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没在岛城里的(68)青岛太阳鞋厂

自然国地

老沧口人,大概没有不知道“胶皮家(不读jia而念jie)”的。早在解放前,中国北方人尤其俺青岛人都把橡胶称为胶皮,“胶皮家”指的是沧口下街(即今沧台路)北头的一家橡胶厂“青岛太阳鞋厂”。胶皮家占据沧口下街北面大片土地,其员工家属及宿舍分布沧口各地,多年来一直是沧口有影响力的大厂。 1933年,日本橡胶株式会征用了营子村的土地筹建青岛太阳鞋场。1935年5月,开始生产胶鞋。1938年石桥正二郎创办的石桥(普利司通)轮胎工业公司又在青岛太阳鞋厂内增建轮胎和帘子布工场。1944年2月,改为青岛橡胶工业株式会社,年产轮胎2.3万条,胶鞋340万双,自行车和力车胎86万条。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橡胶厂由青岛市军管会接管,工厂利用较短的时间恢复了生产。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国家重点工业转入战时轨道,青岛橡胶厂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轮胎厂研制生产出了飞机轮胎,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8月,朱德元帅也曾亲临该厂视察。 1952年,该厂隶属省工业厅为山东橡胶总厂第一厂。1953年2月改属为轻工部,厂名为山东橡胶总厂,在青岛、威海下设二、三、四分厂。后将二、三、四分厂改名为国营第九、六、十二橡胶厂,山东橡胶总厂改名为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和国营第二橡胶厂。1960年更名为国营青岛第二橡胶厂,该名称一直沿用了30多年。 在国内轮胎行业,“二厂”几乎成了一个品牌!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第二是全国排名的,在青岛是没有第一橡胶厂的。1952年起国家投资对该厂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造和扩建,胶鞋生产设备移交给青岛橡胶九厂,运输带和胶管生产设备移交给青岛橡胶六厂,橡胶杂品等或移交或停产,使之成为了一家专业的轮胎工厂。 为扩建国营第二橡胶厂,国家将位于该厂北侧的青岛耐火材料厂迁移他处,在此地建设了生胶炭黑仓库等建筑设施。同时,在沧口升平路至邢台路间兴建了大片的职工宿舍,宿舍内粮店、医务室、缝纫组、修鞋组、理发室、洗衣组等一应俱全。现在的青岛永平路小学、青岛永安路小学均曾为该厂子弟小学。 1954年,该厂轮胎产量已从2年前的20万条扩大到60万条,成为国内最大的两家汽车轮胎生产厂之一。1956年,成立了青岛橡胶工业学院和橡胶工业学校,为该厂和国家培养了大量橡胶专业技术人员。1958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青岛橡胶工业学校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即后来的青岛科技大学。 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1965年青岛第二橡胶厂划出三分之一的设备(20万条),600多人筹建了宁夏银川橡胶厂。1969年为配合中国第二汽车厂建设,由青岛第二橡胶厂在湖北十堰包建了东风轮胎厂。1971年又派出大量人员支援鲁西南肥城橡胶厂。还为越南、朝鲜和新疆、河南、海南等国家和省份参与援建和培训轮胎技术管理人员。 1966-1976,十年间青岛第二橡胶厂生产轮胎产量625万条。1973年轮胎产量达到65万条,用胶量1.41万吨列全国橡胶工厂第一。1987年,青岛第二橡胶厂轮胎产量达到1103027套,突破百万大关。1980年,青岛第二橡胶厂生产的1100-20载重汽车轮胎荣获国家“银质奖章”。 1985年,900-20载重汽车轮胎荣获国家“银质奖章”;1987年,650-16荣获国家“银质奖章”; 1989年,青岛第二橡胶厂获国家质量管理奖,黄海牌斜交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奖。1993年,引进意大利倍耐力技术的年产30万套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正式完成投产。成为全国橡胶行业利税“十强”企业,国家大型一类企业。 1994年7月,青岛市橡胶工业公司撤销,以青岛第二橡胶厂为核心组建青岛橡胶集团公司。集团辖有青岛第六橡胶厂、青岛乳胶厂、青岛同泰橡胶厂、青岛橡胶制品厂等。2000年,成立了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其旗下的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5年,青岛市政府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签署协议,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重组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1996年开始,黄海橡胶在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征地260亩建设炼胶中心项目,2002年又征地326亩建设橡胶工业园。从2007年始,全部实施沧口老厂区向青岛市城阳棘洪滩厂区的搬迁。 2012年1月,黄海橡胶沧口厂区沧安路1路土地全部腾空交付青岛海创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老胶皮家“太阳鞋厂”在沧口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使命已全部完成,被彻底掩没在岛城里。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2.18.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