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font color="#ed2308">2024“靠山小镇”杯<br> “大美仓埠”全国诗歌大赛<br> 优秀作品展播</font><br></h1> <h3></h3><h1><font color="#ed2308">岁月雨露,沐浴和描绘仓埠古镇的前世与今生</font></h1><br>趁夜色还没有升起,我从处暑时节开始起身。仓埠<br>我从公元前一百零九年处出发,循着史籍上的路径<br>和字里行间中的印迹,一路而行。没有风<br>吹拂我世俗的眼。我眼的闭合处,骑龙镇<br>是一个地方的符号,就如我,站在史籍外的丘陵岗地上<br>在一朵烛花的亮色上,在九省通衢的武汉东北部<br>迎迓您远道而来的始名<br><br>无风,也会落雨。迈过时光流年里的言辞,千年前的细雨<br>如唐代的风华落在肩上。这是唐僖宗中和二年的细雨<br>站在雨中,我双手合十,面对与帝王年号同名的古镇<br>竟不知该从何处写起,俯身拾起一片树叶,贴耳<br>便有关于“中和”的解读,和不偏不倚的民谣<br>自庙堂和民间一一传来,若远若近,若烟若云<br>就像是从骑龙镇到中和镇名谓的转换间,在我的心头<br>开出的一场斑斓的花事。而我在花事之外,把地名的更迭<br>理解为这片热土上的一场场修炼。酸甜或苦辣,悲欢或离合<br>都在文人笔下丰盈或廋弱的烟火中,化为阴晴或圆缺的夜晚<br><br>截取一缕岁月的雨露,继续翻阅。雨生万物,竹简上<br>文字如鱼,纷纷醒来。这里的雨下到明朝,就成了稻香四溢的仓廪<br>就成了依水而建的码头,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想<br>以“仓埠”命名此地的人们,都是一群灵魂生香的人<br>他们眼里一粒粒粮食和夙愿,仿若前世播种下的星辰<br>散落在此刻祖国中部的上空。任朴素的温暖<br>和极简的大美,在山清与水秀之间落地生根<br><br>打开虔诚的双手,静坐于史册与现实之间,没有妙笔<br>我以梦为笔,取倒水河水面以为纸,取岁月雨意以为墨<br>在仓埠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诗人的想象,画下<br>古镇前世今生的纷呈,作为久远壮美的背景。画下<br>祥瑞的云作为祝福,舒展在心底。最后,我再画下<br>一枚枚带有仓埠乡音的种子,在新时代发展的词牌里<br>和着我的希冀,向着迎风招展的红旗,破土而出<br>风生水起,不负韶华<br><br><h5><font color="#ff8a00">注释:</font>仓埠,此地最早起溯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名骑龙镇;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更名为中和镇;明代,建储粮所,易名仓埠。</h5> <h1><font color="#ed2308">报祖寺,始于清代的梵钟被时代的钟椎撞响</font></h1><br>前报恩,后报祖。用两个寺名牵出你的渊源,不是我本意<br>赶往幸福村八方咀的路上,雨声渐密,如木鱼<br>敲响在车顶。雨外,璜定大法师,在清光绪元年<br>正从武昌回到仓埠的途中奔走。远处,守望千年的古树<br>伴随着此处大地的吐息,与之对视。隐隐升起的禅音<br>和以往的时光,归于平静。雨内雨外,我顺从内心的指引<br>我低于云。遥望“知本报恩”的道场,在人间的烟火中耸起<br><br>从庙前华表柱莲花座上,捻起一瓣莲香,闭目冥想。依稀<br>有七瓣莲花在闪动,仿若从清朝建寺,延续七代的香火<br>燃烧在指尖。一个半世纪的袅袅佛香里,遍布全国的四众弟子<br>和大德高僧,在誉满海内外的佛颂中,一一闪现,而<br>慈眉含笑的禅宗泰斗本焕法师,和神态安详的高僧本乐法师<br>是最靠近佛的两位信徒,端坐于莲台之上,如舍利。也许<br>世上每一座寺庙里,都住着着世人的祈愿,那是<br>贯穿夜空的另一种星光。透过这些光,和光下的花开<br>人们能看到不同的顿悟,与轮回<br><br>步入报祖寺,我没有一叩一拜。我凡俗的肉身<br>没有莲的颜色。那些抓不住的佛香,就像被风荡开的莲花<br>就像一九九七年的重建,如同找回了遗失已久的经卷<br>并在后来的三千六百个日夜里,任依次竣工的大雄宝殿,万佛阁<br>藏经楼,和诸佛菩萨圣像,一一唤醒佛前的睡莲。这个秋夜<br>我依稀看到,莲的每一瓣花瓣上,都写满了祖国繁荣中兴的祝福<br>经梵钟的润色和宏大,被新时代和谐中国的钟椎撞响<br><br><h5><font color="#ff8a00">注释:</font>仓埠报祖寺,原名报恩寺,始建于清朝光绪初年,璜定大法师从武昌宝通禅寺回到仓埠,在镇民支持下购置三间平房作为自修和弘法利生的道场。报恩寺,以示"知本报恩"之意,报恩寺由此得名。2003年10月,为区别新洲道观河报恩禅寺,本焕法师亲改寺名为"报祖寺",以示不忘祖师弘法利生之遗训。</h5> <h1><font color="#ed2308">在紫薇都市田园,我沉醉于一场花事的解读</font></h1><br>抵达紫薇岭时,我正沉醉于一场花语的解读,沉醉于<br>对美好事物的心灵体验。而当我把清丽、优雅、浪漫<br>吉祥、芳菲,这些唯美的词语立起时,手上的诗句就红了<br>就像,此刻晨曦破晓后的绯红,轻染如画的秋意与流岚<br><br>和着这里的风回溯。仓埠之南,都市田园里的花,最早<br>是从内心开始绽放的,轻轻翻开地方县志,时光的画卷<br>展开,一位归隐进士,和几株从长安带回的紫薇<br>在想象才能抵达的唐朝末年,在村前屋后,和田畴地头<br>开启了一场花事的前生。仿若有缘的人总会相见,就如<br>心有花开的人总会相遇,沿着时光的缘,一位叫袁惠文的男子<br>在千余年后,接过这场花开的故事。把古老的紫薇林<br>和今世的钟情,凝结为家乡变富变美的情怀。把十年挥洒的汗水<br>凝结为不变的初衷,朝耕暮耘。一任芳香四溢的两千亩花海<br>百万株紫薇花开,在故土上,在世人眼里,还原成世外的桃源<br>自家门口的人间仙境<br><br>如果用一种花来形容仓埠,没有比紫薇更适合的了。大多时候<br>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源于人们的期盼。源于一方水土上<br>一方人对生活的祝愿,就如人间的暖,向阳而生,草木盛放<br>粮食满仓。就如一辈子在田野上垦植劳作的人们<br>本身就是一部渴望幸福生存的史诗,就如在仓埠<br>将黄土地变身为四A级景区的那个人,用朴素的爱<br>和二十个春秋,燃情一方引而待发的夙愿。这个秋日<br>依着风,站在紫薇都市田园的一个角落,我知道<br>总会有一朵紫薇花下,适合我和同行的人,在这片热土上<br>窃窃私语一方村庄宜居宜业的和美,田园富足的芬芳<br> <h1><font color="#ed2308">林家大湾抗日纪念碑,七十四名英烈热血铸就的英魂之碑</font></h1><br>即将见到反抗日寇暴行纪念碑之前,我胸膛里<br>仿若有一团愤怒至极的火在燃烧。在赶往纪念碑的路上<br>三公里的沿途中,这团火熊熊燃起。我不去安抚激动的内心<br>任怒气中烧的词语,在林家大湾,燃起热血的忠魂<br>燃起作为后辈知耻而奋勇的使命,也燃起含泪向天的祭思<br>更燃起,对当年日军对林家大湾村民暴行的愤慨<br><br>再温和的民族,骨头里也有山河。当侵略者的枪炮<br>破碎宁静的山河。当鲜血染红村庄,这里的人民<br>以赤手空拳英勇回击。七十四名无辜惨死的村民,让后人<br>记住日寇的惨无人性,记住这血海深仇,如星辰<br>不可磨灭。七十四棵松柏,拱卫着静默的纪念碑<br>像一九三八年七十四名勇士拱卫着这块土地。此刻<br>我看到烈士陵园壁画上,讲述和传递着华夏人民<br>无所畏惧的决心,抗争与奋斗,都被风篆刻在历史的石板上<br>如仇恨和不屈,刻骨铭心<br><br>鲜血撒落的地方,是大地和中华的伤口。八十六年来<br>这片土地上的先烈们虽然远去了,但他们的血<br>以纪念碑的形式,依然沸腾着。那棵棵松柏<br>就是我们永存的缅怀,和祭奠的哀思,就像<br>在一段残缺的历史上,厚植着满满的家国情怀,激励<br>后代子孙继往开来,奋勇向前<br> <h1><font color="#ed2308">靠山小镇,隐藏于人间乡村里的仙境</font></h1><br>晕开一滴水墨,靠山小镇就像白墙青瓦绘就的画卷<br>被时光从容翻阅。风吹过时,我与一抹烟雨<br>来到这里。从徽派建筑别致的一角,看朱红和翠绿的丹青<br>在二零一七年妙手着色。我脚步缓慢,左脚在位置优越处<br>踩醒往事。右脚在生态优美处,踏响乡村振兴的足音。此刻<br>我选择踏歌而行,吟一阙风土习俗,歌一曲乡间小调,用脚步<br>丈量从梦想到美丽乡村的距离。而烟雨如心,在岁月的墨染处<br>一路穿越田野,河塘和山脉,为“安居乐业”这个词汇<br>写入新的注解和内涵,一方水土之上的民意乐章<br><br>为了抵达这里,我在仓埠北段的夜里停留,在辞海里<br>在靠山、项山、三山、陶岗、叶岗,五个行政村间<br>搜寻适合描述的成语。我把“世外桃源”作为压轴之词<br>留到此刻的笔下。把一万三千二百亩面积上的万千凡心<br>百姓希冀,与荆风楚韵隐喻为一种清雅的况味。把万千花境<br>凝为晋代陶渊明文字中的一朵朵花开,让前来打卡的网红们<br>闻花起舞,携香而归。把古香古色的丹枫白露民宿<br>凝为乡村里最亮的露珠,映亮季节深处月落星沉的景象<br><br>成语外的月已经升起了,站在500亩花田前,青山和绿水<br>在月下铺展成看得见的乡愁,氤氲成夜空下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br>被晨曦或日落的宣纸,和仙境的画框装裱,隐入乡村。与月华<br>一起漫过烛光,漫过若即若离的心事,在安静祥和中<br>幻化成一个遥不可及的仙境,散落在万人的梦田,醉倒岁月<br>醉倒远行至此的人们,和我手中的笔<br><br>不是每个人都来过靠山小镇,但我想,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座小镇<br>靠山面水。一草一木,一角一落,藏着田园似锦、芳草鲜美的情怀<br>这情怀,被晨起的鸟鸣唤醒,被午后的蝉鸣顿悟。这情怀<br>被湖北省“美丽宜居乡村”铭记,被武汉市五星级民俗助力<br>润化成国旗下,朵朵向上的花红,那精致一方的诉说<br>砥砺奋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宏大远景<br> <h1><font color="#ed2308">党旗下,仓埠用幸福书写现代田园综合体的华美辞章 </font></h1><br>红旗飘扬下。背靠武湖,东倚倒水河的仓埠<br>氤氲于蓝天碧水的环绕,像一朵祥云,与层林叠起的翠意<br>小桥流水,和看得见的乡愁,激荡起乡村振兴最动情的音符<br>在新时代的笔墨下,隐喻成秀美的纷呈。仓埠,丰姿奇秀<br>以湖北唯一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的风貌<br>亮相于祖国大地之上,用阳光绿水,春华秋实<br>和鱼米的富足,讲述从美丽新农村到都市田园的蝶变<br>讲述在车水马龙里遇见桃花源的惊喜——人间的美好<br><br>仿佛落在肩头的责任一直在梦里浮现,就如幸福的愿景<br>一直长在仓埠人民的梦里。绿水青山,是中华生态的颜色<br>也是仓埠不断追求的颜色。意气风发的仓埠人民<br>以“两轴三区”奠定发展格局,推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br>遍地开花。锚定“宜居、宜游、宜业”发展主题,紧跟时代<br>全面纵深推进“四街一厅”战略部署的落地,甩开膀子<br>与时俱进,吹响“高质高效、宜居宜业、富裕富足”的号角<br>逐光而行,勤勉于把一方建设成新三农创新策源地<br>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实验区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典范的实干<br>以濯濯之行,昭示绿色发展的雄心壮举。以拳拳之心<br>践行党章赋予的责任和荣光<br><br>好像一直都是这样。党旗的飘扬下,仓埠,气宇轩昂<br>用荆风楚韵,来增厚一方的底蕴。用田园劳作的汗水<br>来洗濯内心的朴实。用传自汉代的文脉,来孕育民风民俗<br>以花香水韵的生态,来形容风物风貌和锦绣入梦的香甜<br>用紫薇都市田园,那数万株花开,迎纳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br>用五星级民宿的靠山小镇,来装点优美的风光,独趣的民俗<br>和似锦的前程。用地方民谣《鄂东民歌》,来生动家乡<br>用富含情感的童谣《金银花》,来念想已逝的岁月<br>用民间的绝活“高跷亭子”,来舞动出人生百态<br>并用田园的金黄,作为仓埠深化改革宏大叙事的纸帛<br>合着时代脉搏,汇成一篇亟待描述人民喜悦的赋文,来颂扬<br>党旗护佑下的五谷香甜,奋发向上的主题中<br>有仓埠人长盛不衰的赤子情怀,雄浑壮丽的征途<br><br>镰刀和锤头,是党旗中一种高深的语言。仰望党旗<br>祖国的每一方土地,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就如田园和稻香<br>是仓埠地理版图上的美丽。就如迎风飘扬的旗帜下<br>精神焕发的仓埠人民,那心头经得住洗礼的信仰,用拼搏进取<br>和一往直前的气概,用笑容,在方圆一百七十平方公里的上空<br>书写出仓埠现代田园综合体的华美辞章。一页页的幸福<br>一页页的风华,一页页的金黄<br><br><br><h5><font color="#ff8a00">简介:</font>若雨,原名:赵峰,男,河南人,中国散文(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国作家》《绿风》《诗林》《诗潮》《延河》《中学生学习报》《北美枫》(加拿大)《澳洲彩虹鹦》(澳大利亚)等刊物,两次在全国文学大赛上获得一等奖。</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