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天下看山西,探寻古刹10——青莲寺

老井

<p class="ql-block"> 青莲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公里处的寺南庄北侧硖石山腰中。寺院由古青莲寺(下寺)和新青莲寺(上寺)两部分建筑组成,下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初名硖石寺。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懿宗李漼赐名“青莲寺”,上、下两寺相距约500米,分属佛教净土宗、天台宗道场。2021年青莲寺挂牌“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即寺即馆。时间跨度太长,信息量太大,还得简单的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 首先说北齐,这个朝代是华夏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个割据政权,存在于(公元550~577年),享国28年,历经六帝。该政权由东魏权臣高欢的次子高洋所建,初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邺城镇),后迁都晋阳(今山西太原),最终定都洛阳。北齐以其短命的五位帝王和残暴的统治而臭名昭著,史称“禽兽王朝”。最终在公元577年被北周所灭。当然,尽管这个王朝不怎么样,但其在文化和法律方面的历史贡献不可忽视。古青莲寺就创建于那个朝代,很是难得!</p><p class="ql-block"> 其次说说汉传佛教宗派。佛教在华夏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佛教思想和理论,并分化出多个宗派,这些宗派在陏唐时期达到鼎盛,最终形成现今所说的八大宗派。分别是:三论宗(法性宗)、瑜伽宗(法相宗、慈恩宗、唯识宗)、天台宗(法华宗)、贤首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真言宗)。八大宗派各有其独特的教义、修行方法和祖庭,共同构成了汉传佛教的丰富内涵和多元面貌。天台宗祖庭是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开山祖师为智者大师。净土宗祖庭是江西九江庐山东林寺,开山祖师为慧远大师。青莲寺上、下两寺曾分别是净土宗和天台宗的弘法道场。</p><p class="ql-block"> 再次说说唐代彩塑。我国现存唐塑,大多数都封存在敦煌暗无天日的洞窟之中,尤以第四十五窟被称惊为天人,游人终其一生也未必得见,留下影像记录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而在敦煌之外,现存唐代彩塑53尊,全部在山西,其中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33尊,五台山南禅寺14尊,其余6尊,则隐世于晋城青莲寺下寺的弥勒殿内。</p><p class="ql-block"> 青莲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上享有“隋唐佛都”,“文青莲,武少林”的美誉,不仅是一处宗教场所,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雕塑艺术和佛教文化的珍贵遗产。</p> <p class="ql-block">  青莲寺背依高山,下临丹河,与华夏古代“背山面水”的风水建筑观念相吻合,寺院建筑雄峻秀奇,别具风格。寺院周围环境优美,也可视为自然景观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寺院对面寺南庄村一角。</p> <p class="ql-block">  下寺的藏式舍利塔,建于明嘉靖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据说此塔的妙处在于,每年端午节那天的白天无论上、下午,都不见塔影,故称之为“无影塔”。</p> <p class="ql-block">  作为我国佛教净土宗最早的寺院之一,寺内佛教文物留存比较完整。精美绝伦的7尊唐代彩塑,特别是其中“垂足弥勒佛”,全国仅此一例。主尊弥勒佛身着半披式袈裟,双腿自然下垂,左手置于膝上,右手作说法印,面相丰腴,蛾眉细目,嘴唇微启,似乎正要开口说法。气定神闲,给人以温暖和关切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弥勒佛两侧站立迦叶、阿难二弟子塑像,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分坐于须弥座莲台上,坐姿满满的松驰感,他们的坐骑青狮和白象,工匠们让他们躲进须弥座里,只露出来两个小脑袋,非常俏皮洒脱的表现手法,很是有趣!</p> <p class="ql-block">  下寺南殿是一座晚清重建的殿堂,佛坛正面有5尊宋塑,主尊为释迦牟尼佛,结跏跌坐于莲台之上,两侧为迦叶、阿难二弟子和文殊、普贤二菩萨。但目前不对外开放,只能通过门缝窥视。</p> <p class="ql-block">  由下寺曲折向北过广济桥拾阶而上,经叠翠阁即到上院,上院始建于唐末大顺年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87年),赐名“福严禅院。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至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由鉴峦禅师住持寺院,奠定了今天上寺的基本规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存青莲寺上寺由天王殿、藏经阁、释迦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主建筑构成。其中彩塑多为宋代作品,后世曾有过重妆。</p> <p class="ql-block">  藏经阁,元代至元年间,采用托举法改建底层,二楼基本保留了宋代原貌,四周大角梁上塑有木骨泥胎角神四尊,全国仅见。</p> <p class="ql-block">  寺院现存历代碑碣多通,真、草、隶、篆书法齐全。</p> <p class="ql-block">  释迦殿内保存有四尊宋代彩塑,释迦牟尼佛居中,作拈花印,结跏跌坐在莲花台上,莲台下砌成须弥座,束腰部分的四角塑有四个力士作负重状。二弟子只有阿难塑像,迦叶塑像缺失。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分坐两边须弥座上,手部均缺失。</p> <p class="ql-block">  观音阁又称罗汉堂,建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根据寺内碑文等资料记载,该殿堂原本为一层,后经抬高为二层,改建时间无考。殿内所塑观音菩萨、善财童子、龙女及十六位住世罗汉均为宋代原塑,明清曾有过重妆。</p> <p class="ql-block">  我历来认为,所有佛教寺院雕塑中罗汉塑像是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盖因罗汉作品的造型和姿势多样且富有生活气息,既有凡人的生动表情,又有佛家的恬淡气息,而且融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和时代感,能够更多的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p><p class="ql-block"> 青莲寺罗汉作品,尽管明清朝代有过重妆,但依然保持着宋塑原有的风貌,罗汉们姿态各异,盘膝拱手、闭目静坐、沉思冥想、翘腿悠闲、伸足展腰、意态洒脱、从容不迫等等,衣纹转折合度,充分展现了北宋时期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上述与其他佛教寺院罗汉作品大致相同。但仔细端详与其他寺院罗汉作品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与同在山西的佛光寺、双林寺、崇庆寺、资寿寺、广胜寺内的罗汉作品相比,在神态刻画的精准表达上,更多的展示出来的是一种“悲苦之相”。</p><p class="ql-block"> 青莲寺罗汉作品创作于北宋徽宗赵佶做皇帝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极具人文精神的时代,宋词、画、瓷、茶、书法、文玩、园林等各艺术门类达到历史上的一个高峰,这个时期虽然在军事上无法比肩隋唐,但就文化艺术而言,对后世的影响一点也不输于前朝。但接下来距离青莲寺罗汉作品创造不到10年,发生的“靖康之耻”不仅仅是北宋王朝的覆灭,更是野蛮击溃文明的一场文化灾难。“所谓悲剧就是将美打碎了给你看”。在一个极具人文精神的时代,艺术家们的思想触角往往是最为敏锐的。我是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当年青莲寺罗汉作品的雕塑家应该是预感到了这场灾难的来临,通过自己的作品做一声悲苦的哀鸣,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  青莲寺藏经阁屋檐之下,宛如守护神的“角神”,并非古建筑的必需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信仰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