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普洱行(4)

又一村

<h1></h1><h3><br></h3><h3>【又一村】摄途漫笔<br> 《民族风情普洱行》(4)</h3><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 四、边境山寨松山林</b></font><div><br></div></div> <br> 行程单上“葫芦节”两天活动的更改,使这次行程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窟窿,必须要把这两天的行程补上。但澜沧是个小地方,可拍设的景点很少,行程单上写着:午餐后前往松山林欣赏当地居淳朴的生活方式,观赏当地村寨特色民族表演,内容有20个节目。于是上午拍完班里村,下午就去了一个松山林的小山村,我网上查了一下,这小村落既不是景点,也没有什么民族文化的遗迹,农民人均纯收入980元/年,属于绝对贫困村。<div><br></div> <br> 车在进入西盟佤族自治县的盘山公路前行,这里临近缅甸佤邦,尽管这片土地充满了魅力,然而这片宛如丛林迷宫的区域也曾是一片恐怖的地带。走近佤邦的深山丛林,就会听到关于黑恶势力和游击队的传说,近年来,云南边境发生的电诈和“嘎腰子”的案件都在佤邦发生,听了让人毛骨悚然。我们去的那个村子离佤邦也就20公里,一路还有边防警察上车核对身份证。我们对驾驶员开玩笑说,路不要开错了,一开错就到缅甸去了。<div><br></div> <div><br></div> 据资料介绍这村子不到200人但有180人属拉祜族,但不知为何给我们介绍,表演舞蹈的是哈尼族的爱伲人。因为这里村民会表演民族歌舞,所以也有经常有一些摄影团作为临时打卡点。这次把我们安排到了这里,确实也是黔驴技穷出于无奈了。<div><br></div> <br> 确实,这松山村不仅贫穷落后而且没有民族特色,村里没有可拍摄的东西。因为广场太阳太晒,就把表演场地放在凉棚下。尽管老达保和班利村的表演也一般般,但这里的表演就像一群穿着民族服装的婆姨在自娱自乐。且凉棚里光线很暗,加上背景是一堵装有不锈钢防盗窗的墙面,怎么拍也躲不过,真的很无奈。<div><br></div> <br> 看了半个小时的表演后休场一小时,到了下午四点半太阳西斜了在广场上表演。<br><br> <div><br></div> 光影好了,但演出水平不会提高,每个人拿个竹筒在地上敲啊敲,拿个竹匾在身边转啊转。倒是有两个孩子在队伍里活蹦乱跳,使画面增添了几分欢乐,增加了一些变化。这样的行程安排让我感觉和由政府安排接待的期望值相差太大,但也很是无奈。只能安慰自己: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div><br></div> <br> 唯一可赞的是村民很朴实,很热情。<br><div><br></div> <div><br></div><div>谢谢观赏</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