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戴云飞

<p class="ql-block">  《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p><p class="ql-block"> 诗仙李白一生豪放洒脱,虽有政治抱负却未得完全施展,一生辗转空负才情。但他并没有抑郁,而是用美酒与诗文,化解了心中的闷气。拜谒李邕受挫时,他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被玄宗赐金还乡时,他写下著名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也在不断治愈中走上大唐诗坛的巅峰,成为唐诗中的“王”。</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立冬时节,李白围炉煮酒,即使寒意袭人,但心里依然十分惬意,懒懒的不愿意拿笔写诗。诗人一开始就说“冻笔新诗懒写”,描绘出立冬的寒冷让笔都冻住了,自己也懒得写诗,尽显慵懒之态。“寒炉美酒时温”则体现出冬日里的雅趣,寒炉温酒,在寒冷中有了温暖的慰藉。“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诗人喝醉后看着月光下的墨花,恍惚间以为是白雪落满了前村。通过这种醉态的错觉,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展现出李白在冬日里的闲适和浪漫情怀。停下奔跑的脚步,围炉温酒,听冬天慢慢落下帷幕,与冬天同步,未尝不是一件惬意的事。</p><p class="ql-block"> 《杂诗.其一》: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p><p class="ql-block"> 诗佛王维是一位天才少年,十五岁便离开家乡独往长安闯荡,并因为自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到长安便成为了京城贵胄的座上宾。但是放在现在,这个年龄还是上中学,自然会对家乡产生浓浓的思念之情。此时的王维也不例外,心里也会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不仅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在这首《杂诗》里面,也体现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是他漂泊异乡,经历仕途起伏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p><p class="ql-block"> 诗的开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直白地表达了对故乡消息的急切询问。短短十个字,饱含了自己急切想要知道故乡所有事情的心情。“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关切的询问来人,窗前那株寒梅是否开花。此刻的寒梅,正是故乡的象征,体现了王维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冬日里,寒梅是一抹独特的风景,诗人不问其他,只关心寒梅,用这种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种含蓄而深沉的故乡之思,也体现了冬日思念故乡的雅趣。</p><p class="ql-block"> 《残酌晚餐》:闲倾残酒后,暖拥小炉时。舞看新翻曲,歌听自作词。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除却慵馋外,其馀尽不知。</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的诗歌多反映生活点滴,且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他创作了不仅有《长恨歌》这样的叙事长诗,更有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样精悍短小的小诗,所以他也被称为诗魔、诗王。白居易在仕途上也有过波折。早年间他不畏权贵近,直言上书论事。但经历了被贬“江州司马”后,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由"兼济天下"转向了"独善其身",心境变得悠然自得一些。这首诗便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冬日,享受闲暇时光时所作。</p><p class="ql-block"> “闲倾残酒后,暖拥小炉时”,诗人在闲暇时喝完剩下的酒,靠着温暖的小火炉,描绘出一种慵懒舒适的状态。“舞看新翻曲,歌听自作词”体现了诗人的文艺生活,看着新编排的舞蹈,听着自己作词的歌曲。“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则描绘了丰盛的晚餐,从饮食到娱乐,展现出白居易在冬日里富足而雅趣的生活。最后两句总结了此句的心境,那就是吃饱喝足后,懒懒的躺着,其余所有事情都不想再理会了。</p><p class="ql-block"> 暖暖的炉火为冬天注入了灵魂,饮酒作诗,自娱自乐,也是人间雅事。</p><p class="ql-block"> 《岁初夜对酒》:衰翁岁除夜,对酒思悠然。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洛下闲来久,明朝是十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公元826年,白居易54岁,他辞去苏州刺史一职,回到长安。829年春,回到洛阳履道里,自此开始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期间虽担任一些职务,但他的心境已经十分平和了——他已经做好了颐养天年的准备。他在洛阳度过了十八个春秋,与刘禹锡唱和,并游历于龙门一带。在他74岁时,还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晚年的闲适使得他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创作中,这首《岁初夜对酒》便写于一个岁末之夜所作,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感慨。</p><p class="ql-block"> “衰翁岁除夜,对酒思悠然”,白居易写了自己已经年老,在除夕夜饮酒,思绪悠然。“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这一句是环境描写,描绘了岁末冬日的景象,霜后的草地变白,天空的云呈现黄色,预示着将要下雪。“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写出诗人醉酒后的状态,靠着香枕而坐,慵懒地挨着暖炉睡觉。“洛下闲来久,明朝是十年”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这种冬日岁末的氛围中,增添了一种淡淡的惆怅,同时也体现了他在冬日的闲适之趣。</p><p class="ql-block"> 冬天,万物蛰伏,等待春生。人也一样,静思已过,反省过后,再次出发吧!</p><p class="ql-block"> 《初冬夜饮》: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p><p class="ql-block"> 杜牧是晚唐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横溢的才华与深邃的思想,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文学天空。生在晚唐的特殊年代,杜牧的思想也十分的复杂,他的作品中既有志士忧国忧民的壮怀伟抱,又有文人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加上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其文学作品自然是“文是那样的陈厚奇变,诗又是那样的英姿雄发”。这首诗是他在一个冬天客居他乡时所作,抒发了内心的孤寂。</p><p class="ql-block">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诗人以汉代汲黯自比,说自己多病,在客居之地只能借酒浇愁,客居的衣袖沾上寒霜,对着烛盘饮酒。“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将阶下的雪比作梨花,最后发出疑问,明年自己是否还会在此凭栏。在冬日风雪烘托的氛围中,诗人变现出来的情感,是孤独的,是对未来的迷茫,这种孤独的情绪在雪景的衬托下也带有一种冷寂的雅趣。今年倚门看雪,明年自己又会在哪里?时光的流逝,总能让人心生感慨。</p><p class="ql-block"> 《地炉》: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褭清音。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p><p class="ql-block"> 诗人韩偓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被列为“南安四贤”之一,也被尊为“一代诗宗”。他经历了晚唐的动荡,见证了朝代的更迭,随着动荡的政局一起“挽狂澜”,最终却选择了急流勇退,在葵山(又名黄旗山)山麓的报恩寺旁建了房舍定居,时称“韩寓”。在这里,韩偓下地耕种,上山砍柴,自号“玉山樵人”,过着退隐生活。这首诗便有可能是他在隐居此地的一个冬日所作,体现出了内心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描绘了地炉旁残火闪烁,诗人从梦中醒来,背对着灯重新拥被而卧的情景。“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褭清音”,诗人在寂静的堂中听到细微的声响,好像是稀疏的磬声传来的清脆声音。“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风中的灯影随着灯笼转动,腊月的雪在深夜无声地落下。“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诗人表示那些禅客钓翁自以为闲适,却不知自己此时的心境是如此的澄澈。</p><p class="ql-block"> 全诗通过对冬日地炉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空灵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在冬日里的宁静雅趣。</p><p class="ql-block"> 《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p><p class="ql-block"> 崔道融是晚唐时期的诗人,那个动荡的年代并没有将他的生卒年以及其他详细信息流传下来,好在他的诗作流传了下来,《全唐诗》中录存了他的诗近八十首。他在诗中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西施滩》:“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他否定了“红颜祸水”的传统观念,为西施打抱不平。</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诗人在冬日观赏梅花时,诗人带病观梅,悠扬的笛声拨动他惜花的心弦,于是他触景生情,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诗中对北风的嘱托,不过是将自己爱花借花亲情表达出来罢了。“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几朵梅花刚刚含着雪,它孤高的姿态很难用画来描绘。“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梅花的香气别有韵味,它清逸到感觉不到寒冷。“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听着横笛的声音,带着愁绪观赏梅花,身体不适也要倚着斜枝欣赏。“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诗人希望北风如果能理解梅花的心意,就不要轻易地摧残它。全诗以梅花为中心,在冬日的雪景中凸显梅花的高洁。诗人对梅花的欣赏和怜惜也体现了冬日赏梅的雅趣。横笛听雪落,倚风闻梅香,冬天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p><p class="ql-block"> 杜耒是南宋的一位诗人,曾担任过主簿的官职,后在军乱中死去。相比于南宋的范成大、杨万里,他并不算出名,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也不多,但这首《寒夜》确是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被选入了《千家诗》,其流传度很广,读过一些古诗的人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诗人在寒夜与友人相聚,寒夜煮茗,围炉清谈,即使没有酒,依然可以秉烛夜谈,兴致极高。于是诗人即兴作下这首诗,体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写了在寒冷的夜晚,有客人来访,因为事前没有准备酒,于是选择了以茶代酒。竹炉中炉火正红,壶中的水也开始沸腾,十分的温暖。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温馨的冬日会友图,体现了诗人的好客和淡雅的生活情趣。“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冬夜,平常的时候,窗前的月亮并没有什么特别,可今夜却因为有了梅花而变得不同,梅花在寒夜中增添了雅致的氛围,同时梅花选择在此时绽放也是对朋友的欢迎。诗人通过对梅花和月色的描写,将寒夜的氛围从普通变得高雅起来。寒冬,有一知己,有一窗月,有一枝梅,极好!</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p><p class="ql-block">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心系国家,渴望收复失地,完成统一。只可惜知道他去世,也没能看到收复中原的那一刻,于是留下一首让世人也意难平的《示儿》与世长辞。而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也是其爱国诗中的经典代表中。大部分只知道第二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其实他以此为题一共写了两首,第一首与第二首不同,写了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的处境。</p><p class="ql-block">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冬日风雨交加,村庄被黑暗笼罩,四周的山峦声音如海涛翻涌的景象,“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则写了诗人蹲在家里,用柴生火,拥炉静卧,盖暖和的毡子,自己和猫都不出门。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诗人营造出室内的温暖舒适,体现了他在冬日闲居生活中的情趣,同时也与室外的风雨形成对比,暗示自己虽身处温暖小室,但内心仍有关注风雨的豪情。</p><p class="ql-block"> 《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p><p class="ql-block"> 郑燮,即郑板桥,他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画家,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也是当时的“九品芝麻官”,最大做过县令一职。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这也正是他一生清高的体现。此诗写于雪后,诗人开门见雪,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景和物交融一起,含蓄地表现了自己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诗人早晨起来开门看到满山的雪,雪后初晴,云朵淡薄,日光寒冷。“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房檐的雪水还没滴下,梅花被冻住,这种清孤的姿态不是寻常之物可比。全诗通过描绘雪后的山中景色,尤其是对梅花的描写,体现出一种清高孤傲的气质,展现了诗人在冬日山中的雅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