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冕號駛離烏斯懷亞港,首先經過比格爾海峽。比格爾海峽(Beagle Channel)是南美洲南端火地島(Tierra del Fuego)島群中海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格爾海峽東西向,長約240公里(150哩),寬約5~13公里(3~8哩)。北為島群主島,南為納瓦里諾(Navarino)、奧斯特(Hoste)等小島。海峽西端繞戈登(Gordon)島分為2支。東部為智、阿邊界的一部,西部在智利共和國境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皮克頓(Picton)、努埃瓦(Nueva)和倫諾克斯(Lennox)3島自1840年代起,為智利和阿根廷領土爭端的中心。1978年兩國險些開戰。1985年5月2日爭端正式平息,根據條約,3島劃歸智利。此海峽乃紀念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833~1834年考察該地時所乘英輪「比格爾號」而命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長300千米,寬900~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5248米。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千米,最窄處也有890千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時,德雷克海峽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如果把兩座華山和一座衡山疊放到海峽中去,連山頭都不會露出海面。表層水溫冬季為0.5~3.0℃,浮冰可漂浮至南美南端;夏季為3.0~5.5℃,無浮冰。表層水富含磷酸鹽、硝酸鹽和硅酸鹽,自北向南遞增。這裡是世界上已知的營養鹽豐富,有利於生物生長的海區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以前,德雷克海峽對19世紀和20世紀初葉的貿易起過重要作用。由於巨型油輪的出現和巴拿馬運河的日益擁擠,德雷克海峽有可能再度成為重要航道。實際上第一次通過這一海峽的是1615年斯科頓(Willem Schouten)率領的佛蘭芒探險隊。而英國航海家德雷克只是通過麥哲倫海峽到達火地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雷克海峽是以發現者16世紀英國私掠船船長弗朗西斯·德雷克的名字命名,德雷克本人最後並沒有航經該海峽,而選擇行經較平靜的麥哲倫海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實上,德雷克並不是第一個發現的人,早在1525年西班牙籍航海家荷賽西(Francisco de Hoces)已發現這條航道,並親自駛船經過這個海峽,就把海峽取名為Mar de Hoces,可惜這個名稱沒有廣為流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雷克海峽平均水深3400米,南北邊界最深處約4800米。海峽上空盛行西風,北半部風力尤強。北部年平均氣溫為5℃,南部為零下3℃。7月最低氣溫為零下20℃。夏季(2月)峽內沒有冰凍,9月冰凍面積最大。但海峽內在任何季節都可能出現飄浮的冰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峽內海水從太平洋流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南極環流的一個組成部分,流量達1500萬立方米/秒。表層水溫自北部的6℃到南部的零下1℃。在南緯60度溫度發生顯著變化,這個地區叫作南極輻合帶或極鋒,副極地表層水和更冷的南極表層水以此為界。在500~3050米深處,有較暖和鹽度較大的環極深水環流。就整個德雷克海峽而論,海水鹽度和含氧量均從南向北遞增。海底攝影顯示這裡有很多海生動物,最多是海膽和海星,也有海綿。浮游生物也相當豐富。南部盛產磷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緊鄰智利和阿根廷兩國,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在南部相互溝通的重要海峽,也是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的地方。在巴拿馬運河開鑿之前,德雷克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它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極洲的南設得蘭群島之間,東西長約300千米,南北寬達970千米。德雷克海峽是世界各地到南極洲的重要通道。由於受極地旋風的影響,海峽中常常有狂風巨浪,有時浪高可達10~20米。從南極滑落下來的冰山,也常常漂浮在海峽中,這給航行帶來了困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世紀初,西班牙佔領了南美大陸,為了切斷其他西方國家與亞洲和美洲的貿易,他們封鎖了航路,嚴禁一切他國船隻的來往,使太平洋變為西班牙的私海。這時,英國人德雷克的販奴船在西班牙受到攻擊,德雷克僥倖逃脫後,為了報復就成了專門搶劫西班牙商船的海盜。1577年,德雷克在躲避西班牙軍艦追捕時,無意間發現了這一海峽。這一髮現,為英國找到了一條不需要經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的新航道。從此,該海峽就以其發現者——英國的弗朗西斯·德雷克命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西班牙和講西班牙語的國家都不承認德雷克海峽這個名字。雖然德雷克自以為是第一位發現這條航道的人,但他沒有實際經過這條危險走廊。事實上,德雷克並不是第一個發現的人,早在1525年西班牙籍航海家荷賽西(Francisco de Hoces)已發現這條航道,並親自駛船經過這個海峽,就把海峽取名為Mar de Hoces,可惜這個名稱沒有廣為流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後,德雷克海峽運輸航道的作用日漸式微。然而,隨著南極大陸對人類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的關係越來越重要,世界各國對南極的關注也與日俱增,紛紛赴南極進行科學考察與探險。德雷克海峽,這條從南美洲進入南極洲的海路成為眾多國家赴南極科考的必經之路,也因此被賦予新的戰略意義。可以預見,隨著人類對南極大陸科考與開發的深入,德雷克海峽的戰略地位必將得到進一步提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峽兩側氣壓差12毫巴,促使南極大陸的乾冷空氣與美洲大陸相對濕暖的氣流南北交換。南極輻合帶在南緯60°附近通過海峽中部,東風環流和西風環流在此匯合。德雷克海峽以其狂濤巨浪聞名於世,由於太平洋、大西洋在這裡交匯,加之處於南半球高緯度,因此,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颶風狂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8級以上。即便是萬噸巨輪,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也被震顫得像一片樹葉。這片終年狂風怒號的海峽,歷史上曾讓無數船隻在此傾覆海底。於是,德雷克海峽被人稱之為「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死亡走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29日14時54分,在德雷克海峽(南緯57.35度,西經66.40度)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冕號六層船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對來自NOAA衛星資料(高級甚高分辨雷達)南極地表1982~2004年溫度趨勢圖的分析結果表明,南極極區地表溫度的趨勢為冷,而南極半島區的趨勢突出地偏暖。以上說的「地表溫度」是指南極陸地表面幾毫米和海面的,而不是南極地區大氣的溫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對南極極區的趨勢為冷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南極四周海水溫度偏暖,造成在南極大陸內陸有更多的降雪,從而使南極的高地區域變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臭氧的減少。通常臭氧在極地平流層吸收紫外線使平流層增溫,但是臭氧的減少使極地平流層趨於變冷,從而增強極地旋渦。它形成的繞極區的強風就像一堵大氣柵欄,擋住了來自南極海岸的較暖空氣向南極內陸移動。形成強極地旋渦是南極內陸冷趨勢的一種解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實際上,更科學的解釋是南極大陸周邊的海洋繞極環流作用。南極半島變暖使海冰大量融化,擴大了德雷克海峽通道,拓寬了繞南極環流,並隔斷了對南極洲的向極熱輸送,因而使南極極區變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雷克海峽海冰開關效應與赤道東太平洋海溫變化,中始新世和早漸新世之間的總的溫度下降,在整個新生代都是最急劇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種下降被認為由如下原因引起:</p><p class="ql-block">1.德雷克通道和塔斯馬尼亞以南的通道開始為全球循環和氣候上隔離的環極流打開了通路;</p><p class="ql-block">2.由於澳大利亞向新幾內亞向北移動,吸熱的赤道水面積縮小;</p><p class="ql-block">3.特提斯海關閉,不能使赤道環流通過。德雷克通道的打通可能形成了環極流,並隔斷了對南極洲的向極熱輸送,因而產生了冰架和冷的底水。同理,德雷克海峽被擴展的南極冰蓋封閉,導致氣候上隔離的環極西風漂流帶的消失,加強赤道熱流向兩極的輸送,使擴展冰蓋趨於消失。這是南極冰蓋不能擴展成南半球大冰川的一個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海冰季節性變化幅度較大。海冰淨冰面積在2月最小,為243.8平方千米,在9月最大,為1632.4平方千米,最大值約是最小值的7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海冰的長期趨勢變化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海冰有兩個突變,一次發生在1975年底1976年(厄爾尼諾年)初,海冰由偏多迅速轉變為偏少,另一次發生在1988年(拉尼娜年),是海冰由偏少緩慢轉向偏多。海冰減少與厄爾尼諾有很好的對應關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太平洋低緯度的海溫,歷年在3月附近為最暖,9月附近為最冷。1973年南半球冬季海冰的範圍比夏季大大擴展;最小的出現在2月10日,最大的出現在7月16日(與9月出現最大值的一般情況相比是特殊的異常現象)。與其相關的是,1972年4月至1973年2月是厄爾尼諾事件時期,1973年6月至1974年4月是拉尼那事件時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對比兩者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南極海冰和南太平洋的海溫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即德雷克海峽冰凍線的季節性北移,關閉了德雷克海峽的「海冰開關」,導致秘魯寒流的對應增強,是拉尼那事件發生和秘魯沿海表層水季節性降溫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新證據證實德雷克海峽海冰全球氣候開關作用的存在,地質資料表明,德雷克通道在中週期和長週期的氣候變化中起決定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雷克海峽中的海冰進退關係重大,一個可能的模式是:冰進導致德雷克海峽水流通量減少水位增高,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強秘魯寒流,使東太平洋表面海水變冷,加強沃克環流,引發拉尼娜冷事件,增強赤道太平洋熱流與南極環流(即西風漂流)的熱交換,增溫的南極環流使德雷克海峽冰退;冰退導致德雷克海峽水流通量增加水位降低,部分本應北上的水流轉而進入德雷克海峽,使秘魯寒流變弱,使東太平洋表面海水變暖,減弱沃克環流,使堆積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東流,引發厄爾尼諾暖事件,減弱赤道太平洋熱流與南極環流的熱交換,降溫的南極環流使德雷克海峽冰進。東西太平洋海平面的反向升降和兩極冰蓋的消長將引起強烈的火山地震活動和大洋地殼蹺蹺板運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5年2月德雷克海峽的最低溫度記錄,將使海冰面積增加,減弱南極環流,增強秘魯寒流,使赤道東太平洋海溫降低。這是2004年9月至2005年2月弱厄爾尼諾事件突然中斷的原因。2005年5月以後,赤道東太平洋海溫不斷減低,2005年末可能發生拉尼娜事件。這一預測已經得到證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Antarctica),圍繞南極的大陸,地球七大洲之一。位於地球南端,四周被南冰洋所包圍,邊緣有別林斯高晉海、羅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爾海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由大陸、陸緣冰、島嶼組成,總面積1424.5萬平方千米,其中大陸面積1239.3萬平方千米,陸緣冰面積158.2萬平方千米,島嶼面積7.6萬平方千米。南極洲大部分是2千米以上的山地與高原,最高點文森山,海拔5140米,冰層平均厚2千米,最厚達4750米,是全世界淡水的主要所在地。據估,若地球氣溫持續上升導致這些冰層全部融化,那麼平均海平面將上升66米,全球絕大多數沿海地區都將被海水淹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分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東南極洲從西經30°向東延伸到東經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爾克斯地、喬治五世海岸、維多利亞地、南極高原和南極點。面積1018萬平方千米。西南極洲位於西經50~160°之間,包括南極半島、亞歷山大島、埃爾斯沃思地以及瑪麗·伯德地等,面積229萬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冕號六層船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大陸98%的地域終年為冰雪所覆蓋。冰蓋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平均厚度2000~2500米,最大厚度為4800米,它的淡水儲量約佔世界總淡水量的90%,在世界總水量中約佔2%。如果南極冰蓋全部融化,地球平均海平面將升高60米,我國東部的經濟特區將被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距離南美洲最近,中間隔著只有970公里的德雷克海峽。距離澳大利亞約有3500公里;距離非洲約有4000公里;與中國北京的距離約有1200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是由岡瓦納大陸分離解體而成,是世界上第四高的大陸,平均海拔幾十到幾百米。橫貫南極山脈將南極大陸分成東西兩部分。這兩部分在地理和地質上差別很大。東南極洲是一塊很古老的大陸,據科學家推算,已有幾億年的歷史。它的中心位於南極點,從任何海邊到南極點的距離都很遠。東南極洲平均海拔高度2500米,最大高度4800米。在東南極洲有南極大陸最大的活火山,即位於羅斯島上的埃里伯斯火山,海拔高度3795米,有四個噴火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南極洲面積只有東南極洲面積的一半,是個群島,其中有些小島位於海平面以下。但所有的島嶼都被大陸冰蓋所覆蓋。較古老的部分(包括瑪麗·伯德地南部、埃爾斯沃思地、羅斯冰架和毛德皇后地)有一由花崗岩和沈積岩組成的山系。該山系向南延伸至向北突出的南極半島中部。西南極洲北部,即較高的部分是由第三紀地質時期的火山運動所造成的。南極洲的最高處——文森山地(5140米)位於西南極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分布有眾多的淡水和咸水湖池,最有名的是唐胡安池,其湖水含鹽度極高,每升湖水含鹽量均可達270多克,即使是在-70℃,湖水也不結冰。南極洲還有一種表面結冰、湖底高溫高鹽的湖,如較有名的萬達湖和邦尼湖。這種湖,表面結著23米厚的冰,冰下湖水清澈,浮游生物極少,湖水的含鹽量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湖底水的含鹽量往往可以高出海水的10倍。湖水的溫度亦隨深度增加而升高,在全年平均氣溫-20℃的環境中,湖底水溫可高達2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橫貫南極的山脈將南極大陸分為兩部分。東南極洲,面積較大,為一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橫貫南極山脈綿延於地盾的邊緣;西南極洲面積較小,為一褶皺帶,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東西兩部分之間有一沈陷地帶,從羅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爾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大陸平均海拔近幾千米,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最高點瑪麗·伯德地的文森峰海拔5140米。大陸幾乎全部被冰雪所覆蓋,冰層平均厚度有1880米,最厚達4000米以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陸周圍的海洋上有許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全洲僅2%的土地無長年冰雪覆蓋,被稱為南極冰原的「綠洲」,是動植物主要生息之地。「綠洲」上有高峰、懸崖、湖泊和火山。南極大陸共有兩座活火山,那就是欺騙島上的欺騙島火山和羅斯島上的埃里伯斯火山(又譯埃拉波斯火山)。欺騙島火山在1969年2月曾經噴發過,使設在那裡的科學考察站頃刻間化為灰燼,直到現在,人們仍然對此心有餘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分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東南從西經30°向東延伸到東經170°,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包括:利奧波德海岸、凱爾德海岸、科茨地、瑪塔皇太子妃地、毛德皇后地、阿斯特里德公主地、朗希爾德公主地、奧拉夫太子地、恩德比地、肯普地、麥克羅伯遜地、伊麗莎白公主地、威廉二世地、瑪麗皇后地、諾克斯地、威爾克斯地、阿德萊德地、喬治五世地、維多利亞地、羅斯陸緣冰、南極高原、極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南:位於西經50°~160°之間,面積229萬平方公里。包括:南極半島、格拉厄姆地、喬治六世地、埃爾斯沃思地、伯德地、愛德華七世地、彼得一世島、南設得蘭群島、帕爾默群島、亞歷山大一世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大陸海岸線長約24700千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邊緣海與島嶼:南極洲邊緣海有屬於南太平洋的別林斯高晉海、羅斯海、阿蒙森海和屬於南大西洋的威德爾海等。主要島嶼有奧克蘭群島、布韋島、南設得蘭群島、南奧克尼群島、阿德萊德島、亞歷山大島、彼得一世島、南喬治亞島、愛德華王子群島、南桑威奇群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多烈風、降水稀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的風也是獨具個性的。冷空氣從大陸高原上沿著大陸冰蓋的斜坡急劇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風。風向不變的下降風將冰面吹蝕成波狀起伏的溝槽,全洲平均風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風速常達45米/秒,最大風速可達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風力最強和最多風的地區。絕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僅大陸邊緣地區可達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小於撒哈拉沙漠),大陸內部年降水量僅30毫米左右,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空氣非常乾燥,有「白色荒漠」之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的風力,因地而異。一般而言,海岸附近的風勢最強,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東南極洲的恩德比地沿海到阿黛利地沿岸一帶的風力最強,風速可達40~50米/秒。據澳大利亞莫森站20年的統計資料,每年八級以上大風日就有300天,1972年,莫森站觀測到的最大風速為82米/秒。法國的迪維爾站曾觀測到風速達100米/秒的颶風,其風力相當於12級颱風的3倍,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風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幾乎所有降水都是雪和冰雹。極地氣旋從大陸以北順時針旋轉,以長弧形進入大陸,除西南極的低海拔地區以外,這些氣流很難進入大陸內部。但是,在氣旋經過的南極半島末端(包括喬治王島),年降水則特別豐富,可達900毫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多烈風、降水稀少。全洲年平均氣溫為-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50℃左右,寒季氣溫很少高於-40℃,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2℃,是世界上最低的氣溫記錄,於1983年7月21日在蘇聯的東方站被測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每年分寒、暖兩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極點附近寒季為極夜,這時在南極圈附近常出現光彩奪目的極光;暖季則相反,為極晝,太陽總是傾斜照射。南磁極與難達之極南磁極即地磁的南極,1985年南磁極的位置約為東經139°24′,南緯65°36′。「難達之極」是約以南緯82°和東經55°~60°為中心的高地,由於地勢高峻,成為大陸冰川外流的一大分冰線,是難於接近或到達的地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奇觀:「乳白天空」是極地的一種天氣現象,也是南極洲的自然奇觀之一。它是由極地的低溫與冷空氣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當陽光照射到冰層上時,會立即反射到低空的雲層,而低空雲層中無數細小的雪粒又可將光線散射開來,再反射到地面的冰層上。如此來回反射,有時會產生一種乳白色光線,形成白蒙蒙霧漫漫的乳白天空。這時,人視野中的一切景物都彷彿融入濃稠的乳白色牛奶里,完全無法分辨,人會因此產生錯覺,無法分清近景和遠景。這種現象嚴重時還能使人產生暈眩,甚至失去知覺而喪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乳白天空是極地探險家、科學家和極地飛行器的主要威脅之一。乳白天空造成的科考意外事故在南極地區探險史和考察史上極為常見。1958年,在埃爾斯沃恩基地,一名直升機駕駛員就因遇到這種可怕的壞天氣,頓時失去控制而墜機身亡。1971年,一名LC-130大力神飛機的駕駛員,在距離特雷阿德利埃200公里的地方,遇到了乳白天空,突然與基地失去聯繫,一直下落不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乳白天空雖然對人類在南極的活動構成危險,但只要事先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有安全防範措施,也是可以避免的。一旦遇到它隨即繞道躲開;正在野外活動的人和車輛則應待在原地不動,注意保暖,耐心等待乳白天空的消失,或等待救援人員前來營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存在豐富的煤炭資源,煤是古植物經成煤地質作用形成的,由於南極洲冰天雪地的寒冷氣候環境,不可能生長大量的植物,在地質時期中南極洲不在現在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球傾斜在軌道上自轉和繞太陽公轉,在夏至時,地球北半球到太陽距離近,南半球到太陽距離遠,依據萬有引力定律F=GmM/R2,星球引力與星球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在夏至時,地球北半球受到的太陽引力大於南半球;在冬至時,地球南半球 受到的太陽引力大於北半球。在春分和秋分時,地球南北兩個半球受到的太陽引力相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述三種運動引起地球的晃動:地球繞地月質點轉動、地球的章動、地軸的進動。</p><p class="ql-block">地球的晃動,外球將向著太陽引力大的方向滾動,內球將向著太陽引力反方向滾動而地軸傾斜角度保持不變,地球外球的滾動,使原地極位置向著太陽引力大的方向移動,原地球赤道也隨著發生移動,這是地極長期移動成因。</p><p class="ql-block">現在地球的南極洲是隨著地球的外球轉動到達現在的南極位置,南極洲的煤炭隨著地球的外球轉動而到達現在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地球的原磁極位置隨著地球的外球轉動而轉動,這是磁極移動的成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余種。</p><p class="ql-block">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鉑、鈾、鐵、錳、銅、鎳、鈷、鉻、鉛、錫、鋅、金、銅、鋁、銻、石墨、銀、金剛石等。主要分布在東南極洲、南極半島和沿海島嶼地區。如維多利亞地有大面積煤田,南部有金、銀和石墨礦,整個西部大陸架的石油、天然氣均很豐富,查爾斯王子山發現巨大鐵礦帶,喬治五世海岸蘊藏有錫、鉛、銻、鉬、鋅、銅等,南極半島中央部分有錳和銅礦,沿海的阿斯普蘭島有鎳、鈷、鉻等礦,桑威奇島和埃里伯斯火山儲有硫黃。根據南極洲有大煤田的事實,可以推想它曾一度位於溫暖的緯度地帶,才能有茂密森林經地質作用而形成煤田,後來經過長途漂移,才來到現今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於自然環境極為嚴酷,南極洲生物種類十分稀少,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少的洲,尤其是在內陸地區,幾乎不存在自然生命。但是海洋里生物資源卻極其豐富,有大量的海藻、珊瑚、海星、海綿,磷蝦等生物,其中磷蝦是南極洲海域眾多生物(例如魚類、海鳥、海豹、企鵝、鯨等)的主要食物來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生物絕大部分分布在南極半島和沿海地帶及島嶼。海岸和島嶼附近有鳥類和海獸。鳥類以企鵝為多。暖季時,企鵝常聚集在沿海一帶,構成南極地區代表性的景象。海獸主要有海豹、海獅和海豚等。南極大陸沿海為世界重要的捕鯨區。由於捕殺過甚,鯨的數量大為減少,海豹等海獸也幾乎絕跡。南極附近的海洋中還有極多營養豐富的小磷蝦。南極周圍海洋中還盛產磷蝦,估計年捕獲量可達10.5億噸,可供人類對水產品的需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僅有850多種植物,且絕大部分為低等植物,只有3種開花植物屬於高等植物,且均分布在南極半島北端。在低等植物中,地衣有350多種,苔蘚370多種,藻類130多種。植物的品種和數量,不僅不能與其他大陸相比,就是同北極地區相比也相差甚遠。北極地區氣候雖然也十分寒冷,大部分地區屬於永久凍土帶,但氣候也明顯比南極洲溫和。植物種類和數量都遠超南極洲,僅開花植物就有100多種,地衣達2000多種,苔蘚500多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南極大陸的某些岩石和陡坡上發現的一種植物被認為是最低等的植物,它們面北朝著太陽生長。生物學家在大陸的邊緣及附近的島嶼,已經發現約400種不同的苔蘚植物。在南極洲最溫暖的南設得蘭群島以外和南極半島的北部,也發現了兩種粉紅色的顯花植物。在夏天解凍的池塘里,還發現了200種淡水藻類。在雪地上也有藻類生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開花植物是南極洲的稀有植物,僅分布在南極半島北端和南極大陸周圍的海洋性島嶼上。地球上開花植物的南界約在南緯64°,南極半島的北端和某些島嶼剛剛越過了「開花植物線」。</p><p class="ql-block">3種開花植物都是草本,一種是墊狀草,另兩種是發草屬植物,其形態近似於禾本科植物,葉狹長,脈平行,有節、節間和分糵,小穗狀花序。它們對南極環境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生命週期和花期長,屬多年生,通過大量分糵來增加生物量,積蓄能量。有人企圖將它們從南極半島移植到英國的哈利站,但沒有成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儲藏地。南極洲冰雪量佔世界總冰量的90%以上,冰蓋平均厚度超過2000米,最厚可達4800米。如果南極洲冰蓋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將會上升60~80米,世界絕大部分沿海地區都將被淹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30多年在南極進行地球物理調查所獲得的資料和依據板塊構造理論對有親緣板塊拼接的結果證實,南極洲的煤、鐵、石油與天然氣儲量十分豐富。煤炭資源主要存在於南極橫斷山脈,主要形成於二疊紀時期,貯藏深度相對較小。鐵礦主要分布於東南極的因德比地到威爾科斯地之間的地區,但是儲量最大的鐵礦在查爾斯王子山脈,其範圍綿延數十千米,此外,南極洲還有金、銀、鉑、鉻、錫、鉛等多種金屬礦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原是古岡瓦那大陸的核心部分。大約在1.85億年前古岡瓦那大陸先後分裂為非洲南美洲板塊、印度板塊、澳洲板塊並相繼與之脫離。大約在1.35億年前非洲南美板塊一分為二,形成了非洲板塊與南美板塊。大約在5500萬年前澳洲板塊最後從古岡瓦那大陸上斷裂下來飄然北上,於是只剩下了南極洲。東南極洲與西南極洲在地質上截然不同。東南極是一個古老的地盾,距今約30億年。而西南極是由若干板塊組成,在地質年齡上遠比東南極年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於南極高原的比德莫爾冰川是南極洲較大的冰川。流域面積與法國相當的羅斯冰架,為俄羅斯海最南的分界線。位於大陸另一邊的威德爾海,是另一個深入內陸而以菲爾希納冰架為終端的深海灣。菲爾希納冰架向南延伸,與位於極地高原前方而海拔較高的羅斯冰架匯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冕號六層甲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的氣候通常較同緯度的北極區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區。而在海邊,並不像較高的內陸地區那麼冷。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科學家在海岸地區測得的最冷月的平均溫度是-18℃,而在南極點同月的平均溫度是-62℃。1983年7月31日,蘇聯學者在東方站記錄到-89.2℃的低溫,是世界記錄到的最低自然溫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歐洲古地圖依然持續描繪著這塊假想大陸,直到詹姆斯·庫克船長率領船艦決心號和冒險號於1773年1月17日首度橫跨南極圈。庫克航行至距南極海岸121公里(75英里)處,隨後因冰層過厚而返航。儘管庫克又於1773年12月和1774年1月分別再度深入南極圈,但他始終沒有發現南極洲。根據多數組織(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聖迭戈加利福尼亞大學及其他資料來源)記載,人類最早證實看見南極洲可狹義認定發生在1820年,分別由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俄羅斯帝國海軍艦長)、愛德華·布蘭斯菲爾德(英國皇家海軍艦長)及納撒尼爾·帕爾默(美國斯托寧頓海豹捕獵人)三人所見。馮·別林斯高晉在1820年1月27日發現南極洲,領先布蘭斯菲爾德十天,也早了帕爾默十個月。那天,由馮·別林斯高晉和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拉扎列夫率領的探險隊,乘著二艘船艦抵達距南極大陸32公里(20英里)處,發現了冰原。首位證實踏上南極大陸的則是美國海豹捕獵人約翰·戴維斯,於1821年2月7日在西南極洲登陸,不過有些歷史學家對此表示異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兩千多年前,人類對自己生存的地球,遠沒有像今天那樣瞭解。那時只清楚已知的大陸都位於北半球,但古希臘人根據太陽總是出現在南面天空的事實,認為南半球也應該有一片大陸。當時的天文學家、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3年)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假說:地球要保持相對平衡,南北兩端必須各有一塊陸地,而且可能是南重北輕,否則,這個球狀體的世界就會翻來倒去。後來,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希帕庫(?~公元前127年)根據對稱原理提出,如果南半球沒有一塊陸地,地球就無法保持平衡。他把這塊想象中的陸地稱為「南方的大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公元1世紀,羅馬地理學家龐蓬尼。麥拉不僅贊成關於南大陸存在的設想,還指出南大陸的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一樣,因嚴寒而無人居住。公元2世紀,埃及的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托勒密(約公元90年~168年)曾繪制出一幅極富想象力的圖,他在人們熟知的洲區的南方,加畫了一塊跨越地球底部的大陸,並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未知的南方大陸」。他認為南方大陸非常大,幾乎填滿了南半球。這個地圖與現代理解的地圖基本一致。所以,托勒密有「現代地圖學祖師」之稱。在14~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托勒密的地球學著作被重新「發現」,譯成各種文字,一版再版,許多地圖上發現了這塊「假想的大陸」,只是它的位置要比托勒密繪制的更靠南一些,並且它的名字也被改成「南方的陸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世紀起,探險家們紛紛南下去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1772年~1775年英國庫克船長歷時3年8個月,航行97000千米、環南極航行一周,幾次進入極圈,但他最終未發現陸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19年沙俄派別林斯高晉率東方號與和平號兩船,歷時兩年零21天分別在南緯69°52′、西經82°19′和南緯 68°43′、西經73°10′發現了兩個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23年2月英國人威德爾南下到南緯74°15′,創造了當時南下的最高緯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39年12月,由美國海軍主導、1838–1842年美國探險考察隊(又稱「Ex. Ex.」或「威爾克斯探險隊」)旗下的一支探險隊自澳大利亞悉尼起錨、航往南冰洋,發現了一塊巴雷尼群島以西的南極大陸,取名「威爾克斯地」流傳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37年9月~1840年11月法國迪爾維爾曾力圖超過威德爾創造高緯度紀錄未成,但他以夫人的名字命名他於1840年1月19日發現的島嶼為阿德雷地,並命名其沿海水域為迪爾維爾海,後人還以其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種企鵝,即阿德雷企鵝。隨後,英國的羅斯於1841年駛入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羅斯灣,但他為冰障所阻無法到達他預測的南磁極——南緯75°30′、東經15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41年,探險家詹姆斯·克拉克·羅斯穿越羅斯海、發現了羅斯島(二者皆根據他而命名)。他航過一個巨大的冰牆,其後命名為羅斯冰架,是世界上最大的冰架。埃里珀斯火山和特羅爾山分別取名自幽冥號(HMS Erebus)及驚恐號(HMS Terror)。麥卡托·庫柏於1856年1月26日登陸東南極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7年,在歐內斯特·沙克爾頓的獵人探險隊期間,由葉吉沃茲·大衛領軍的小隊完成了第一次攀爬埃里珀斯火山、抵達地磁南極的任務。南極小隊的艱險歸程則由道格拉斯·莫森領導,他在任務完成後轉擔任其他探險隊的領袖,直到1931年退休。另外,沙克爾頓和他的探險隊中的其他三名成員在1908年12月至1909年2月期間達成了許多史無前例的事跡:包括人類第一次橫越羅斯冰架、第一次穿過南極橫貫山脈(經由比爾德莫爾冰川),以及第一次踏上南極高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8年沙克爾頓到達南緯88°23′,離南極點僅約180千米,但由於食品耗盡而折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9年莫森、戴維斯和麥凱首次到達當時為南緯72°24′,東經155°18′的南磁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國的斯科特率領的探險隊先後到達南極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1年12月14日,挪威極地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的探險隊乘著船艦前進號,自鯨魚灣啓程、航上海伯格冰川,是人類首次抵達南極點。阿蒙森的勁敵斯科特探險隊也在一個月後到達南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1772年庫克揚帆南下到19世紀末,先後有很多探險家駕帆船去尋找南方大陸,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帆船時代。20世紀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儘管時間短暫,但人類先後征服了南磁極和南極點,湧現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探險英雄。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英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至50年代中期,人類在南極探險逐漸用機械設備取代了狗拉雪橇。1928年英國的威爾金駕機飛越南極半島,1929年美國人伯德駕機飛越南極點,同年另一美國人艾爾斯沃斯駕機從南極半島頂端飛至羅斯冰架。飛機在南極探險方面為人類宏觀正確地認識南極大陸提供了可靠的手段,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機械化時代。從1957~1958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起至今,眾多的科學家湧往南極,他們在那裡建立常年考察站,進行多學科的科學考察,人們稱這一時期為科學考察時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發現簡史:</p><p class="ql-block">1738~1739年,法國人布韋航海時發現了南極附近的一個島嶼(今布韋島)。</p><p class="ql-block">1772~1775年,英國人庫克船長到達南極附近的南設得蘭群島。</p><p class="ql-block">1820~1821年,美國人帕爾默、沙俄人別林斯高晉和拉扎列夫、英國人布蘭斯菲爾德先後發現了南極大陸。</p><p class="ql-block">1838~1842年,英國人羅斯、法國人迪爾維爾、美國人威爾克斯等先後考察了南極大陸。</p><p class="ql-block">1911年12月阿蒙森等四名挪威人首次到達南極極點。</p><p class="ql-block">1928~1929年,美國人作了幾次南極飛行考察,並建立了「小亞美利加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20年前後,一些獵取海豹的獵人來到南極洲,他們可能就是最早到達南極的人。1895年,比利時的幾位探險家在冰原上度過了一個冬季。1901年,羅伯特·斯科特率領英國探險隊前往南極,但是沒有成功。1911年11月,挪威探險家羅德·阿蒙森成為到達南極的第一人。此後不久,斯科特也帶領探險隊到達南極。但不幸的是,斯科特及其同伴在歸途中全部遇難。1911年12月,挪威阿蒙森探險隊首次到達南極極點。1959年12月,12個國家簽訂《南極條約》並於1961年生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洲無永久居民,僅有一些來自其他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截至2013年,已有十多個國家在南極大陸和沿海島嶼上建立了四十多個常年科學考察站,每年參加越冬的科考人員不到750人,夏季考察隊員也不過2000~3000人。此外,暖季時乘船或飛機到南極半島和羅斯島(麥克默多站)旅遊的人數有幾百人至千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冕號五層客房陽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冕號六層甲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冕號七層旋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座頭鯨是鯨目鬚鯨科座頭鯨屬哺乳動物,又名大翅鯨、駝背鯨、鋸臂鯨、子持鯨。座頭鯨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鯨類,但也是海洋中當之無愧的龐然大物,體型肥大而臃腫,座頭鯨成體平均體長雄性為12.9米,雌性為13.7米,最大記錄雌性18米。體重25~30噸。它的頭相對較小,扁而平,吻寬,嘴大,嘴邊有20~30個腫瘤狀的突起,有趣的是每個突起的上面都長出一根毛,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卻全都沒有毛。鯨須短而寬,每側都在200條以上。背鰭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鯨類那樣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條優美的曲線,故得名「座頭鯨」,也叫「弓背鯨」或者「駝背鯨」。胸鰭極為窄薄而狹長,約為550釐米,為鯨類中最大者,幾乎達體長的三分之一,鰭肢上具有4趾,前緣具不規則的瘤狀鋸齒,其後緣有波浪狀的缺刻,呈鳥翼狀,所以又被稱為「長鰭鯨」、「巨臂鯨」、「大翼鯨」等。尾鰭寬大,外緣呈不規則鉗齒狀。臉面褶溝較少,約14~35條很寬的平行縱溝或稜紋,由下頜延伸達臍部。腹部具褶溝。通常身體的背面和胸鰭呈黑色,有斑紋,腹面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面和胸鰭也呈白色。體包個體變異較大,鰭肢上方白色,尾鰭腹面白色,邊緣黑色。口大,進食時上下頜間特殊韌帶結構可使口張開90度的角度。鯨須每側有270~400片,須板和須毛皆黑灰色。雌獸體後的下側長有一條細長的裂口,終止在肛門附近,據說在繁殖的時候,雌獸就是用它包裹住雄獸的生殖器,來完成交配動作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座頭鯨是有社會性的一種動物,性情十分溫順可親,成體之間也常以相互觸摸來表達感情,但在與敵害格鬥時,則用特長的鰭狀肢,或者強有力的尾巴猛擊對方,甚至用頭部去頂撞,結果常造成皮肉破裂,鮮血直流。它游泳的速度很慢,每小時約為8~15公里,在海面緩緩游動時,就像一座冰山一樣,身體的大部分沈在水下,有時又象是一個自由飄浮的小島,人們在海岸上也能看到它露出海面的身體。游泳、嬉水的本領十分高超,有時先在水下快速游上一段路程,然後突然破水而出,緩慢地垂直上升,直到鰭狀肢到達水面時,身體便開始向後徐徐地彎曲,好像雜技演員的後滾翻動作。它可以鑽入水中快速潛水游動,僅用幾秒鐘就消失在波浪之下,進入了昏暗的深淵。露出水面呼吸時,從鼻孔里會噴出一股短粗而灼熱的一種油和水蒸汽混合的氣體,把周圍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形成一股蔚為壯觀的水柱,同時發出洪亮的類似蒸汽機發出的聲音,被稱之為「噴潮」或「霧柱」。有時它還興奮得全身躍出水面,高度可達6米,落水時濺起的水花聲在幾公裡外都能聽到,動作從容不迫,優美動人。在它的皮膚上不僅常附著藤壺和茗荷等蔓足類動物,而且攜帶著許多有吸盤的動物,加起來足有半噸重之多,然而這似乎絲毫也不影響它的行動和情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座頭鯨的配偶為一夫一妻制,<span style="font-size:18px;">性成熟年龄为5~7岁,</span>雌獸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約為10個月,每胎產1仔。當雌獸帶著幼仔時,往往另有1只雄獸緊跟其後,它的任務是對入侵的其他鯨或小船進行攔截,不過要是遇上凶惡而狡猾的虎鯨時,它就無能為力了。像其它哺乳動物一樣,雌獸用乳汁餵養幼仔,乳汁由乳頭自動擠出,幼仔在水中吸食,幼仔發育很快,每天體重可以增長40~50千克,更令人嘆服的是雌獸在哺乳期間為幼仔的成長提供一切營養,而它自己卻很長時間沒有吃東西了,直到幾個月以後才開始尋找食物。雌獸與幼仔之間也常常是溫情脈脈的,幼仔用兩鰭觸摸著雌獸,有時好像是抓在雌獸的身上。座頭鯨的壽命為60~7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種龐然大物以鱗蝦這種體長還不到1釐米的小型甲殼動物為主要食物的,此外還有鱗魚、毛鱗魚、玉筋魚和其他小型魚類等。它的嘴張開時,其特殊的彈性韌帶能夠使下齶暫時脫落,形成超過90度的角度,口的橫徑可達到4.5米,可以一口吞下大量的磷蝦或較小的魚類,但其食道的直徑則顯得太小,不能吞下較大的食物,這可能就是它只能吃小動物的原因之一。由於越冬期間好幾個月都不進食,為了維持那碩大無朋的身軀所需要的體能,在夏季里便要吃大量的食物,常常可以連續吃上18個小時。由於日照充足,北方冰川地帶的海灣里浮游生物大量滋生,養育了以浮游動物為食的鱗蝦,數量巨大,常常數百萬只群集在一起,因此為座頭鯨提供了極為豐盛的食物來源。</p><p class="ql-block">座頭鯨進食的方法也很奇妙,首先是衝刺式進食法,將下齶張得很大,側著或仰著身子朝蝦群衝過去,然後把嘴閉上,下齶下邊的折皺張開,吞進大量的水和蝦,最後將水排除出去,把蝦吞食;第二種方法叫轟趕式進食法,將尾巴向前彈,把蝦趕向張開的大嘴,這種方法也是只有當蝦特別密集時才適用;第三種方法是從大約15米深處作螺旋形姿勢向上游動,並吐出許多大小不等的氣泡,使最後吐出的氣泡與第一個吐出的氣泡同時上升到水面,形成了一種圓柱形或管形的氣泡網,像一隻巨大的海中蜘蛛編結成的蜘網一樣,把獵物緊緊地包圍起來,並逼向網的中心,它便在氣泡圈內幾乎直立地張開大嘴,吞下網集的獵物。這種捕食方法,同捕魚者用兩只漁船拉曳大型漁網,逐漸迫使魚蝦接近水面,然後一網打盡的情景一樣。當獵物數量稀少時,座頭鯨常常單獨或僅有2~3只在一起覓食,而當獵物數量很多時,便形成8只左右的較大群體,有時不同群體之間還會互相爭食。因此,有時食物的多少、分布和種類,也會直接影響座頭鯨的數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座頭鯨在各大海洋中均有發現,它們分布在從南極冰緣到北緯65度的廣闊海面。這是一個有遷移特點的物種,<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成對活動,性情溫順,同伴間眷戀性很強。</span>它們夏天生活在涼爽的高緯度水域,但是在熱帶或亞熱帶水域交配繁衍。座頭鯨通常每年遷徙路程長達25,000公里(16,000英里),使它們成為哺乳動物中最好旅行者之一。但是生活在阿拉伯海的座頭鯨是例外,它們長年都生活在那些熱帶海域。座頭鯨在東地中海、波羅的海和北極海域未被發現。</p><p class="ql-block">每年進行有規律的南北洄游: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餌,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洄游期不進食。游泳速度較慢。每小時約為8~15公里,常發出類似「唱歌」的繁雜聲音。</p><p class="ql-block">雄性座頭鯨每年約有6個月時間整天都在唱歌,而且其歌聲中敲擊音與純正音的比例與西方交響樂中兩者的比例非常類似。這種龐然大物至少能夠發出7個八度音階的音,但它不是毫無章法地在吼叫,而是按照一定的節拍、音階長度和音樂短語來歌唱。</p><p class="ql-block">研究人員還發現,座頭鯨還十分擅長用一種人類歌唱家常用的「A—B—A」格式來演唱,即先演唱一段旋律,接著進一步闡述,然後再回到稍加改變的原旋律上來。此外,它們還會進行「藝術交流」,印度洋的座頭鯨移居到澳大利亞的太平洋海域後,不出三年時間,澳洲「土著」座頭鯨就放棄了它們的傳統曲目,轉而演唱這些外來戶帶來的新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座頭鯨每年洄游的距離可達上萬英里(16,093公里),但它們從來不會迷路,而且洄游的路線幾乎是直線。它們導航的原理一直深深地困擾著人們。科學家研究發現,座頭鯨可能綜合利用了太陽、月亮及星星來為其導航。</p><p class="ql-block">在英國皇家協會《生物學快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坎特伯雷大學的專家指出,座頭鯨主要依靠「身外之物」進行導航,它們可能結合太陽的位置、地球的磁性和星圖來指引航程。</p><p class="ql-block">科學家曾在16只座頭鯨身上安裝了跟蹤設備,然後利用衛星技術進行跟蹤。這些座頭鯨從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向北游了數千公里,但科學家仍無從得知它們是如何在洶湧的海水中實現如此精確的導航。</p><p class="ql-block">在洄游中,座頭鯨偏離洄游路線不會超過5度。在2003年至2010年間跟蹤的這些鯨魚,儘管受到天氣及海洋水流的影響,但它們幾乎維持了直線,偏離角度竟然小於1度。</p><p class="ql-block">人們一直認為很多動物在進行遠距離遷移時利用地球磁場或太陽方位進行導航。但科學家表示,這兩種方法都無法解釋座頭鯨如此超凡的導航能力,因為地球的磁性變化太大,無法解釋座頭鯨的直線洄游,而在水里也無法找到太陽導航所需的參考點。他們因此懷疑座頭鯨採用了一種組合導航的方式。</p><p class="ql-block">座頭鯨每年夏季在極地水域捕食,在冬季會遷移到溫暖的熱帶海洋,然後在那裡進行交配及分娩。座頭鯨的游動速度相對較慢,具有非常精確的遠距離導航能力,這使得科學家可以按照跟蹤數據的實證分析、探究新的遷移導航系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座頭鯨的大腦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神經細胞,這種細胞以前只在人類、類人猿以及海豚等的聰明大腦中發現過。這表明,座頭鯨等鯨類的大腦也不容小視。</p><p class="ql-block">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解剖學紀錄》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一頭成年座頭鯨的大腦皮質中發現了一種紡錘體神經元,這種特殊神經元以及在大腦中所處的位置均與人類及類人猿類似。座頭鯨大腦中這種特殊神經元的具體功能還不確定,但他們猜測可能與座頭鯨的認知能力有關,比如學習、記憶以及環境識別等。</p><p class="ql-block">另外,座頭鯨大腦的皮質中也有一種類似島狀的神經元結構,研究人員說,這些島狀結構的作用可能是促進腦部神經元之間快速、有效交流。</p><p class="ql-block">座頭鯨屬於鬚鯨類,一般認為鬚鯨類不如海豚等齒鯨類聰明。而研究人員此次將座頭鯨與長鬚鯨以及幾種齒鯨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現,座頭鯨的整個大腦皮質的複雜程度並不遜於海豚。</p><p class="ql-block">上述新發現說明座頭鯨等鯨類可能比人們以前認為的要聰明得多,也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鯨類諸多有別於普通海洋生物的聰明舉止。比如,鯨類具有一套十分複雜的交流技巧,同類之間講究合作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冕號七層甲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進行氣象,冰川、地質、海洋、生物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最廣闊的天然實驗室。到目前為止,已有26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150多個科學考察站。1985年12月,中國考察隊在南極洲的喬治王島建立了長城站,並在水文、氣象和生物學方面對南極洲及其附近的南大洋進行了科學考察。1988年,中國又在南極大陸印度洋沿岸建立了第二個科學考察站中山站。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國宇航局3月7日發佈報告說,宇航局和美國地質勘探局研究人員利用「陸地衛星-7」衛星拍攝的1000多張圖片,繪制出了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洲地圖。這一衛星地圖要比此前的地圖在細節上精確10倍。</p><p class="ql-block">地圖繪制負責人、宇航局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科學家羅伯特·賓茲卡德勒說,這一衛星地圖展現的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南極洲廣闊冰原表面的細節,這次地圖上的很多內容都是以前從未繪制過的。</p><p class="ql-block">美國宇航局、地質勘探局聯合英國南極考察處專門開設了一個網站,將南極洲衛星地圖向公眾開放瀏覽。網站上包含了繪制地圖的原始衛星圖像,南極洲不同地區的「特寫」鏡頭,所有內容均可免費下載,而且一直到今年夏天研究人員將在網站上不斷發佈新的南極圖像數據。</p><p class="ql-block">據賓茲卡德勒介紹,研究人員下一步還將重點對南極冰原之間的乾谷地帶等進行「放大」觀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4年11月20日,中國派出591人組成的南極考察隊,乘「向陽紅10號」考察船首次赴南極建站與考察。1985年2月中國南極長城站在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端落成,地理坐標為南緯62°12′59〃,西經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國東南極考察隊在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國南極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標為南緯69°22′24〃,東經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極點2903千米。2009年1月27日,中國在南極冰穹A建設的崑崙站勝利建成,崑崙站地理坐標為南緯80°25′01″,東經77°06′58″。高程4087米。距離南極冰穹A7.3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1908~1941年,共有7個國家先後對南極洲提出了領土要求。1908年英國首先宣佈對西經20°~50°、南緯50°以南和西經50°~80°、南緯58°以南包括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和南極半島在內的扇形地塊及其水域擁有主權;1923年英國又對從東經160°到西經150°、南緯60°以南的羅斯扇形地區提出領土要求並委託新西蘭總督管理,這也是新西蘭所要求的那塊扇形大陸。實際上英國當時的真正企圖是要將整個南極大陸納入其版圖。1929~1931年由澳大利亞人莫森率領的英、澳、新西蘭聯合考察隊對上述地區進行了考察。接著,英國在1933年代表澳大利亞對南緯60°以南、東經45°~136°和東經142°~160°相當於南極大陸40%的65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和水域提出了領土要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國以他們的探險者最早發現阿德雷沿岸為由於1924年對東經136°~142°、南緯67°以南的一塊狹長地域提出領土要求,1938年又重申並將這塊地域延伸到極點和南緯6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8年德國派測繪船對毛德皇后地一帶進行閃電式考察,在6天半時間內用飛機對毛德皇后地60萬平方千米的地區進行了航空調查與拍照,並每隔25千米空投一顆曲十字金屬標記物。挪威在1939年4月也聲明對東經45°至西經20°之間的地域擁有主權,但既沒向南延伸到極點,也沒有規定其北部邊界的緯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艦艇以凱爾蓋朗島為基地在西南極水域時常出沒攔劫商船和捕鯨船,從而突出了南美大陸與南極半島之間德雷克海峽的軍事意義。為此,智利在1940年宣佈對西經53°~90°之間、南緯60°以南的地域擁有主權。阿根廷於1941年宣佈對西經25°~74°、南緯60°以南的地域擁有主權;他們的依據是南美大陸與南極半島地質上的親緣關係、有效佔領理論以及西班牙原來所宣稱的對南極領土要求的繼承。英國、智利、阿根廷3國對南極提出領土要求的大部分地區相重疊,致使3國之間發生爭論。英國於1947年和1955年為此上訴國際法院,但智利、阿根廷認為南極半島是他們的領土,拒絕由國際法院審理。美國自30年代末開始,為對南極提出領土要求做準備。1939年羅斯福總統即明確指示美國當時進行南極考察的人員在南極多設置一些美國標記物。伯德在其第三次考察時在無人要求的瑪麗·伯德地兩側各建了一個站。美國在1945~1947年間進行了代號為躍進的大規模考察,並在1948年邀請英、法、挪威、澳大利亞、智利、新西蘭、阿根廷7國共同商討南極問題,提出由8國共管或由聯合國托管。但與會國中有6國堅持其對南極的領土要求,會議無任何結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述8國的活動引起了蘇聯的關注。1950年6月8日蘇聯照會上述8國政府,表示不承認任何國家以任何方式對南極提出的領土要求,不承認在沒有蘇聯參加的情況下做出有關南極的任何決定。前蘇的堅決立場以及俄早期探險者(如別林斯高晉)在南極考察史中所佔有的地位,使美、英等8國不得不重新考慮解決南極領土紛爭的途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20世紀40年代,英國、法國、挪威、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新西蘭7國已對83%的南極大陸提出了領土要求。其中澳大利亞、法國、新西蘭、挪威4國互相承認各自的領土要求,阿根廷、智利、英國3國要求的領土互相重疊,各方堅持各自的主權要求,互不承認他方的主權要求;美、蘇不承認任何國家對南極的領土要求,同時保留他們自己對南極提出領土要求的權利。由於對領土要求的紛爭,致使南極大陸成了多種矛盾的焦點。這些矛盾的存在與發展,在客觀上需要制定一個多邊條約以緩解各種矛盾與紛爭。1959年12月1日,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智利、法國、日本、新西蘭、挪威、南非、英國、美國、蘇聯13國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南極條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條約》於1959年12月1日,由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智利、法蘭西共和國、日本、新西蘭、挪威、南非聯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12個國家簽訂,並在1961年6月23日正式執行。其主要內容是: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保證在南極洲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自由,促進科學考察中的國際合作,禁止在南極地區進行一切具有軍事性質的活動及核爆炸和處理放射物,凍結領土所有權的主張,促進國際在科學方面的合作。兩年內,各國都承認此條約,條約有效期為三十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據1961年6月通過的《國際南極條約》,凍結了所有國家南極領土的主權要求,規定南極只用於和平目的,可以說,南極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它屬於全人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於1983年6月8日加入南極條約組織,同日條約對中國生效。1985年10月7日被接納為協商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1999年,南極條約組織有成員國43個,其中協商國26個,非協商國17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1年7月,第24屆協商會議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會議決定將南極條約常務秘書處總部設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繼《南極條約》之後,協商國又於1964、1972、1980年先後簽訂了《保護南極動植物議定措施》、《南極海豹保護公約》和《南極生物資源保護公約》;1988年6月通過了《南極礦物資源活動管理公約》;1991年10月在馬德里通過了《南極環境保護議定書》。《南極條約》和上述公約以及歷次協商國通過140余項建議措施,統稱為南極條約體系。1991年在馬德里通過的《南極條約環境保護議定書》中第25條規定,自議定書生效之日起50年內禁止在南極進行礦物資源活動,從而確保了南極大陸未來50年的和平與安寧,為全面保護南極、科學地認識南極奠定了基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1年10月在波恩舉行的第16屆南極條約協商國會議通過了13項建議備忘錄併發表了南極條約30週年宣言,重申《南極條約》的宗旨與原則:「為了全人類的利益,南極應永遠專用於和平目的,不應成為國際紛爭的場所與目標。」宣言建議1991~2000年為國際南極合作1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條約組織非聯合國機構。在1983年的聯合國大會上馬來西亞等國提出將南極問題列入聯大議程,主張南極是全人類的共同遺產應由聯合國管理,但遭到南極條約協商國的一致抵制,因此儘管南極問題自1983年以後一直列在聯大議程內,但未取得進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簡稱SCAR,隸屬國際科聯,是專門組織、協調南極科學研究的國際性學術組織。SCAR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以促進南極條約協商國成員國之間及其他國際學術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大會期間還舉行生物、地質、冰川、氣象、高空大氣物理、大地測量與製圖、人體生理醫學等學科的分組學術討論會和南大洋生態與生物資源、海豹等方面的專家組會議。SCAR自1958年成立至今召開過21次會議。1991年SCAR在德國不來梅舉行大規模的南極科學大會,回顧、總結了30年來在南極研究方面各重大學科取得的進展。SCAR最重大的研究課題是「南極在全球地圈-生物圈計劃中的作用」。SCAR現有21個正式成員國和7個非正式成員國。中國在1986年6月舉行的第19屆會議上被接納為正式成員,並參加了第19屆以後的各屆會議。中國也成立了與國際SCAR相對應的中國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統一協調全國的南極科學研究工作。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為該委員會主任。中國極地研究所所長董兆乾在第21屆SCAR會議上當選為副主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從1980年起派科學家到外國南極考察站同外國科學家一起開展南極科學研究,並於1985年2月20日在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上(南緯62°13′、西經58°58′)建成了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後又在1988年底選定南極大陸另一端的達拉斯曼地區南緯69°22′、東經76°22′處建立了中國第二個南極考察站——中山站。從 1984年起,中國已多次派出了考察隊。自第五次起,考察隊兵分兩路,一路奔向長城站,一路奔向中山站。中國在兩個站上進行的主要考察項目有:地球物理、生物、地質、冰川、環境、氣象、高空大氣物理、人體生理醫學等。1989年7月27日,由中、法、美、蘇、英、日6國各1名隊員組成的1990年國際橫穿南極探險隊從南極半島出發,沿著過南極點、東方站最後到達和平站的最長路線,開始了僅靠狗拉雪橇和滑雪板橫穿南極大陸的征途,歷時219天,行程5986千米,1989年12月11日經過南極點時曾發表《南極宣言》,1990年3月3日國際橫穿南極探險隊勝利到達終點。南極洲是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大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5月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放射性氪同位素技術成功鑒定出南極最古老冰的年代,達12萬年,借此追溯歷史記錄更久遠重建地球氣候,進一步瞭解引發地球進入冰河時代轉變的機制。研究人員表示,重建地球氣候溯回150萬年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冰河時代頻率的變化發生在所謂中更新世的過渡。在過去的80萬年,地球被認為是以每10萬年左右的時間進入冰河時代,但有證據表明,這種轉變在那個時候之前的發生頻率是每4萬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5月12日,美國研究人員警告說,南極西側的冰蓋已經開始坍塌,而且這一過程「不可阻止」。受其影響,全球海平面可能會大幅上升,200年到1000年後,多個低窪沿海城市或將消失。</p><p class="ql-block">美國航天局與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地球物理通訊》雜誌上報告說,通過分析1992年至2011年測得的衛星雷達數據,他們發現,南極西側位於阿蒙森海處的6個冰川正在快速融化,融化速度甚至超過了多數科學家的預計。一旦這些冰川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2米。</p><p class="ql-block">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教授埃里克·里尼奧說:「南極西側冰蓋中的大部分冰川正以一種不可逆轉的狀態消退,這個冰蓋已經跨過了臨界點,走上了(坍塌的)不歸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據發表在《冰凍圈》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研究人員在南極洲的新降雪中首次發現了微塑料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地時間2023年2月16日,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報告,2月13日南極海冰面積縮減至191萬平方公里,為1979年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同時法新社援引該機構發佈的聲明報道,鑒於南極目前處於夏季,今後幾周內還會有海冰融化,南極海冰覆蓋面積或進一步減少。之前南極海冰最小面積在2022年2月25日錄得,當時為192萬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於海冰為海水凍結,南極海冰面積減少不會引發海平面上升。但海冰面積縮小令更多處於南極冰原邊緣的冰架直接暴露於海浪和溫暖環境下,這部分冰架融化或脫落會引發海平面上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衛星數據顯示,過去約40年中南極海冰面積變化較大,但近年來呈現越來越小的趨勢。同時,南極海冰面積冬夏兩季差別巨大,冬季時南極浮冰面積至少達1800萬平方公里。研究人員認為,南極海冰面積的變化由複雜原因所致,不能簡單歸結為全球變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上緯度最高的洲:南極洲最高緯度達南緯90°,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洲。(吉尼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一項發表在英國《南極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顯示,科研人員首次在南極洲發現了琥珀。這表明在大約9000萬年前,南極洲的氣候條件允許能夠產生樹脂的樹木生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極點,是地球表面非常特殊的一個位置,它是地球上沒有方向性的兩個點之一(另一個點是北極點),站在南極點上,東、西、南三個方向完全失去意義,只有北方一個方向;在南極點,太陽一年只升落一次,有半年太陽永不落,全是白天,太陽在離地平線不高的地方繞南極點一圈一圈地轉,一直不落下,又稱「極晝」,有半年見不到太陽,全是黑夜,又稱「極夜」。南極點上的時間採用的是新西蘭時間,即東12區的區時。</p><p class="ql-block">南極點終年被冰雪覆蓋,冰雪厚度達2000米,海拔高度為2800米;氣候異常惡劣,年平均氣溫為零下48度,夏季平均氣溫為零下25~30度,有記錄到的最高氣溫為-12.3℃。冬季平均氣溫為零下55~60度,有記錄到的最低氣溫為零下82.8℃,年平均降水量3毫米。南極點並非是南極冰蓋的最高點,覆蓋在南極點上面的冰雪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移動,因此,科學家每年都要重新標定一次南極點的最新位置,立上標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7年,美國在南極點的冰蓋上建立了一個永久性的考察基地,並以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阿蒙森和隨後而來的斯科特兩人的名字,命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站上所需物資和人員往來都從美國在羅斯島上的麥克莫多站用大力神飛機運輸,至今已經有3000多人到達過南極點。</p><p class="ql-block">每年有30人左右在這裡越冬。阿蒙森-斯科特站建有4270米長的飛機跑道、無線電通訊設備、地球物理監測站、大型計算機等。可以從事高空大氣物理學、氣象學、地球科學、冰川學和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p><p class="ql-block">又被世人稱為「死亡地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於地球自轉的原因,北極點和南極點始終處在不斷的移動之中,這種移動叫做極移。極移範圍很小,經觀測,1967年~1973年間,地極移動僅15米左右。</p><p class="ql-block">目前南極點附近的冰層每年大約向西經43°方向塑性流動10米左右。因此,科學家每年都要用GPS系統測定一次南極點的準確位置。由於南極大陸特殊的氣候原因,每年在南半球夏天,美國南極考察隊都會來到南極點,通過精確測量,獲得新的南極點。</p><p class="ql-block">南極點的標誌是一個立柱上的金屬球。這是個地理的極致,既無方向,亦無時間,完全類似於數學矩陣計算中的奇點。而真正的極點則是每年12月31日精確測定,今年的真極點標離象徵性極點金屬球標僅幾十米遠。由於極點地區的冰蓋每年向西經43°方向移動10~20米,因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歷年的極點標似乎排成一長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羅納爾·阿蒙森,男,挪威探險家,1911年12月14日成為踏上南極點的第一人。羅納爾·阿蒙森登陸南極點,為人類南極科考夢想奠定堅實基礎。</p><p class="ql-block">羅伯特·法爾孔·斯科特,男,英國海軍上校、探險家。1912年1月18日,他和同伴們艱難踏上目的地南極點,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二支抵達這裡的探險隊,卻悲劇性地將自己的理想連同生命一起留在無邊無際的冰原。斯科特一行人的遺體及其日記在1912年11月被發現。</p><p class="ql-block">作為人類征服南極點壯舉,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的故事將永遠被銘刻在南極探險的英雄史上。</p><p class="ql-block">1989~1990年,由中、美、蘇、法、英、日六國南極考察隊員組成的國際橫穿南極大陸考察隊,歷時7個月又一次把人類的腳印留在了南極極點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勇峰:2003年12月,徒步一緯度到達南極點。</p><p class="ql-block">次落:2003年12月,徒步一緯度到達南極點。</p><p class="ql-block">劉建:2003年12月,徒步一緯度到達南極點。</p><p class="ql-block">王石:2003年12月,徒步一緯度到達南極點。</p><p class="ql-block">張梁:2005年,徒步120公里抵達南極點。</p><p class="ql-block">魯曉華:北京時間2011年1月7日4時40分,徒步一緯度到達南極點。</p><p class="ql-block">曹竣:北京時間2011年1月7日4時40分,徒步一緯度到達南極點。</p><p class="ql-block">黃春貴:北京時間2011年1月7日4時40分,徒步一緯度到達南極點。</p><p class="ql-block">馮靜帶隊的“行則將至”遠徵隊:當地時間2020年1月25日11時18分,歷經80天,行走了1800多公里抵達抵達南極大陸的幾何中心,Pole of Inaccessibility——難抵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資料來源:法國奢華探險郵輪公司龐洛郵輪PONANT旗下姐妹船系列北冕號 互聯網</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