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五千年 【隋唐·五代十国】

简乐

<p class="ql-block">文字:简乐</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71236405</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府兵制</span></p> <p class="ql-block">  隋代沿袭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府兵创立时的兵士只限于鲜卑与鲜卑化的各族人,基本上沿袭西魏以来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军民异籍在当时带有种族隔离的性质。北周后期,大量汉人也被募充府兵。但一旦入军就全家由民籍转入军籍。这种制度是和民族融合的历史倾向不相适应的。早在大象二年(580)杨坚为北周大丞相时,即下令西魏时受赐鲜卑姓的汉人一律恢复汉姓。西魏赐姓,带有使府兵部落实的性质,恢复汉姓也就具有破除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意义。隋朝继续推行西魏、北周以来的府兵制。为加强中央集权与军队建设,隋文帝杨坚对府兵制做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建立健全府兵组织系统,中央设十二卫府,扩大府兵范围和实力;改革军民分籍制度,实行兵农合一;将军人划入当地州县,与农民一样分配土地,府兵从而具有了军籍与民籍的双重身份。军人及其家属,平时耕作,战时出征,免租调役,同时,每年轮番上京戍卫。府兵在统领上仍由江卫分领,但江卫只负责督领宿卫京师的府兵。江卫各置大将军,总隶于皇帝。府兵制改革后,国家兵源得到保证、减轻了政府对军队的财政负担,加强了政府对军人的控制;另外也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适应了民族融合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一。这一制度到唐代仍沿袭使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晋阳归唐</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到晋阳,很多人可能会问:这是什么地方?其实,晋阳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阳,正值隋朝末年,国力衰弱,民不聊生。</p><p class="ql-block"> 且说刘武周听说宋金刚兵败,大为恐惧,弃了并州,逃往突厥。宋金刚收集了刘武周的余众,想重新决战,但众人斗志已失,不肯听从。宋金刚无奈,也只好带了百余骑北奔突厥。</p><p class="ql-block"> 刘武周余众在仆射杨优念率领下,出城将李世民迎进晋阳,把晋阳献给了李世民。于是刘武周所占据的河东州县全部归唐。</p><p class="ql-block"> 宋金刚逃到突厥后,突厥看不起他。宋金刚自感没趣,不久又率所随轻骑离开突厥南奔,中途被突厥发现追杀。刘武周在突厥的日子也不好过,与部署谋议逃归马邑,伺机东山再起。事情很快泄露,突厥杀了刘武周,与唐通史修好。河东局势从此稳定。李世民于是留下李文仲、唐俭镇守并州,自己离开了晋阳,在五月班师回到长安。刘武周盘踞河东,原是悬在长安头上的一把刀,如今大患除去,唐朝可以一意东向,出关与群雄争夺天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