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炎帝故里

红山老付

<p class="ql-block">12月上旬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位于随县厉山镇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游玩。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宽阔的道路前行,道路两旁是整齐排列的绿色植物,宛如一道翠绿的屏障。景区大门上刻着“炎帝故里”。这里庄重而威严,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不禁对这位华夏始祖充满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文化雕塑壁:位于景区入口。为展现人类在蒙昧时代的混沌的文化墙,在石板上雕刻几何抽象图案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华夏始祖门:位于核心景区中轴线,九拱桥及圣火广场之间。主门高6米,侧门高4米,借鉴汉代早期门阙合一的形制,斗拱加以简化变幻,通过高矮区别突出主体,'华祖"'农宗"门上雕刻图案反映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采用青石材质,造型古朴大气。</p> <p class="ql-block">九拱桥:全长117米,横跨烈山湖,将景区入口和神农大殿相衔接。以九为模数进行设计,桥身由九个券洞组成,桥上栏杆间跨度和引桥长度也采用九的倍数。拱桥主桥入口、栏杆、柱头图案花纹等,采用古朴、庄重、浑厚风格造型以表现太古时代的人文精神。桥面铺装采用花岗岩火烧板,桥身及拱圈镶面采用白砂岩蘑菇石。栏杆采用汉白玉栏杆。</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道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许多黄色旗帜,在微风中轻轻飘扬。道路尽头是一座宏伟的大殿建筑,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盛世和谐鼎:鼎位于登天台和谒祖广场的连接处。采用青钢铸造。这座鼎雕塑雄伟壮观,它不仅是力量的象征,更代表着炎帝的伟大功绩。古代人民对炎帝的崇敬与爱戴,也能体会到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位于核心景区中轴线,九拱桥及圣火广场之间。主门高6米,侧门高4米,借鉴汉代早期门阙合一的形制,斗拱加以简化变幻,通过高矮区别突出主体,‘华祖”‘农宗”门上雕刻图案反映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采用青石材质,造型古朴大气。.</p> <p class="ql-block">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p> <p class="ql-block">万法寺:万法寺位于烈山的耕耘山山巅,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随州古代名刹、佛教胜地之一,有"百川汇海,万法朝宗"之誉。万法寺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经历朝历代复修扩建,原寺已拆毁。于1991年重阳节按照历史原貌修复了万法寺的"大雄宝殿"等殿堂,万法寺由山门、大雄宝殿和两廊偏殿组成。山门口雄立着一对白狮。正面是大雄宝殿,两边朝廊也都供有神像,姿态各异,形象逼真。</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一处充满古色古香韵味的地方,“神农殿”三个金色大字悬挂在红色大门之上,门上挂着两个大红灯笼,为这个地方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氛围。走进神农殿,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世界,这里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静静地站在这里,感受着先辈们的智慧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在寺庙内景中,两盏鲜艳的红色宫灯悬挂在屋檐下,供奉台上摆放着三支点燃的蜡烛,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背景墙上刻有“华夏始祖”四个金色字体,人们在这里缅怀祖先,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充满了对华夏始祖的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神农洞:相传炎帝神农诞生之地。</p> <p class="ql-block">神农泉:位于炎帝神农大殿西南侧。传说炎帝神农诞生时,天崩地裂,九井自穿,九山相连(即汲一井水,八井皆动,一山抛鞭九山应),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由此而来。随着时间流逝,九井现存一井,,即为神农泉的所在之处。</p> <p class="ql-block">在烈山坡的石头上的文字写着“根”、“寻”,旁边还长着一棵松树。“根”代表着我们的根源,“寻”则表达了我们对根源的追寻。这棵松树就像一位默默守护者,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炎帝神农氏遗址。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黄”是指黄帝,而“炎”就是指神农。他和黄帝一样,不但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位英雄和领袖,而且还是道教神话中的重要人物。站在这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们与这片土地之间的联系,也明白了追寻根源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防科工委神剑艺术协会会员,旅游爱好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