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背景介绍<br><br>(一)服务对象基本资料<br><br>该服务对象今年七十七岁,早年离异,独自将儿子抚养长大,由于一场意外,导致儿子身患重疾,为了给儿子看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如今已是照顾儿子的第六个年头,因常年不能离人,服务对象没有丝毫个人文娱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日复一日的照护压力,总感觉生活没有盼头,内心压抑,时常产生无力感。<br>(二)服务对象基本情况<br><br>生理方面:由于服务对象常年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自<br>己年事已高,照护压力大且没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导致其经常失眠多梦;<br>心理方面:服务对象经常出现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br>心理压力大,时常觉得生活没有盼头;<br>社会方面:社会支持网络:由于照护压力大,导致服务<br>对象的社交时间少,同时,因为内心的焦虑导致其不愿外出,经常闷在家里,其社会支持网络非常薄弱。经济压力:自己的退休金全都用在儿子护理身上,勉强够两人的生活开支。<br>二、问题分析<br>1.服务对象时常失眠,心理负担较大,总感觉生活没有盼头,主要表现为压抑、焦虑等情绪;存在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需求;<br><br>2.因常年照顾儿子,几乎不出门,毫无文娱生活可言,与邻里之间也基本没有互动;存在扩围社会支持网络、丰富文娱生活等需求;<br><br>3.为给儿子看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虽然阿姨有退休金,但基本都用在了儿子的日常护理上,家庭生活困难;存在经济帮扶、政策帮扶的需求;<br><br>4.照护技能提升的需求:服务对象照顾瘫痪的儿子经常觉得力不从心,存在提升照护技能的需求。<br><br>三、服务计划<br><br>(一)服务模式及理论依据<br><br>本期个案服务运用个案管理模式,通过一系列服务输送环节,如需求评定、服务计划与安排、服务评估等,着重于链接和整合服务系统的各种资源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多种服务需求。个案管理模式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服务输送体系。该家庭面临生理、心理和促进社会融入的需求,尤其像刘阿姨这类缺乏家庭系统支持的“弱势群体”,需要运用个案管理模式,链接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以协调和整合的方式提供综合服务。<br><br>(二)服务目标<br><br>1.疏导其负面情绪,减轻服务对象的生活压力,为其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支持服务;<br><br>2.为服务对象提供喘息服务,减轻服务对象的生活压力;<br><br>3.为服务对象提供照护护理技能知识,提升照顾质量,从而减轻其照护压力;<br><br>4.通过资源链接不断扩围其社会支持网络,拓宽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力量;<br><br>5.通过陪伴服务、政策帮扶等,让其感受到关爱与温暖,同时协助其挖掘自身优势,丰富其文娱生活,帮助服务对象渐渐走出生活阴霾,不断增强其面对生活的信心。<br><br>(三)工作进度<br><br>进度按照计划进行,循序渐进帮助服务缓解因作为长期家庭照护者所带来的心理生理压力。从确定专业关系到服务对象资料评估(了解需求、确定提供服务、签订协议)、到服务计划(资源掌握、资源链接及整合、列出服务的优先次序)、到服务计划的执行(将计划具体为行动)、监督与评估(服务对象满意度、服务成效、目标达成等情况)、最后到结案(告知服务对象结束、处理情绪、结案工作安排以及后期回访等)。<br><br>四、服务实施过程<br><br>1.实施过程:<br>微观:1.针对服务对象个人进行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服务;2.链接资源对其家庭进行物质帮扶;<br>中观:1.链接各方资源,不断扩维其社会支持网络2.为其提供喘息服务,增加其文娱时间;<br>宏观:利用政府资源,对其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其自身照护能力,缓解其照护压力。<br>2.服务内容:<br><br>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访谈及面对面交流法,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与其建立专业的信任关系。运用优势视角理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等,通过同理心、倾听、共情等专业技巧,协助服务对象释放其不良情绪,从而减轻生活带来的压力。鼓励服务对象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技巧,增强其自信心,消除无力感。另外,链接各方有利资源,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协助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全方位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心中阴霾。<br><br>五、服务评估<br><br>(一)评估方法<br><br>本次个案服务采用参与观察法。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始终保持与服务对象面对面的互动,通过观察服务对象的动作、表情、语言、生活的变化,定期评估案主在接受服务后的生活变化。<br><br>(二)目标达成情况<br><br>1.情绪、情感得到改善:服务对象自从接受个案服务以来,心理、生理压力得到缓解,且掌握了一定解压技巧,增强了面对生活的信心,整个人情绪也趋于稳定。<br>2.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学习照护技巧,其照顾技能及生活技能得到提升,目前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简单应对,提高了照护能力和效率,减轻了身体损耗。<br>3.行为得到改变:服务对象在社工的个案介入下,敞开心扉,在服务中获得了很多的情感支持,缓解了服务对象因照护家人带来的无力感,从最开始垂头丧气到现在的乐观积极,整个人的改变非常明显。<br>4.社会功能:个案服务的介入,帮助服务对象构建了更加稳固的支持网络,通过服务对象获得了更多的喘息时间,整个人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好,切实解决了服务对象的现实困境。另外,服务对象在照顾家人之余,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完成了由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br>六、结案及后续跟进<br><br>1.结案过程介绍及现状总结:<br><br>(1)服务时间跨度、服务次数、服务方式<br><br>本次个案服务时间累计4个月,服务9次,以面谈(陪伴)为主要服务方式。<br>(2)服务对象的情况变化,问题解决程度<br><br>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已经具备了一定解压技巧,在社工的陪伴服务中,获得了更多情感支持;社工作为资源链接者,帮助服务对象扩围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同时挖掘服务对象优势,协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娱生活,从根本缓解了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另外,帮助服务对象学习照护技能,减轻其作为家庭照顾者、作为“养老残”群体的生活压力,不断提升服务对象面对生活的信心。<br>(3)目前服务对象的意愿、情绪、期望等<br><br>通过个案介入,服务对象缓解了不良情绪,减轻了各方面的压力,社会支持网络也越来越丰富,情绪更加稳定,生活状态越来越好,服务对象同意接案。在服务中通过优势视角理论,协助服务对象挖掘自身优势,从服务对象的“闪光点入手,”不断丰富其文娱生活,从而进一步缓解服务对象因照护瘫痪在床的儿子带来的无力感。在经过暖心服务后,服务对象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同时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来回报社会给予的关爱与温暖。<br>(4)社会工作者观察、总结<br><br>社会工作者能明显感受到服务对象的变化,从最开始面对服务对象,给人的感觉抑郁、负面情绪明显,到现在积极乐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解压方法、文娱生活的同时,愿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其他人,实现了“助人自助”,完成了由受助者到助人者的改变。<br>2.结案后的跟进情况:<br><br>自结案后,社会工作者时常电话回访服务对象现状,其面对生活更加积极阳光。通过自身所学的解压技巧能够更轻松的应对照顾压力,另外年轻时喜欢的编织现在又重新做起来,不仅能打发时间,还可以减轻很多生活压力。社区编制队如有需要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话,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加,其社会支持网络更丰富,可以很好的应对生活中的压力。<br><br>七、专业反思<br><br>在整个个案过程中,社工主要遵循服务对象自决原则,相信服务对象有改变的能力。服务过程中,社工运用个案管理模式,通过一系列服务输送环节,如需求评定、服务计划与安排、服务评估等,着重于链接和整合服务系统的各种资源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多种服务需求。另外通过优势视角理论,协助服务对象挖掘自身优势,从优势出发,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其生活自信。同时,驻站社工充分发挥资源链接功能,链接多方有利资源,不断扩围其社会支持网络系统,以协调和整合的方式提供综合服务,靶向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