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期:热爱与执着,奉献与坚守,——赏析魏常瑛的小说《酸枣王》

介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酸枣王》<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x5efnj?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504271"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点击链接阅读原文</a>笔触细腻,通过简洁生动的描写,展现出王家山的美丽,呈现了主人公鲍飞对酸枣树的关切与忧虑,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波折,展示了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场景、丰富的人物形象以及复杂的人物情感,塑造了鲍飞这一坚定执着、对酸枣树满怀深情的人物形象。同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问题,令读者仿若置身于那个黄土坡上的酸枣林边。</p><p class="ql-block">小说借助对环境的描写,“天,蓝得纯粹;太阳,红得耀眼。空气,带着夏天的芬芳。王家山的山,绿得浓稠”,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好的情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王家山夏日的热烈与活力。那绿油油的酸枣林,“微风吹过,绿浪涌起,动人心弦”,彰显了酸枣林的茂盛。</p><p class="ql-block">主人公鲍飞的形象在文中刻画得极为生动。他“高大帅气”,行走在酸枣林中“转着星辰般的眼珠”,这一细节展现出他的灵动以及对酸枣树的关注。当他发现两棵酸枣树异样时,“站在它们旁边,细看着,想着”,其认真负责的态度清晰可见。他因担心枣疯病而“心惊胆颤”,全然不顾骄阳湿透衣衫,继续检查其他树木,夜里还查阅资料、咨询朋友,并再次来到病树旁仔细观察,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对酸枣树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工作的执着与专注。</p><p class="ql-block">小说对鲍飞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极为精彩。“枣疯病几个字重复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让他心惊胆颤”,直接表露了他内心的担忧。而“怀着忐忑的心思”则进一步凸显了他不安的情绪。</p><p class="ql-block">鲍飞在酸枣林里的焦急与无奈,通过“心急如焚地转来转去”“灰溜溜地回了家”等表述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他面对酸枣树患病这一残酷现实时的无助。对两棵患病酸枣树的描述,“得了枣疯病,好在是初期”,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p><p class="ql-block">鲍飞面对病树时的纠结和不舍令人感动。他红着眼圈,举着镢头却又无法下手,最终让别人刨树,蹲在一旁怜惜的模样,真实地呈现出他对酸枣树的深厚感情。这种情感的挣扎,使鲍飞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p><p class="ql-block">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晨风吹过,他吸了一口新鲜空气,顿时觉得浑身舒爽了许多,郁闷的情绪渐渐地开始消散。东边早霞绚烂,满天彩云如盛放的花朵。转头看看四周的山,油绿浓郁。”这些优美的语句不但描绘出美好的自然景色,还烘托了鲍飞心情的转变。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他重新燃起希望,相信通过努力一切问题都会解决,那挥拳的动作更是展现出他坚定的信念和决心。</p><p class="ql-block">邻家大婶的出现为这沉重的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情。大婶疼爱的目光和关切的话语——“早上饭也没吃?不晓得人是铁饭是钢?”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也从侧面反映出鲍飞在他人心中是值得关心和照顾的。</p><p class="ql-block">羊群的出现,“咩咩!咩一一!”简单的羊叫声打破了暂时的平静,给小说增添了新的元素和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人物和动物的动作描写十分精彩。比如“鲍飞边‘哎——哎!’地喊,边向坡上跑去”,一个“喊”和“跑”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鲍飞发现羊在吃酸枣树时的急切与愤怒。而“一只弯弯角的大白山羊后腿站立,正吃一棵酸枣树顶端的嫩芽”,则将羊贪婪的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鲍飞是一个有原则、有正义感的人,他面对拦羊人的错误行为,据理力争,“真想上前给他一个耳光。但他忍了”,体现出他的克制。而拦羊人自私、蛮横且不讲道理,“脸上没有一点愧疚之色,扯着大嘴笑着说:‘酸枣树贱,羊啃不死!’”,其无所谓的态度令人气愤。大婶的形象也很突出,她“实在看不惯了,呸了一下,大声斥责道”,展现出她的正直和泼辣。</p><p class="ql-block">小说中的对话描写增强了故事的冲突性和戏剧性。鲍飞与拦羊人的对话,将双方的立场和态度清晰地展现了出来。拦羊人的狡辩“管他规定不规定,我想要的就是把我的羊养大养好!”,凸显了他对法规的漠视和对自身利益的盲目追求。而鲍飞的回应“把羊养大养好也不是这么个养法!你那羊再吃我的酸枣树,你就按价赔钱”,则坚定地维护了自己的权益。</p><p class="ql-block">小说反映了封山禁牧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部分村民缺乏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的现实问题。这让我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不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p><p class="ql-block">拦羊人的形象在简短的冲突中被鲜明地刻画出来。他理亏时的反应——“身子一扭,用拦羊铲子铲起一块土疙瘩扔出去,把羊群赶到另一道坡上去了”,生动地展现出他蛮横又有些心虚的性格特点。</p><p class="ql-block">而鲍飞面对香喷喷的熬茄子盖米饭却没胃口,以及他内心的纠结独白“这是何必呢?自己寻气受,自讨苦吃!”,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的迷茫与困惑。这种内心的挣扎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也让读者能够理解他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p><p class="ql-block">大婶的形象充满温暖与善良。她安慰鲍飞时“拍拍他的肩膀”的动作,以及母亲似的那句“飞呀,你别计较,拦羊的那就是个不懂规矩的人”,都表现出对鲍飞的关心和爱护。大婶不仅给予鲍飞言语上的安慰,还承诺为他准备丰盛的午餐“晌午早点回来,婶给你炸油糕烩粉汤”,这更彰显出她的慈爱与体贴。</p><p class="ql-block">小说通过鲍飞在黄土坡上的回忆和梦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他想起家,想起王燕歌的话,这些思绪相互交织,反映出他在远离家乡追求事业时内心的孤独以及对温暖的渴望。而梦见从山羊嘴里掏出一棵酸枣树这奇特的梦境,或许象征着他对保护酸枣林这份事业的执着与坚定。</p><p class="ql-block">小说中,二哥轻声叫醒鲍飞,鲍飞醒来的第一句话便是关心羊咬过的树,足见他对酸枣树的重视。他亲自走到树边,思考补救措施,这一细节展现了他的细心和负责。晚上,鲍飞内心反复思量,最终坚定了回乡种植酸枣树的信念,那句“人活一世,应该要做些好事”,不仅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观,更让人看到他内心的善良与担当。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这种乐观和坚韧令人钦佩。</p><p class="ql-block">第二天,鲍飞迅速行动,组织人员检查酸枣林、围铁丝网、安排学习管理知识,一系列举措有条不紊,凸显出他的行动力和组织能力。他不在村里时,每天打电话询问酸枣树的情况,更是将他对酸枣树的牵挂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在鲍飞的悉心照料下,酸枣树仿佛有了灵性,“不断努力地成长着,成长着。长成全乡的一道风景。”小说以浪漫的笔触描绘酸枣树的茁壮成长,侧面烘托出鲍飞的付出有了回报,也象征着他的努力和坚持正在结出硕果。</p><p class="ql-block">总之,这篇小说情节紧凑,人物鲜明,主题深刻。其文字语言优美,笔触细腻,描写生动,情感丰富。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与生动的人物刻画相得益彰,把简单场景描绘得充满情感张力,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劳、负责、充满热情的人物鲍飞,展现了生活的无奈与希望,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和主题的深入思考,极具艺术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同时,让我们感受到农业发展的艰难,以及人们为美好生活付出的努力。鲍飞对酸枣树的热爱与执着,对家乡的奉献与坚守,深深打动读者。这片酸枣林的成长寓意着希望与美好,让我们感受到坚持和努力带来的力量,激励我们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为实现目标不懈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