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之二十九:“我和禹风”一一北川禹风诗联学会三十年创作研究成果展

尹姐

<p class="ql-block"> 我和禹风</p><p class="ql-block">——写在北川禹风诗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 </p><p class="ql-block">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禹风诗社(2018年更用现名)已经成立30年了。30年,特别是地震后这十几年,“禹风”这两个字犹如一个梦想一份思念,一直在我脑海里缠缠绕绕挥之不去。我还清楚记得,2006年的一天,父亲拿着一张写有“禹风”两个字的纸,告诉我这是魏巍亲笔题写的刊名,我看见了父亲带着厚厚镜片的眼镜后面那发光的眼神。</p><p class="ql-block"> 2008年5月12日,父亲因参加《禹风》为我们“国土专集”组稿而去,他和60多位诗友们被深埋废墟,留给我的是永远的心痛。</p> <p class="ql-block">  30年,北川禹风诗联学会不仅记载了一代代禹风人的梦想,记载了禹风精神的传承,也记载了我父亲对家乡的热爱,记载了他们崇尚风雅、情系禹羌的鸿儒英姿。</p> <p class="ql-block">  兜兜转转三进两出,我和“禹风”结下了不解的缘。1997年,我不记得是谁介绍我加入了禹风,那时候我虽然喜欢写诗,但因为工作和孩子还小的缘故,几乎没怎么动笔。直到第二年我才写了一首小诗《林中抒怀》刊登在《禹风》诗刊上:“<b>轻轻、轻轻,走近茂密森林,仰望头顶上颤动的翡翠,鼻孔里、手背上,阵阵清新;轻轻、轻轻,聆听蝉啼鸟鸣,捧一把叮咚泉水,洗涤疲惫的身心;轻轻、轻轻,让心神宁静,感知泥土温馨,聆听天籁之音;轻轻、轻轻,享受神仙美景,抛开凡间琐事,融进万物更新</b>”。而后,因为在局办公室工作琐事太多,就自动退出了诗社。</p> <p class="ql-block"> 一晃过去十年,大地震后,刘玉嵚老师到我办公室,给我送了震后复刊的《禹风》,我感叹重创的“禹风”没有倒下,活着的禹风人把这面大旗又重新扛起来了;我欣慰诗社的发展后继有人,我的父亲和他的诗友们可以含笑九泉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夜阑蝉鸣未入眠,雨打梧桐骨肉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天堂传来吟诗声,洗我腮边泪涟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生死离别一瞬间,满城文友共诗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震灾难灭禹风志,再把羌笛祭诗仙。</b></p><p class="ql-block"> 我接受了刘老师邀请,再次加入禹风诗社,我想做父亲未尽的事业,我想代替父亲爱禹风、爱诗歌、爱北川。可惜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堰塞湖阻断了关内12个乡的交通,我被局里派住关内负责12个乡的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排危及工程治理,失地农民安置区选址、恢复重建征地、土地开发整理等工作。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短暂的忘却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伤痛。五年间,我在关内虽然没有时间去参加诗社组织的活动,但因为父亲的遇难,我从没有忘记过禹风,我时时关注着禹风,关注着禹风的发展和壮大。</p> <p class="ql-block"> 五年前,当我办完退休手续走出办公大楼的时候,走路都觉得格外轻松,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终于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我感觉自己的眼前就是一方净土,要怎样去耕耘和守护这方净土呢?我思考着,我不仅要让自己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也要让以后的日子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选择了第三次加入禹风诗社,选择了一个新的有个性的生活方式,有诗有酒,自由潇洒,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大喊“退休正好”。承蒙会长和理事们看好,也许是我父亲的缘故吧,我一进入诗社就被推荐为永昌小组的组长,当然这个分组长也不那么好当,要组织活动没经费可不行。于是,我找了几个好友请他们伸出手支持我的工作,也支持我的爱好。还好,这些朋友没得说,很快就收到了他们的资助,虽然不多,但节省着用还是不错的。我开了专门户头,设计了开展活动资金收支情况表。五年来,先后开展了“银杏树下庆羌年”、“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诗意话重阳”、“喜庆六一 永葆童心”、“踏青赏花赋诗”、“怀念老北川,感恩新生活”、“金秋闻墨 银龄诗诵”等活动12次,让我们永昌分会的诗友们感受到了余热生辉,夕阳正红。</p> <p class="ql-block">  加入禹风五年,不仅我自己的退休生活愉悦,我还建议学会组建了朗诵组,让诗友们创作的诗词不仅有文字可寻,还可通过朗诵的形式传播,更大力度地宣传北川禹羌文化,同时也多方位的宣传禹风,宣传禹风精神。</p><p class="ql-block"> 五年来,我参加了学会组织的诗词书画进校园走进“陈家坝小学”“坝底小学”“七一职业学校”“北川中学”“西苑中学”“绵阳飞行职业学院”等活动,让更多莘莘学子了解北川的大禹文化、羌族文化和感恩文化,引领他们爱上北川、爱上诗词。</p> <p class="ql-block"> 加入禹风五年,我在王义兴、王世荣、李中阳、郑金成、刘玉嵌、何安义等老一辈诗友身上,看到了他们追求诗意、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禹风精神;看到了他们笔耕不止、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直在感动着我,鞭策着我。特别是90高龄的王义兴老先生曾幽默的对我们说他不老,他还是90后呢;在他病重的时候嘱咐他的儿子:我走了不要通知禹风诗联学会,现在经费很紧张不要去麻烦他们。我真的很感动,我为禹风有他们而骄傲,我为自己能成为禹风人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 加入禹风五年,我带领的朗诵组参加了“国庆中秋万人赏月”、“我们的中国梦,文学进万家”、“致敬献礼二十载——羌山银发风采”、“演绎中华经典,赓续红色血脉”、“快乐乡音”等大型活动的诗词朗诵。不仅宣传展示了禹风人的风彩,也让朗诵组成员的普通话标准不断提升。虽然每次活动的前期选稿配乐、以及人员安排花去了大量的时间,有时候为配乐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反复的听、反复的读……可我也乐此不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心也是甜的。</p><p class="ql-block"> 人心若不老,青春依旧在。退休五年,在禹风五年,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既是对自己的认可,也是为他人服务。 </p><p class="ql-block"> 在禹风,有志趣相投的伙伴,有心灵相通的朋友,还有追求诗意生活的梦想……我想,这就是我想要过的美好生活。 </p><p class="ql-block"> 2024.12.20</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供稿 :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风诗联学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制作:尹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审核:郑金成 何安义 周福勇 周跃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签发:王培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