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面向中央大街,位于中央大街的北起点。所以,在防洪纪念塔简单打卡拍照,换句话说,是在纪念塔的熄灯曲中,我们走过马路,前往今晚的最后一个行程,中央大街。</p> <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整条大街的长度为1450米,始建于1898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1898年,中东铁路动工,大量劳工涌入哈尔滨,集居在沿江一带。俄国人便称这里为"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着沙俄殖民主义统治扩张,中国大街开始招商出租、大兴土木,建设了各种欧式特色的药店、商铺、饭店、酒吧、旅店等建筑,大街两侧也开始建设辅街,充满了异域风情。</p><p class="ql-block"> 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为“中央大街”。此时的中央大街有许多外国商铺入驻,十分繁华,已经成为了商业街区。</p><p class="ql-block"> 受异域文化的影响,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多样。目前,中央大街有欧式、仿欧式风格建筑70余栋,其中以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为主,还有部分日式建筑及犹太等风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沿着中央大街由北向南行走的。刚刚走上大街,就看到了属于哈尔滨亚冬会的吉祥物,两只憨态可掬的东北虎冰雪娃娃“滨滨”和“妮妮”。</p> <p class="ql-block"> 由于天气寒冷,大街上的行人虽然不多,但两侧的店铺灯火通明,橱窗之内,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分外醒目、诱人。</p> <p class="ql-block"> 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大街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尤其特别的是,这些方石并不是平铺而是垂直砌进地面的。而当年的一块方石造价为一个银元,堪比黄金。因此,中央大街又有黄金大街之称。</p> <p class="ql-block"> 大街之上、街道两侧,带有哈尔滨符号的店铺鳞次栉比,富含哈尔滨元素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店铺、建筑本身就是不可移动的文物,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那些商品、老字号等等,有许多更是不可多得的百年传承。</p> <p class="ql-block"> 街头巷尾,一处处极具特色的雕塑、小景是百多年间,人们在这条街上生活、经营、休闲、放松,一幕幕场景的定格、缩影。</p><p class="ql-block"> 以中央大街主街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各自分布有16条、9条街道,被称为“辅街”。大街南部与中部则有大量的历史古迹与历史建筑,其中著名的建筑包括万国储蓄会旧址、花旗银行旧址、老凤祥银楼(原犹太国民银行)、马迭尔旅馆、教育书店、道里秋林商店等,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紧迫,这些历史古迹、建筑以及诸多名品、商铺此行连打卡的机会都没有,只好留作下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图源于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