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茫茫,顾其星

杨立

天还没冷,还在11月初,去了一趟宋剑湖,想去看那里的芦苇荡,看芦花白的风景,可是没有看到。记得多年前,第一次去宋剑湖的时候,曾看到有一大片芦苇在湖边,一条小路进去,四周全是芦苇,人淹没其中,静静的有一种原始的感觉,可算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地方,那时深秋但还没下霜,第二次去,用网围着不让进,这一次去,那一大片芦苇不见了,只见到湖边零零散散有一丛丛长着,不成片,芦叶还是青青的,有些失望,在常州,哪里能找到大片大片有芦花的芦苇荡呢。<br> 诗经中那种诗意般的“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模样,常州有还是没有?我渴望能见到。去年秋冬,在森林公园,高铁生态园看秋景,看红叶,今年換个主题,去寻找芦花放芦花白的景色,心想不知能否有,并能找得到。<br> 地处江南水乡,总会有吧。秋冬以来,去了常州好多地,总有一个心意,要看到芦苇荡的样子才“心瘪”。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看到了,看到了!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吧。<br> 那天,是个多云天,薄薄的云层几乎遮住了整个天空,太阳时不时露个脸,很快又钻进云里,像是在逗你玩,又像是在捉迷藏,地面上一瞬间的阳光照过,又没了,变化着色调,阴的多阳的少。<br> 有几年没去淹城了,先是在景区外面转转,又进景区看了淹君狩猎的群雕,就继续往里走,进了春秋淹城遗址,三水三城的格局还在,所谓“城”,只不过是土坡而已,毕竟那是春秋时期的遗迹,绕水走了一程,过桥到了内城河与子城河之间的路上,有木栈道在河道上,水被抽干了,露出了淤泥,残荷的茎叶,都给清理得几乎没有了,几只白鹭扑腾着翅膀飞过,<br> 继续往前走,眼前一亮,见到了芦苇荡,越走所见芦苇越多,就在眼前,高高的绿树在对岸,河道中浅棕色的芦苇已经枯萎,密密匝匝,白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路边有牌子,上面赫然写着“蒹葭道”三个字,终于见到了我心目中的场景,大喜过望!<br> 没有水,但见不到河底,全给芦苇盖住了,天空还是那样,只是太阳低了许多,在树梢处的云层里穿行,不时有冷风吹过,带来些许寒意,倒更增加了芦苇的摆动,更好看了,还有“沙沙”的响声。<br> 有园林工人在清理枯掉的芦苇,将其砍下,一梱梱堆在河道上待运走,工人们脚踏淤泥,劳作辛苦,大概明年春暖时,又会有新的芦苇嫩芽冒将出来,成为全新的景象,我想象着那春天到来时,芦芽钻出水面的样子,一定又是另一番美不胜收的画面。淹城游玩那一天是12月13日,没有白来,看到了蒹葭苍苍的景色,这是我今年秋冬以来最大的收获,终于被我找到了,心中有一种“成功”的兴奋,美滋滋的,被美景感动了的感觉。以后,我还会再来,看这里四季的变化,一定会有新的收获。<br><br> 我喜欢这里的景像,欣赏这怆然凄凄,静谧灵动的场景,蒹葭道上踱步慢走,独自想着,想那诗经中的意境和情调,远古的人见到的也大概是这样吧,可能那气势还要大许多,古人吟出了诗经里的句子,虽还没有到诗词的成熟阶段,还是四字一句的话,但那是发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赞叹,兮!矣!的感叹,那是多么美好的意境啊,现在的人还能有那种心境吗?<br> 芦花,似花非花,似雪非雪,茫茫苍苍,寒风中萧萧瑟瑟,霜露中迷迷朦朦;野花野草天涯,淡云谈月苍茫。忽然间,那白鹭腾空飞向远处,似“鹤鸣九皋(沼泽),声闻于野”,怎不叫人感叹。<br>  古人多有芦苇诗句,杜甫有诗曰:<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摧折不自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风吹若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暂时花戴雪,</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处叶沉波。</div><br> 古画中也常以芦苇作画,与雁同作“芦雁图”。鸿雁是候鸟,秋寒南飞去,春暖北归翔。秋天南飞时,当年的芦苇还在,“天河霜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秋飞的大雁,常常栖息于芦苇丛中过夜,“月照征途风送爽”,“暂安此身于此地,芦苇丛中稳稳睡,明日起早上路飞,路途漫漫总能到”。雁儿飞走了,芦苇经过寒冬严相逼,枯萎了,沉入水底,不见了踪影,春风吹来,水温渐暖,雁儿北归时,见到的是新的芦芽长出,新的生机重现。<br> 常州竟还有这样的好地方,许多常州人还不知道吧,芦花茫茫。</div> 春秋淹城蒹葭道上: 子城河上: 别处见到的芦苇: 芦雁图:<br>常州人吳青霞中国画芦雁图:<br> 石涛画作(局部): 冬天的芦苇,一抹苍凉,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芦苇在寒风中挺立,书写着生命的传奇,沙沙的芦苇声,是大自然奏响的乐章,是大自然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