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里

孺子牛

<p class="ql-block">从宁波到达绍兴已是傍晚时分,下车后立即乘网约车去酒店🏨可绍兴的网约车有些不同,叫车🚘要等几分钟,叫上以后还要等大约5、6分钟,终于到达酒店,已饥肠辘辘,前台小伙子推荐我们去“寻宝记”吃饭,酒店就在鲁迅故里对面</p> <p class="ql-block">走出酒店🏨马路对面景区景墙上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画像跃然出现在眼前,是那么生动形象</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生长的故土,是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也是绍兴的“镇城之宝”。走进故里可以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立体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p> <p class="ql-block">此时故里大街上已游人无几,大街两边的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光彩夺目,夜色阑珊</p> <p class="ql-block">找到“寻宝记”果然名不虚传,比起一路上有些冷清的门店,这里依然宾朋满座</p> <p class="ql-block">坐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伴着悠扬的越剧表演声,<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吃了来绍兴的第一顿饭,品尝了颇具特色的绍兴菜,鲜香可口,这餐饭</span>饭吃的有滋有味儿</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街景美如诗中画</p> <p class="ql-block">夜幕中的鲁迅故里温柔静谧颇有些魅力</p> <p class="ql-block">次日继续穿梭于鲁迅故里,我们参观了鲁迅祖居、百草园、 鲁迅故居 、鲁迅纪念馆和鲁迅笔下风情园。先生的家很大,一路走过来,让人温故知新~~~三味书屋、百草园、乌篷船、社戏、孔乙己、闰土、黄酒、茴香豆……</p> <p class="ql-block">鲁迅祖居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3000平方米,有房舍80多间,住着周氏的六个房族,过去叫周家新台门。“台门”起初是对有身份之人住宅的尊称,随着历史的变化,后来具有一定规模、封闭独立的院落都叫台门。历朝以来,绍兴人凡为官经商、功成名就或家境殷实的,都要在老家造屋建宅,以荣宗耀祖,光彩门楣。</p> <p class="ql-block">新台门共分三进,第一进俗称“台门斗”,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金字“翰林”匾。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着翰林匾,展示着主人的身份。匾额的两旁还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为厅堂,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p> <p class="ql-block">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周家接待来访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了这个房间,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后来1910年7月至1912年2月回故乡任教时,也是居住于此。鲁迅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写成的。</p> <p class="ql-block">鲁迅家吃饭会客的客堂,绍兴俗称“堂前”,辛亥革命期间,鲁迅常在此接待来访的亲友和学生。</p> <p class="ql-block">鲁迅家的厨房,俗称“灶间”。鲁迅儿时有许多农民小朋友,其中和章运水最为要好,这是他俩初识并经常玩耍的地方,《故乡》中的“闰土”就是鲁迅根据章运水塑造的</p><p class="ql-block">“……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摘自鲁迅《故乡》</p> <p class="ql-block">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谷。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常来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葚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冬日在雪地上捕鸟雀。</p> <p class="ql-block">当中学时读过的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节,真真切切出现在眼前时,那些耳熟能详的课本文字情不自禁跳进脑海里……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仿佛在这里听到了鲁迅童年时光中的欢声笑语,感受到先生少时的纯真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如诗如画般的小桥流水乌篷船,极致的展现了江南水乡风情</p> <p class="ql-block">鲁迅纪念馆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精神的殿堂。走进鲁迅纪念馆,就是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b></p> <p class="ql-block">步入纪念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着鲁迅的手稿,经典语录以及给青年们的书信等珍贵文物,这里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物品,似乎都在诉说着鲁迅先生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这次参观,使我们感受到鲁迅文学中蕴藏的思想,对鲁迅精神有了更透的感悟,<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span></p> <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闻名的酒乡,绍兴人的生活自然离不开老酒,孔乙己赊账也要“温一碗酒”。旧时绍兴民间有“拼酒”的习俗,不是拼酒量,而是将不同品种的绍兴黄酒根据个人喜好,按比例勾兑,以达到自己喜欢的口感,并根据档次的高低不同分为“太雕”、“远年”、“陈陈”、“市酒”等“,档次最高的“太雕”常作为寿礼送给寿星。</p> <p class="ql-block">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 <p class="ql-block">这是鲁迅先生11岁就读的私塾,隔窗相望,三味书屋内的桌椅、布置都保留了原样,望着这一切立时感觉浓浓的年代感与学术氛围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走出三味书屋,门前流淌的小河,鲁迅笔下的乌篷船,这别具一格的水乡特色,立即映入眼帘,怎能不赞叹?!醉美绍兴👍👍真江南😁😊🌹🌹</p> <p class="ql-block">登上驶向沈园的乌篷船,船会随浪微微晃动,耳听轻轻摇橹声,眼观两岸移动的古镇风情,体验一次放松惬意慢生活!悠哉!悠哉!绍兴之旅虽短暂,但这座城市的味道却已深深留在记忆里!再见绍兴!再见鲁迅故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