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古城,一座有千年历史的中国最西部城市

陇南人余松敏

喀什古城,位于南疆,一座有千年历史的中国最西部城市,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重镇,感受西域风情和独特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东门,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6点都会举行开城和闭城仪式,有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他们用热情洋溢的歌舞,盛情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游客也会参与其中,且歌且舞,快乐无穷。<br> 阿凡提的故事,幽默风趣,家喻户晓。阿凡提是智慧的象征,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头戴小帽,手拿热瓦普琴,边走边弹,骑着小毛驴,游走四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古城经过改建,整洁干净。路口硕大的铜壶,是喀什古城的标志,古城内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虽然造型有差异,但形式大同小异。铜壶站立街头,热情地欢迎四方来客。 新建的楼房,给古城增添了现代化的味道,路口民族特色浓厚的拱门,显示了这里是西域古城。 古城内阿热亚路的土陶展览馆,门口是土陶墙,琳琅满目的陶器让人赞叹不已。土陶被称为“泥巴艺术”,器型主要以碗、碟、盘、壶、罐等生活器具为主。 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和小商品,适合各种喜好的游客把他们带回家。 古城内有很多街巷售卖手工艺品,汇聚了维吾尔族传统的铜器、玉石、木雕、土陶等手工艺品,每一件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古丽裁缝店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帽子,色彩艳丽,做工精细。 喀什古城的汗巴扎,意为“国王的集市”,以前是一个销售布匹的市场,现成了一个著名的美食街,提供各种美食,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用‌。<br> 汗巴扎的游客如潮,挤满街巷。两边的美食商户,忙于接待游客。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如果到了新疆不到喀什游览,那就太遗憾了,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喀什古城的宣传用语,古城的街边墙上,把这句宣传用语装饰成了打卡景点。<br> 古城的西域风情浓郁,高耸的伊斯兰教青真寺宣礼塔,供游客骑行的骆驼,展示了古城的西域特色。 重新规划后的古城,分片分区,功能明确。有些街巷可以设摊,有些街巷则不被允许。但房屋建筑都是一样的充满民族色彩,外观加以额外的装饰。 喀什古城艾特莱斯非遗馆,古城的一个网红打卡地。艾特莱斯是一种传统的手工织锦和丝,在维吾尔族文化中,是个美得让人心醉的服饰衣料,艾特莱斯的制作工艺,是千年之前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老传统技艺。馆内有很多艾特莱斯纹样的文创产品,游客可以穿着体验或购买。<br> 柱子巷,巷子的两旁竖着颜色漂亮形状各异的木头柱子,像似两排笔挺站立的卫兵。这些立柱,原是古旧的老屋房柱,如今作为街边装饰,风格独特,别有情趣。<br> 喀什古城的油画街,商贩的摊铺都有油画售卖,可能是销路不好的关系,除了油画,还售卖冰箱贴及其他小工艺品。 阿热亚路的坎土曼巴扎铁业社,是喀什传统铁器的时代记忆。坎土曼是新疆广为使用的一种铁制农具,简单而不失智慧。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一些传统铁器逐渐成为手工艺品。铁业社也顺应时代变迁,转型升级为纪念展馆和旅游打卡地。 铁业社内的艺术纪念墙和摆台上挂满了制铁工具,巨大的坎土曼是典型的代表。以前生产所用的砂轮、剪刀、手钳等工具,记载的不仅是铁器的制作工艺,更是承载着铁器制作匠人留下的难忘岁月,成为各地游客了解喀什铁器及其手工艺发展传承的窗口。 路边的一家铜器加工铺,名为“父亲铜器加工部”,手艺祖传,据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祖孙守着铜器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件件铜器成为古城人家的实用炊具、茶具,也有的成为天南海北游客馈赠亲友的新疆礼物。 喀什古城,巷道众多,曲径通幽,走大路一般不会迷路。走在小巷时,一定要注意看脚下的砖,记住口诀“四角砖,死胡同,六角砖,路路通” 不然很容易迷路。因为在喀什古城,小巷的六角形地砖,寓意四通八达,可以通向喀什古城任何一条主干道。而平铺横向的砖,寓意前面是死胡同。 古城的浪漫巷,色彩斑斓,黄色、红色、蓝色搭配得特别显眼,营造出了浪漫的氛围。 浪漫巷,本是年青人的网红打卡地,现在我们也来凑热闹,在古城浪漫一回。 喀什古城墙,为1838年修建的喀什古城南门遗址,当年是军事防御建筑,喀什古城的守护者,1933年在军阀混战中受损,1956年被拆除。喀什古城作为旅游城市,为呈现历史遗迹,象征性地新建了半截城门。 高台民居,是比喀什古城更古老的维吾尔族古代民居。政府将原有民居整体改造后,打造成新的旅游景区,图为景区高大上的大门。 原有的以生土建筑的民居,层层垒筑的黄泥房子,高低错落,不拘一格。在整体旧城改造后,留存建筑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为适应旅游需要,房屋用途多为商用,屋名商铺名也文艺化了,图中的商铺名为“半个月亮爬上来”。 漫步在曲折蜿蜒的街巷中,欣赏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的精美细节,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虽然已经不是原先的原汁原味的高台民居了。 景区特意打造的铁匠铺,所有的铁匠铺用具一应俱全,因为只是展示性质,所以不会生火,真实打铁。 铁匠铺附带售卖小工艺品,虽有点不伦不类,但多少能感受到西域特有的人文气息和烟火气。 高台民居原有的过街楼和街巷拐角。景区内,随处可见尚未改建完工的民居,改建工作任重而道远。 各种新颖的旅游业态在景区内基本齐全,西餐厅、酒吧、各类饮食、剧场、图书馆、商铺、民宿、作坊等等,但多了人工雕琢的痕迹,少了原有民居的古朴。 站在旧城的高处,四周透露出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痕迹的老旧建筑,无序的高低错落,古朴典雅。尚有不少的危旧房片区,等待着启动改建,可能是资金的问题,没看到有继续动工改建的迹象。 旧城改造后的高台民居,是否能带动当地居民的旅游增收,目前看来还是未知数。 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分为“大门”、“宣礼塔”、“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七部分,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古建筑群,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寺内外殿有140根雕花木柱,成网络状排列,工艺精细,装饰古朴典雅。大殿的墙上还挂着和田纯手工羊毛挂毯,是无价之宝。 香妃园,内有“阿巴和加”的家族墓地,葬有5代72人,其中著名的当属“香妃”,故此地亦称“香妃墓”。家族墓地名的正式名称为“阿巴和加麻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有一位出生在新疆贵族家庭的维吾尔族妃子,叫容妃,54岁病逝,被安葬在清东陵裕妃园。喀什容妃故乡的香妃墓为衣冠冢。1979年,清东陵的容妃墓发现被盗。 传说香妃身上有一种奇香,被人们称为香妃。香妃园内的香妃戏蝶雕塑,灵动传神,演绎了民间传说中的故事。 香妃园,如今按皇家陵园建设。宝月楼,原为香妃在北京的居所,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把宝月楼改作中南海的南门,称为新华门。新建的宝月楼,借用了香妃原居所的名称。 宝月楼高度还原了假想中的香妃和乾隆的生活场景,仿佛让人穿越到了那个年代。 香妃园,除了香妃墓,本无任何历史遗迹。出于对香妃美丽传说的纪念,“快乐香妃园、爱情打卡地”,成为让你深入了解香妃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喀什地区独特的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场所。 站在宝月楼上,可以看到远处的“阿巴和加”的家族墓地和香妃墓。 香妃墓始建于1640年,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古老的陵墓建筑。陵墓四座柱塔,由绿色琉璃砖贴面,间以黄蓝二色瓷砖镶嵌,瓷砖表面绘有彩色图案,展示了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精华。<br> 香妃墓前新建了镜池,能看见水中陵墓的倒影,两侧鲜花盛开,为墓地增添了香艳的氛围。似乎是中国版的“泰姬陵”,只是小了很多。 香妃墓旁有陵墓的附属建筑,高低礼拜寺,加满清真寺和讲经堂,高礼拜寺的地基比低礼拜寺高出1.5米,据说用于为死者净身、停尸及举行葬礼仪式‌。 高低礼拜寺始建于1873年‌‌,礼拜寺的大门,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br> 高低礼拜寺的讲经堂,木柱顶天立地,十分壮观。 伊斯兰教风格的廊柱,西域风情浓厚,仿佛在国外。 耿恭祠,始建于清代(1880年)‌‌,为纪念汉代曾保卫喀什古城的大将军耿恭而建,位于喀什古城东北角的城墙之上。耿恭祠1956年因地震毁坏,2022年复建。<br> 耿恭祠前,是观赏喀什古城的一个独特视角,新城和老城,均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客面前。 喀什博物馆,1995年建成,2021年新馆对外开放,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丝绸之路历史文物精品展》 博物馆内,北朝三耳压花陶罐是镇馆之宝。陶罐宽盘口,近似喇状,高束颈,贴塑带状三耳,耳顶与口沿底部贴塑有人头像,溜肩,孤腹下缓收,小平底,肩至腹刻划花草纹,腹部一周有十个不同形态的人物头像。这件珍品从佛教文化遗存亚吾鲁克遗址出土,展现出北朝时期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春秋铜鍑,出土于疏附县霍加阔纳尔遗址,为春秋战国时期,游牧民族的生活用具。器形圆口平折沿,弧形腹部,喇叭身,高足,环形双立耳,腹部有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洞。 买买提的老房子,是巴依老爷的家‌。巴依老爷在新疆是指当地的地主或贵族,他们在清朝时期不仅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农奴,还建造了气派的宅邸。买买提的老房子,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保留了传统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br> 巴依老爷家‌的大门,木料结实,雕花绚丽,高大气派,符合巴依老爷的身份。 走进充满历史感的巴依老爷家,庭院式的民居,房间高低错落,二层楼阁层次丰富。 这里是以前的巴依老爷住的地方,房间的布局,尽显巴依老爷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风情。 整个居住空间划分清晰,特色鲜明的维吾尔族风格门窗,显示了巴依老爷富裕的财力,门口新修复的老爷座椅,游客坐在上面,可以体验巴依老爷的舒适享受。 这是一座有故事的民居,二楼的晒台上,堆满了农具,沧桑怀旧。坐在这里,是聆听喀什历史的绝佳场所。 打开窗户,又是一番天地,外面的空间更精彩。 一楼,巴依老爷的会客室,宽大明亮。地毯上,摆满了枣、杏、葡萄、核桃等各色干果。 巴依老爷的餐桌,也展示了主人家的奢华。 这里也是巴依老爷家的餐厅,长桌可以容纳十几人就餐。 老爷家的院子,柱廊宽阔,廊下挂着两个鸟笼,日子悠闲,情趣十足。 新疆民族乐器村,位于疏附县,距离喀什市区约有20分钟的车程,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之一,有150多年的乐器制作历史。 民族乐器村现已成为旅游景区,乐器制作工坊里,有艺人正在赶制顾客的订单。 莫尔寺遗址,位于距离喀什市区东北约30余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始建于公元3世纪,公元10世纪后逐渐废弃,尚存一座上部呈半圆的土塔和一座由覆斗形高台所组成的佛寺,当地人称之为莫尔佛塔。据考古学家考证,它是千余年前疏勒国佛教徒的建筑杰作。 莫尔佛塔气势雄伟,高12米多,是一座巨大的古代佛寺遗迹。佛塔由卵圆形的塔身和覆斗形的高台构成,塔身用麦草调和黄土脱出的方形和梯形土坯砌成,有3层方座,由下至上一层比一层小。据史料记载,莫尔佛塔是西域境内最早的佛塔之一。<br><br> 2024年5月31日—6月3日旅游<div>2024年12月24</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