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2宜春市多胜楼

lina

<p class="ql-block">北岸远望的多胜楼</p><p class="ql-block">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p><p class="ql-block">高楼立江渚,登此傲王侯。</p><p class="ql-block">前两句摘自唐韩愈诗,也是此楼取名“多胜”之由。</p> <p class="ql-block">围边的花花草草</p> <p class="ql-block">多胜楼的名字就是取自韩愈的这首诗。楼的建设始于宋代,大约在宋乾德至天禧年间(公元963年——1017年),地点在当时的州府内,也就是现在的二符巷附近。多胜楼不仅是宜春的一处重要文化景观,也是纪念韩愈对宜春地区文化贡献的一种方式。</p> <p class="ql-block">据载:唐元和三年(808年)初,韩愈学生皇甫湜科考中直陈时政得失,得罪当朝宰相李吉甫,累及舅父王涯。王涯贬为袁州刺史,一时郁郁寡欢。韩愈在洛阳桥边为之饯行,赋诗劝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淮南悲落木,而我亦伤秋。</p><p class="ql-block">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p><p class="ql-block">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p><p class="ql-block">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p> <p class="ql-block">楼上风景宜人,但数年未修,有些墙砖墙漆已经剥落。江面凉风习习,依然不改其宏伟气魄。</p> <p class="ql-block">韩愈被贬袁州期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宜春人民为了纪念他,修建了昌黎书院、昌黎阁、多胜楼等建筑,其中“多胜楼”的楼名就出自他的名句“莫道宜春远,江山多胜游”。</p> <p class="ql-block">廊桥上简介:韩愈的生平、一代大儒、兼济天下、德化袁州。</p><p class="ql-block">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出生于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自幼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推动古文运动和改革唐代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浮香亭</p><p class="ql-block">浮香楼 《府志》载:在郡斋浩然堂之西,宋州守祖无择立。 祖无择皇祐四年(1052)起在袁州当了三年知州,所以浮香楼的建造者和大体时间也有了。祖无择既是宜春历史上的大咖,也是韩愈的粉丝,曾效仿韩愈仰山祈雨,也喜欢建亭台楼阁。</p> <p class="ql-block">楼顶</p> <p class="ql-block">楼上有数联,这是中国古代楼阁必然有的风物。古楼必有圆柱,柱上必镌联。这是中国亭台楼阁的一大特征。</p> <p class="ql-block">借翠亭</p><p class="ql-block">新修的多胜楼配亭“借翠”,旧有刘仁赡建的借翠轩,在府治东。</p><p class="ql-block">楼前广场佐以历代名人在宜春的题咏,主楼两侧配以“浮香”、“借翠”二亭,虽属混搭,倒也有些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