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游记(二)

逍遥子

<p class="ql-block">青岛是个美丽的滨海城市,美景众多,</p><p class="ql-block">蓝天、碧海、青山、绿树、红瓦、黄墙",是青岛的独特风貌。在青岛游记(一)中介绍了栈桥,信号山等景点,本片主要介绍八大关、第一第二海水浴场、小鱼山、小青岛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大学路红墙,现在是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p><p class="ql-block">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汇泉东部,太平山南麓,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面积70余公顷。</p><p class="ql-block">八大关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p><p class="ql-block">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有八条马路(现已增到十条),是以中国古代长城著名关隘命名的。此处是著名的别墅区,人称“万国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八大关中最著名的建筑物有三大楼,即蝴蝶楼、公主楼,花石楼。可以参观,但要购买门票。</p> <p class="ql-block">蝴蝶楼</p><p class="ql-block">是青岛八大关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座独特的西式建筑,融合了欧洲的巴洛克和罗马式风格。其外立面大量使用花岗岩和大理石装饰,显得庄重而华丽。蝴蝶楼分为三层,每层都有宽敞的大厅和精美装饰,楼顶还设有观景平台,可以俯瞰整个八大关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蝴蝶楼的名字来源于其外观形状,建筑顶部的装饰设计成蝴蝶状,给人一种轻盈飞舞的感觉。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其成为八大关地区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蝴蝶楼最初是德国人的私人别墅,后来被卖给了一位美国富商,成为当时青岛最具声望的建筑之一。在二战期间,蝴蝶楼遭受严重损坏,但解放后得到了修复和保护,现已成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此外,蝴蝶楼还因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而闻名。1935年,当红影星胡蝶主演的电影《劫后桃花》在此取景拍摄,这使得蝴蝶楼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如今,蝴蝶楼不仅作为历史建筑保留下来,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蝴蝶楼因影后蝴蝶而更加神秘,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楼内展示了不少影后蝴蝶的照片资料以及民国电影的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公主楼</p><p class="ql-block">公主楼位于市南区居庸关路10号,建于30年代,为庭院式居住建筑。该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整个建筑属仿欧洲哥特式风格。相传1932年丹麦王子乘游船“菲尼欧亚号”访问青岛时,看到八大关一带风景优美,是建筑避暑别墅的好地方,即与时任丹麦驻青岛总领事赵亨生(译音)商定,在此处为丹麦公主建造一座别墅,故名“公主楼”。</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八大关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为中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的国际友人,曾在这里下榻。</p> <p class="ql-block">花石楼</p><p class="ql-block">青岛花石楼,哥特式建筑,坐落于八大关景点南端的岬角,背靠八大关,面临第二海水浴场,风景独特,环境优美。</p><p class="ql-block">花石楼 建于1930年,外墙由花岗岩石砌筑,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1930年,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在临海呷角上修建了这座海滨别墅。</p> <p class="ql-block">花石楼面对大海,这片大海边就是第二海水浴场。</p> <p class="ql-block">沿着第二海水浴场一直走下去,就是第一海水浴场,那里的海滩景色变化多端,一会儿是金色的沙滩,一会儿是怪石嶙峋,看的人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第一海水浴场</p> <p class="ql-block">小鱼山</p><p class="ql-block">青岛小鱼山,是青岛著名的具有古典风格的景点,海拔60米,面积2.5公顷。1</p><p class="ql-block">山虽不高却能远眺,登山俯瞰,自西向东可以看到沿海的一系列美景: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水族馆、汇泉湾、第一海水浴场、八大关景区等,前海美景尽收眼底。是游客必去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下图:小鱼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此山原无正名,后因靠近鱼山路而获"小鱼山"之称。主建筑为"览潮阁",三层八角高18米,阁内有螺旋式的楼梯,外设护栏平台,人们可沿平台绕阁一周,饱览"蓝天、碧海、青山、绿树、红瓦、黄墙"这一青岛的独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览潮阁</p><p class="ql-block">是小鱼山的主建筑,三层八角高18米,阁内有螺旋式的楼梯,外设护栏平台,人们可沿平台绕阁一周,饱览"蓝天、碧海、青山、绿树、红瓦、黄墙"这一青岛的独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以下几张照片是在览湖阁顶层俯瞰四周。</p> <p class="ql-block">第一海水浴场</p> <p class="ql-block">信号山</p> <p class="ql-block">本人觉得,在小鱼山览湖阁俯瞰青岛市容,比信号山体验度更好,山不高,登上去更轻松,览湖阁顶层没有玻璃遮挡,所处的地理位子比信号山更优越,因此四周的景色更美。</p> <p class="ql-block">去小青岛,小青岛在青岛市众多景点中,虽然不是名气最大的,但却是个很值得玩味的地方,还没到小青岛,沿途海边的景色已经令人陶醉了。</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海滩,随手一拍,就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海军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小青岛</p><p class="ql-block">青岛,德国强占胶澳后,将其占领区定名为“青岛”,就是根据此岛而得名。这海中孤屿被德人称其为“阿克那岛”,派兵驻守,并且在岛上修建了灯塔,当地居民习称“小青岛”。小青岛距海岸720米,海拔17.2米,面积1.2公顷,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p> <p class="ql-block">下图左上角上的白色灯塔,是德国在1898年租占胶州后所建。</p> <p class="ql-block">在岛上地势较为平坦的南部有一个非常小巧的广场,广场中间立有手抱古琴、目视海面的“琴女”雕塑。</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对岛上的灯塔进行了大规模修建,现塔高15.5米,塔身白色,呈八角形,是国内外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标志。每当夜幕降临以后,塔上的红灯与栈桥上的灯光在碧波上浮动,构成了一幅美妙图画,故“琴屿飘灯”被誉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现在灯塔是封闭的,不能参观。</p> <p class="ql-block">琴屿飘灯石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