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1—12月收官之旅—广西自由行的第二站百色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西与云南省文山州相接,北与贵州省黔西南州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紧连,南与越南接壤;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七年(1729),分田州土州地设厅制,迁思思府理苗同知驻百色,翌年建城。百色市是云、贵、桂三省区交界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是大西南出海通道进入广西腹地的咽喉城市,具有东靠西联,承东启西的特殊区位优势,百色是全国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百色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文化、山水生态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布洛陀、北路壮剧、壮族民歌、壮族织锦技艺、壮族嘹歌、瑶族铜鼓舞、壮族狮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色是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之一,也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水库移民区五区一体的特殊区域,是著名芒果之乡和重要的铝工业基地。</p> <p class="ql-block">当我踏入这片土地,那扇刻着“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大门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朽的历史。两侧的石柱如同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承载着革命记忆的地方。这里,是英雄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他们的热血与汗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去,想要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前,一群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拍照留念。他们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兴奋的笑容,也许此刻他们还不完全明白这个地方的意义,但这份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探索精神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种子。看着这些充满活力的孩子们,我不禁想到,正是有了先辈们的奋斗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也将由新一代继续承担下去。</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巨大的铜像——邓小平的塑像。他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指引着后人前进的方向。这不仅仅是一座雕像,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站在这位伟人面前,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心中默默许下承诺:要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墨迹碑林“人间重晚晴”和“万众欢腾”</p> <p class="ql-block">三叠岭瀑布位于湖润镇新灵村境内,距县城30公里,因地处三叠岭而得名,瀑布高100多米,宽约30米,为靖西古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叠岭瀑布还有个传说,古时神话中的女娲在炼五色石补天的时候,由于大意,让银河漏了一个洞,银河水随之倾泻而下,女娲回天无术,只能望之兴叹,她随意用玉手指点了三下,于是形成了当前美丽的三叠岭瀑布。</p> <p class="ql-block">《归顺州志》载:“飞瀑喷沫,溅玉跳珠,如匹练横空。”雨季水足,声震数里,溅起飞沫如烟似雾,飘至百米以外,省道经其下,上望瀑布似银河泻落,状如悬练,雄伟壮观,故有“星汉流珠落九天”之佳句。三叠岭瀑布为靖西八景之一,清人蔡鸿遵有诗云: “劈开青芙蓉,非落如贯珠,飞泉泻百道,匹练横江埔。我来访胜境,胜境如画图。</p> <p class="ql-block">通灵大峡谷,位于广西百色市靖西市,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云贵高原南缘,距广西首府南宁230公里,属于亚热带地区。通灵大峡谷全长3.8公里,由通灵峡、念八峡及地下暗河、隧道贯通连接,形成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经过一条山间河流旁。这里的树木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岩石裸露在外,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沿着河边漫步,听着潺潺流水声,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冲刷殆尽。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小鸟在枝头跳跃歌唱,为这宁静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通灵大瀑布:高达188.6米,是东南亚单级落差最高的瀑布之一,夏秋季节水花四溅,气势磅礴;冬春季节瀑布如龙腾空,神秘莫测。</p> <p class="ql-block">洞中瀑布:位于深潭边的巨大溶洞内,20多米高的瀑布沿岩壁飞流直下,九级跌落,汇入鸳鸯潭,形成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峡谷内茂密的原始森林中遍布珍稀植物,仿佛置身于侏罗纪时代,是徒步爱好者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靖西龙潭鹅泉水利风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p> <p class="ql-block">清道光《归顺州志》载:“鹅泉水在城西南十五里,世传有杨媪于野外拾得二卵,以苇覆之出二鹅子,养之泉地,鹅搅水成潭,深不可测。”故日鹅泉。泉水面广约10亩,深30余米,因其汇水区域为裸露的石灰岩,故泉水长年清澈,游鱼可数,景色幽雅。泉中盛产鲤鱼,人在泉边大声呼喊,鱼受惊即跳出水面,蔚为奇观,“鹅泉跃鲤三层浪”为靖西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眼前出现了一个碧绿清澈的湖泊。湖周围环绕着连绵起伏的山峦,远处可以看到一些房屋建筑点缀其中。湖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美景。站在湖边,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如此美丽的地方。此时此刻,心中的疲惫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横跨于碧绿的湖面上,两侧山峦叠嶂,天空湛蓝无云。这座桥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走过石拱桥,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美好的年代。桥下的湖水依旧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偶尔跃出水面溅起一圈圈涟漪。这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在这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浩坤湖,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景点,位于百色至凌云公路边,为澄碧河水系堵洞成湖,距神云龙宫5公里,湖宽500至1000米。</p> <p class="ql-block">在百色的大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群峰耸立,形态各异;湖泊蜿蜒曲折,犹如一条蓝色丝带穿插其间。这便是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魅力所在。置身于此,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之中。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也可以思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让这样的美景永远留存下去。</p> <p class="ql-block">浩坤湖古称“东湖”,湖光山色处处成美景,古代多少文人墨客畅游浩坤湖,留下“浩坤湖水碧连天,倒影青峰花竹烟。一叶扁舟君自去,桃花源里觅陶潜”的千古佳句,明代土司岑云汉在汾洲钓鱼台附近的石壁上雕刻的《游东湖记》,得到流传。浩坤湖一年四季绿莹莹,深不见底,湖中几个小岛像竖起的吊坠一样镶嵌在一颗硕大的绿宝石里。湖边上的山峰层峦叠嶂,气势雄伟地袝托着明如境的湖面,浑然天成,如同走进了梦幻般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当夕阳西下时,一艘小船缓缓驶入平静而翠绿的湖面。船上坐着几个人,他们或许是在欣赏这美景,又或许准备进行一次水上探险之旅。随着小船慢慢前行,湖面上泛起了微微波澜,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光芒。岸边垂柳依依,随风摇曳,仿佛在向远方的客人招手示意。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只剩下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浩坤湖发源于青龙山的澄碧河是珠江源之一,澄碧河水自水源洞喷流而出,先在洞口盘根错节的千年古榕下聚成一弯绿莹莹的湖,再流穿过凌云县城中心曲曲折折地流出城外去。澄碧河穿过泗城,流经一个叫下甲的地方,在彩架钻入地下,潜行5公里后在弄盘露出地面,河水流经下甲弄盘至伶站浩坤一带受阻而成湖,这就是浩坤湖。</p> <p class="ql-block">穿洞公路</p> <p class="ql-block">浩坤湖是凌云这高山林立的地方最大的一片水面,湖山秀美、岸线曲折,岛渚星罗,几十座山峰紧紧挟携着一湖碧水。丰水期里湖面宽约500至1000米,长约15公里。湖内岛屿交错,水天一色,两岸山奇崖秀,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浩坤小学位于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坐落在浩坤湖边,背靠悬崖峭壁,藏身在大岩洞下。学校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是一所木架草屋结构的小学,远看就像一间茅草屋。2008年隧道修通后,学校迁至公路旁,建设了条件更好的新校舍。</p> <p class="ql-block">浩坤小学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当地艰苦的教育环境。学校最初建在大岩洞中,学生们需要爬过险峻的“猪笼洞”,这是一个垂直贯穿于悬崖峭壁的奇灵溶洞,形似猪笼而得名。学生们需要攀爬60-70米的木梯才能到达学校,这种艰苦的环境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勇气。</p> <p class="ql-block">这次百色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秀甲天下,壮美广西”的真正含义。这里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片土地都承载着故事,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我相信,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更多隐藏在这片土地深处的美好。</p><p class="ql-block">百色美食。在百色住了三个晚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