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道光年间至咸丰年间,那用碓舂熟米的年景,在鄂东南一带几乎成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传说。“四结子”本姓王名儒生,因为在家排行老四,故称其为“四结子”,他这个外号自然是有缘由的。</p><p class="ql-block">在清文宗皇帝登位的首年,国泰民安、家给人足之时,四结子深居简出,整日沉浸于儒家经典之中,对于世间的俗事却似懂非懂。</p> <p class="ql-block">有一日,他见家中仅有四条板凳,其中三条已坏,来客时还得向邻居借用。那四条凳中有两条凳脚是树杈儿做的,因年久失修又坐断了一只脚。请张木匠修理时,四结子对木匠说:“张师傅,你得给我做成原样的凳脚,不然我是不会给工钱的。”张木匠放下斧头说:“做原样可以,但王先生得找来相同的树杈才行。”四结子立刻出门寻找,从屋前寻到屋后,从屋左找到屋右,穿梭于树林之间,东瞧瞧西望望,最后却无奈地摇摇头、摆摆手,嘴里嘟囔着:“不像,不像,还是去找张木匠吧。”</p> <p class="ql-block">当他一只脚刚踏入家门,另一只脚还在门外时,一本正经地对张木匠说:“张师傅,我找了半天,那些树杈都是朝上长的,没有哪枝是朝下长的呀!”张木匠听后差点笑掉大牙,连忙拿起工具对四结子说:“走!你带我去把适用的树杈锯下来。”一个小时后,张木匠将树杈朝上做成朝下的板凳脚递给四结子说:“王先生,像不像你家原来的凳脚?”四结子接过板凳仔细端详,半晌才说:“啊!愚人不如匠人,不过活树杈朝上,死树杈朝下。”</p><p class="ql-block">一天傍晚,四结子上厕所解手时,发现一块瓦片上有文字,他连忙拾起洗净,然后顶在头上说:“圣人在上,请宽恕弟子家小无知,不该将写有文字的东西丢进粪缸里。”</p> <p class="ql-block">又有一次冬天,他妻子生病想吃梨子,四结子准备去买,隔壁堂侄说:“四叔不必上街,我吃完早饭上街顺便给你带几斤水果。”堂侄走后,四结子突然意识到没说明要买的是吃的梨子,而不是磨面的驴子,不禁懊恼不已。在场的人听了无不啼笑皆非,有个七八岁的孩子说:“别人不会像你那样愚蠢,磨面的驴子该要多少钱?”说得四结子面红耳赤,无言以对。</p> <p class="ql-block">第二年春天,四结子的妻子为了节省柴火,让他去集镇买个煮开水的铫儿。买回后,妻子随口问价钱,四结子说:“这个东西口小腰大不好做,别人给一吊钱,我给了他一吊半。”妻子一听心疼地说:“你这个书呆子只知念书,不懂省吃俭用,不是我勤耕织纺挣些钱,你连屎都没得吃。”可四结子却不以为然,一气之下将铫儿摔在地上打破了,还对其妻说:“这个东西上小中大下又小多么难做,嫌贵了你就做个我看看。”</p> <p class="ql-block">夏天时,四结子的妻子又病了,无人下地看青。四结子走到坝上,脱掉鞋袜放在路边,待看完禾青回来洗脚再穿。半个时辰后,他回到坝上却不见鞋袜,便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哪个没长眼的小人,难道没看到我这双鞋袜是排得齐齐整整地搁在此处?要是丢失岂不是前一只后一只?真是怪哉,大白天就有小人出现。唉!你拿走我的鞋袜心中喜,我回家又要受老婆的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