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为诸多缘由,近两年未能归乡。冬至之际,借扫墓之机重游莆阳古城,在衙后旧邮局邂逅了莆田知青文化博物馆,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p> <p class="ql-block">全国知青文化博物馆众多,莆田这一座虽规模不大,却因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李庆霖给毛主席的一封信而独具意义。</p> <p class="ql-block">衙后,即县署衙门之后,又名县后巷,东西绵延约二百米,自“鳌石头”至“社衙头”。西端部分古民居在旧城改造中被拆除,壶社诗人陈元璋故居、篆刻家游定远的碧藏楼、张氏清代旧居等已不复存在,唯有东段两侧的民居保存完好,近年修缮后重现古街风貌。衙后中段北侧有两座建于清代的中西合璧四间厢红砖小洋楼,至今保存完好,其主人是莆田近代著名人物吴台。其中一座小洋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莆田县邮政局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吴台,字星夫,号幼山,一生横跨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是个传奇人物。他与张琴、关陈謩、林翰同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被誉为莆田“四才子”。关陈謩与张琴分别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十年(1904年)中进士,而吴台在废科举后考入大清法律大学堂攻读国际法。辛亥革命后,他出任国民政府会计核算司行走,后转任外交部总务厅科长兼庚子赔款清华大学基金保管委员会主任,1916年被派驻朝鲜仁川领事馆领事、汉城总领事馆领事,1927年调任外交部国际司帮办,次年回莆后积极参与慈善和教育事业,倡建惠儿院。1934年,他出任国民政府司法部文化司长。抗战爆发后,随国民政府辗转武汉迁至重庆;抗战胜利后返回南京,1948年退休回家。新中国诞生后,他当选为福建省政协委员,并受聘为省文史馆馆员。他的一生充满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教育、文化事业的持续关注。</p> <p class="ql-block">20世纪70年代中期,莆田县邮局迁址,衙后邮局从此废弃。然而,1972年12月20日,莆田县下林小学教师李庆霖从这里寄出一封信给毛主席,反映知青儿子上山下乡所面临的困境:口粮不足、患病无钱医治等问题。这封信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盼与无奈,也让我想起童年时每天下午到邮局门口报栏看报纸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1973年4月25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边读到王海容转交的这封信后,当即亲笔回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毛主席的复信不仅改变了全国三千多万上山下乡知青的命运,更促使中央高层调整知青政策,补助生活困难者,这段历史令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知青文化博物馆院中,矗立着一组奔赴山区插队落户的知青群像雕塑。他们背着行装,提着网兜,满面春风地挥手告别亲人。而在邮局左侧树下的塑像,则是一位怀抱幼子的母亲与两个孩子向邮筒投信的情景,以此铭记此处曾是邮局。</p> <p class="ql-block">如今,知青文化博物馆已成为热门打卡地,每日参观者络绎不绝,尤其是莆田的老知青们,一批批相约前来缅怀过往。这些曾经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已饱经沧桑,但他们目睹故物,追忆往昔,心中感慨万千。不少人在博物馆门前留影,作为“青春无悔”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入口处展示了中国知青时代的十大瞬间,吸引着每一位来访者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知青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历。正因为李庆霖给毛主席的信是从衙后邮局寄出,这里成为了值得纪念的地方。如今,这里是莆田市知青文化博物馆。在外墙上,可以看到当年李庆霖写给毛主席信的全文,以及毛主席复信的亲笔。</p> <p class="ql-block">初二时,李庆霖的那封信还出现在我们的课本里,成为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那些知识青年的典型形象,曾在我们年轻时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二层设有“广阔天地”“知青文化”“莆田记忆”“知识青年”等陈列室,展出了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老知青收藏品。褪色的提包、皮箱、保健箱,老式收音机、留声机、手风琴,陈旧的闹钟、马灯、手电筒、碗碟、搪瓷杯、热水瓶等,更多的是像章、样板戏剧本等珍贵物品。墙上挂满了知青们当年奔赴山区、离开家乡、告别亲人、插队劳动的老照片,还有落实政策后回城与战友相聚的合影。这些老物件与老照片记录了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宛如一条蜿蜒的山路,是一帧帧难以忘怀的发黄记忆。</p> <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携往事奔涌而去,又在回忆的天地浩荡归来。</p> <p class="ql-block">知青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时代的特殊经历。衙后邮局的华丽变身,让一代人的记忆重新定格,赋予这座古建筑新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合影,泛黄的红宝书,褪色的皮包,复古的手风琴,真实的日记……属于那个时代的老物件,拼凑出一段快被遗忘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莆田是中国一个人口大县,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大量知识青年奔赴农村。仅我原来居住的大院,就有近二十位知青,从早期去闽北、福清农场开始,到文革中第一批去连城县插队,再到后来散落各县的知青点。作为末代知识青年,我高中毕业后短暂打工数月后,也到了闽北插队,算是赶上了插队落户的末班车。我的一位小学同学甚至插队去了新疆塔城。</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知青无处不在。上大学后,我们宿舍五个非应届毕业生的同学全部有过知青经历。</p> <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的知青浪潮分为三代:老三届指六六至六八年的毕业生,新五届指六九至七三年的毕业生,后五届指七四至七八年的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我显然是后五届的尾巴。相比前辈知青,我是幸运的,恢复高考后不久便考上了大学。前几年我曾专程回到插队的大队,两排知青宿舍已成废墟,只留下地基痕迹,曾经的知青邻居也早已返回城市。故地重游,不禁感慨万千,我寻觅曾经挑担滚下田埂的小路,走进面目一新的村小学,那里曾是我代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知青文化博物馆展示了莆田知青的风云记忆,诉说了当年牵动全国、改变知青命运的中南海来信,袒露了知青及其家人在那段岁月的心路历程,呈现了莆田知青的苦难与梦想、悲壮与风流、奋斗与光荣。冬至时节走进老街,仿佛走回了那个难以忘怀的年代,再次拥抱那段难以言表的知青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