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朴源” 品味鄠邑美食 传承面食文化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名校+” 大教研活动

高新教育•45小

<p class="ql-block">  12月24日,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名校+”劳动教育教学研讨暨大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p> <p class="ql-block">  高新第二学校“名校+”成员各校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一阶段由四十五小刘力老师、余芬娟老师、田颖三位老师分别带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向“筷”乐出发</span>》、《识五谷 认农具》、《<span style="font-size:18px;">炊具的前世今生</span>》劳动理论课程。</p> <p class="ql-block">  《向“筷”乐出发》通过课堂讲解、视频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主要介绍了中果传统的餐桌礼仪,传统筷子的意义使用等</p> <p class="ql-block">  《识五谷 认农具》利用图片、实物展示以及实地参观农耕展馆等形式,带领学生认识了常见的五谷杂粮以及和它们相关的劳作农具,并详细讲解了它们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收获、制作等。</p> <p class="ql-block">《炊具的前世今生》在民俗展馆展示了从古至今各类炊具的演变过程,从原始的石器、陶器到青铜器、铁器,再到现代的不锈钢炊具和高科技智能厨具,让学生了解到炊具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紧密联系。</p> <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由四十五小赵娜、赵红茹、严毅乐、王晓霞四位老师带来劳动实践课程,鄠邑传统面食:大肉辣子疙瘩、摆汤面、户县软面、疙瘩拌汤的制作。</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鄠邑传统美食的传统渊源及制作流程,并动手实践操作</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落实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下的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实践育人的独特优势,最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