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故乡地处奉贤西北角,人称“奉贤西北利亚”、偏僻、落后、闭塞。那时,肖塘到故乡没有公路、需步行。后修了一条简易公路;下面铺三和土,三和土上面盖一层石子、再撒上一层细石子。时间一长,路面下陷、满是坑坑洼洼。 </p><p class="ql-block"> 后修建了大叶公路、路况改观了许多。大叶公路,东西走向;起始于南汇的大团,终至于松江的叶榭。有路无公交车、直到九十年代故乡才通公交,可见故乡交通的落后。</p><p class="ql-block"> 闵行有轮船公司,很早开设了往返闵行与浙江平湖的航线、人们称之为“平湖班”。从故乡小镇擦肩而过的新沙港,南北流向、朝北与黄浦江相联。七十年代,开设了闵行至邬桥(故乡小镇)的专班、极大方便了故乡人的出行。</p><p class="ql-block"> 新沙港在小镇东街尽头处,河上造了桥。河西桥脚根建有水桥;老沙港边有石水桥,整块的黄石板组成台阶、直达河边。新沙港上的水桥马鞍状;水泥板的台阶。下落一定高度,水中竖着四根水泥桩、上面搁有一块硕大的水泥平板。平板南北两侧有下行的水泥板台阶;船可停靠在水桥外侧卸货、起货。镇上乡人可蹲在两侧水泥板上淘米洗菜、汰衣裳。涨了潮,水位升高。水桥内侧与外侧一片汪洋,增加容纳量。</p><p class="ql-block"> 岸上造了一间候船室,供乘客等轮船用。居委派了梁英负责卖票。她,故乡人称她为“梁同志”。高个、身材匀称,相貌娇好。上海市区人,据说解放前她是百乐门的舞女、不知为何落脚来故乡。</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梁同志市区口音未变,开口闭口“阿拉,阿拉!”她,热情、待人随和,在故乡知名度极高。但见她,肩揹着白色帆布小方包、拉在胸前。收好钱、递上一张票,忙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通航,成了故乡的一件盛事。乘船去闵行的,前来看新鲜、看热闹的。乡人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桥上、岸上人头攒动、人满为患。故乡人尝尽出行不便的艰辛,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几十年总算有了代步的轮船,故乡人难抑心中的激动。</p><p class="ql-block"> “来了!来了!”远方传来阵阵汽笛声,人海掀起骚动。一个个睁大着双眼,目光齐刷刷注视着前方。远处的黑点,渐行渐近、乡人迎接着轮船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船过新沙港桥,轮船开始调头。船头、船稍早有水手站立。一个个手持着竹篙,东撑撑、西点点。水位高好弄,扳好舵即好调头。水位低难弄,船头直抵浜岸,慢慢推进调向。费尽周折、才能如愿。</p><p class="ql-block"> 船头稳靠在水桥边,搁上跳板、即可放客。一船员站在甲板上收票,乘客入舱坐好。船舱宽敞,置几排座位。左右两侧开排窗,外面景象一览无遗。</p><p class="ql-block"> “鸣!”地一声长鸣,轮船启航了。机器轰鸣,大功率的推进器搅动着河水。轮船在水中犁开了深深水道,船头劈浪,湍流在轮船两侧急急向后流去。骇浪不停地扑打着浜岸,水花溅起、落下,好似天真的顽童争先恐后亲吻故乡的香土一般。</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个子不高、削瘦。面貌清秀,近视眼、戴一副眼镜。柳眉墨黑、肤色白皙。落脚处未定,来回奔波、溢漾疲惫。但,不失上海市区女性持矜的特质。</p><p class="ql-block"> 她跨进我的家门,在长凳上落座。从包里取出钢笔与信笺,伏案疾书。我不能凑上去探头观看,揣测必是有什么要紧之事、急着要给什么人诉说。那时我不知她的背历,不知来到故乡的目的、不知办什么事。</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乘车从市区到闵行,多从闵行乘轮船来邬桥。有需求,她必来我家稍歇。</p><p class="ql-block">作者:陆剑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