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1978年3月至1985年10月,我在贺兰山生活战斗的八年时间里,有三年时间是在八号泉陆军20师司令部机要科度过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陆军20师师部设在八号泉,办公大楼主体四层呈L型,L型拐角处加盖了一层大会议室。办公楼一楼为后勤部办公区,收发室、总值班室、医务室在一楼。二楼为司令部办公区,副参谋长、机要科、通信科、工化科、军务科、打字室、管理科会计室等科室设在二楼。三楼为师首长办公室、常委会议室和司令部作训科、炮兵科、侦察科和作战值班室等。四楼为师政治部办公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办公楼大门右侧为锅炉房,24小时供应开水,保证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常饮水。我们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办公室扲几个八磅热水瓶去打开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机要科和司令部会议室则位于二楼东头。楼下则是总机班,四周种满了高大的沙枣树,五月沙枣花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这个时候,我们时常会从二楼打开窗户,随手采摘几朿沙枣花,摆放在值班室,享受这清香带来的宁静与愉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科长田玉才老首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64年老兵,从天水步校机要队毕业。他带领我们处理来往电报,同时也不忘对我们进行政治和军事理论的学习。参谋有68年兵单培干,70年兵董国华(后任兰州军区司令部机要局局长、大校军衔)、杨玉书、马德银,75年兵荣昌玉,76年兵马玉龙,学员77年兵赵海文、78年兵成科峰、陈德彦、陈良友,机务人员77年兵张钢印,机要车驾驶员王仲兵。全科共12名干部战士,可谓是兵强马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我们的工作任务除正常处理来往电报外,老参谋主要是学习政治和军事理论,而新学员们主要是进行业务训练。科里专门为新学员制定了训练计划,每个科目都有具体的指标。为了激励学员争做训练标兵,将每个科目的训练指标制作图标,张贴在大办公室墙上,定期用红箭头将学员训练成绩标注在及格、良好、优秀、标兵的相应位置上,红箭头越高代表训练成绩越好,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训练热潮,有力调动了学员们训练热情和上进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训练之余,大家会到大办公室看报纸、练钢笔字。那时没有字贴,大家便以解放军报的楷体字为模本,一笔一画练起,科长还要定期检查大家的练字本,对练字认真,书写工整的同志提出表扬,对练字不认真的批评教育。作为机要人员,字是门面,翻译的电文是给首长看的,所以对书写汉字要求极高,如果你的字没有达到一定的规范要求,是不能上岗从事翻译工作的。所以练好一笔钢笔便成了机要人员的必修课。董国华参谋的钢笔字非常漂亮,曾获师机关硬笔书法大奖。他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苦练多年却未能完全掌握他的章法,但他的字法对我的方块字书写产生了深远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饭后,大家会聚在值班室看电视。那台17吋的匈牙利电视是师首长为了改善我们的文化生活而特批的。虽然那时的电视节目很单调,但我们都喜欢看武打片,如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陈真》等是我们的文化大餐,每集必看。有时电视信号不好,我们便会跑到办公室对面的山上调整天线,寻找最佳信号,那时的我们总是充满了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精神。后来电视播放外国电视连续片《加里森敢死队》,但这个片子放了一段时间后,不知什么原因便停播了,至今也没有看到完整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军营二十多年了,驻守在贺兰山的陆军第20师也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了改编和撤销,现在只有一个红军连整建制被保留了下来。贺兰山的日子虽短,但在我24年的军旅生涯留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结,贺兰山的人和事成了美好的回忆。岁月流转,曾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都已经改变,但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却一直伴随着我。</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L字办公楼,主体共四层,五层在L字型拐角处,为大会议室。机要科在二楼东头,楼下是总机班,总机班前后有高大的沙枣树。</p> <p class="ql-block"> 1980年11月作者左一、田玉才科长、陈德彦同志在银川丽江照相馆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98年8月故地重游,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站在灯光球场的看台上来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台黑白电视机可是一件宝贝,它为大家带来了快乐的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 上山转天线寻找最佳信号,其乐无穷。</p> <p class="ql-block"> 这间已经没有了门窗的房子,是当年我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 1998年8月份我们去的时候,贺兰山刚下了一场暴雨,办公楼前的水泥地遍地都是泥沙。</p> <p class="ql-block"> 军人服务社是当年我们购买日常用品的必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张黑白照片是董国华参谋和我一起在他的宿舍洗印的,我们通过显影、停影、定影、水洗、烘干等工序完成的,从此我也学会了在暗室洗相片的技能。当年的青皮少年已进花甲之年。</p> <p class="ql-block"> 作者筒简介:成科峰,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曾在宁夏、内蒙、陕西、青海、新疆、陕西、云南、甘肃等省区执行过军事演习、维护社会稳定、老山作战等重大军事任务,从戎24载。转业地方工作后,担任过市直部门科长、副支队长、纪委书记、一级调研员等职。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理论研究、学术文章、散文、新闻报道近百篇,曾担任中国劳动保障报特邀新闻记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