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拉尔出发,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全程450多公里,到达和田。公路两侧黄天漫漫之浩瀚沙漠,绵延的金沙丘排列,千年的小胡杨点缀。沿途沙丘与沙浪的百变形态,沙砾与流沙的交错流动,和光线一起演出了一场场亦真亦幻的变奏曲,景色奇特撩人。<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早晨九点,南疆的天刚露出鱼肚白,我们便从阿拉尔出发,沿着G580国道前往新疆的聚宝盆、西部要塞---和田。沙漠公路从北到南,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在茫茫沙海中游弋,沿着沙丘之间的低地延伸,笔直地穿过塔克拉玛干腹地。<div> 迷蒙中,只见车窗外是无尽的黄沙,黑金色的沙丘随风起伏绵延,苍穹之下的沙漠无边无际,荒凉一片。车行约一个多小时近百公里,朝阳乍露,晨曦的红光倾泻在沙漠上,沙丘的阴影和光线交错,呈现出极致的层次感。兴致极至,蜂涌下车逗留,阳光折射下,金色的光辉洒满大地,仿佛给广袤的沙漠染上了温暖而神秘的色彩。公路两侧,连绵起伏的沙丘似金色的海浪,绵延至天边,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沙丘上稀疏的矮胡杨点缀着尚未睡醒的沙海,给空旷的四野增添了一份生机。满眼的黄沙遍布,零星的胡杨傲立,在浅蓝色天空衬托下,颇有一种“大漠孤烟直”的气势和独特的气韵,也给人一种深邃宁静的美感。</div><div><br></div> 继续前行150多公里到阿勒热至和田界,沿线是大片的金黄沙漠胡杨林。大大小小的矮胡杨,高矮不一,或幼或老,星星点点的散布在道路的两侧、沙漠的深处和尽头,在蓝天和黄沙相接的地方,奇特的胡杨林站成了永恒,站成了岁月的金色诗行。<div> 走进沙漠,走近胡杨,让你感慨万千。站在沙丘上,看着屹立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之中的金色胡杨,有的匍匐在地,有的侧卧一旁,有的平躺如画,有的昂首挺立,有的孤独伫立,有的成片相连,形态各异,在连绵沙漠的映衬下,如同一幅凄美而又绚丽的画卷,显得异样灿烂,使得荒芜的沙漠有了生机,有了灵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胡杨,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着生命的顽强,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对生命的礼赞。</div><div><br></div> 进入和田界有100多公里是风沙路段,只见稀疏似枯的沙海胡杨呈暗红色,一片荒芜景象。一路虽少见了胡杨与植物,但流线型的沙丘垒垒,放眼望去,偌大的沙漠,此起彼伏的沙脊,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似排排巨浪,那是风的杰作,也是大自然的自由呈现。<div> 正值晌午时刻,一望无际的荒漠中景色不多,但干干净净的画面中,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进行分割,沙面是一条条似鱼纹的沙垒,在不同角度的阳光折射下显得灰白与金黄的沙漠和蔚蓝的天空都纯净的毫无斑驳。沿着微细的沙坡,深入浅出,天地间坦坦荡荡,光影明明白白,沙丘起起伏伏,颜色简简单单,又是一幅不断流动的画卷,给人以一种“涉流沙兮四夷服”的浩瀚与浪漫,也满足了我们对于“远方与旷野”的全部想象。</div><div><br></div> 穹宇苍苍,大漠茫茫。数十公里的风沙沙海路段,道路两侧,在戈壁与沙漠相接处,遍布着无数的防沙网和纵横的苇草方格,草格子里栽满了耐旱的杂草和權木丛,这些用固沙草编成的“沙漠挡风墙”,既是人类征服沙漠的象征,也是浩瀚荒漠中的另一道风景线。<div><br></div> 驶出风沙路段,渐现一丛丛茂盛低矮的沙漠绿植和依稀的金黄胡杨,临近和田市区,夕阳金晖洒满天际,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增添了一抹异样的色彩。<div><br></div> 驰骋七个多小时,走走停停,穿越沙漠,时而风沙四起、荒凉一片,时而惊现盆景般的胡杨树镶嵌在金黄色的沙海之中,加上一路沙丘的优美线条,在沉寂的沙洲路上,进入眼帘的不失“死亡之海”的凄美与勃勃生机,更是一幅幅美的令人窒息的风景画。<div> 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漠如画,浩瀚无垠。沙丘的每一道褶皱,都是时光的刻痕;胡杨的每一片叶子,都是生命的旌旗,点亮了荒芜的边疆。岁月的风,吹过金黄的叶,向行人诉说着千年的梦想。穿越沙漠,大漠的风沙画着一幅又一幅光影流动的图画,肆意挥洒出沙漠的美丽,让人沉醉又暇想。</div><div> 一路汽车奔驰向前,与风沙胡杨共舞,来到沙漠才发现自由是无边的,心情可以是无尽的。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定是其中最耀眼的章节。</div><div><br></div> (2024年11月游)<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