炕上对我们这样说。就是说,你没文化,那你只有靠卖力气干活挣钱了?!</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同学们,认真读书吧?!发奋读书吧?!</p><p class="ql-block"> 书中自有黄金屋,</p><p class="ql-block"> 书中自有颜如玉,</p><p class="ql-block"> 书中自有千钟粟,</p><p class="ql-block"> 书中车马多如簇。</p><p class="ql-block">用宋代的这首诗作为该篇文章结束语吧!</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拴增 写作于2024年12月24日林州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李拴增,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副教授。林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林州市民间文艺协会会员。爱好读书、写作、书法、旅游。文章多见于报纸和微信网络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