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军 民 骨 肉 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刘瑞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第4师战斗在淮北敌后,为开辟、巩固、扩大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这支部队与淮北人民结下了骨肉深情。</p> <p class="ql-block"><b>作者刘瑞龙</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彭雪枫同志率领的部队,与吴芝圃同志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第2支队,萧望东同志率领的新四军先遣大队,在河南西华的杜岗会师,整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各个连队建立了党支部,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全体指战员进一步树立了人民军队的观念。部队经过短期整训,向豫皖苏敌后挺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淮北豫皖苏边,国民党部队已经撤走,地方官吏也已弃城西逃,大片国土,沦入敌手。日军汉奸烧杀淫掠,广大群众苦不堪言。新四军游击支队积极展开,拔除敌伪据点,摧毁“良民区”,把人民救出水火深渊,受尽苦难的群众,莫不感激拥戴。这一年,因为日伪糟踏,兵灾战乱,农业歉收。1939年的春天,发生了严重的灾荒。粮食缺乏,人民生活无着,部队供应也很困难。战土们每天只能吃一些发霉的红薯,谷糠窝头,盐拌辣椒,清水稀汤。几个月不发津贴,同志们缺鞋少袜。人民的军队,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情愿忍受饥饿,也不多征民粮,情愿挨冻受寒,也不向老百姓派款。后来军需处的金库里,只剩下了5块钱,部队连最低的生活也难以维持了。司令员彭雪枫在干部会上号召大家,要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以“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概,枵腹从公,坚持敌后抗战。他决定卖掉一些军马,作为战士每天的菜金,绝不再增加群众的负担。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群众的困难,就是军队的困难。部队只有帮助群众解除、减少痛苦的义务,没有侵犯群众利益、加深群众痛苦的权利。一次,2团进抵萧县、永城边境的石弓山。这里的村庄,经日伪抢掠,已家徒四壁,十室九空,老百姓无粮下肚,饿得面黄肌瘦。军需们费了很大力气,才弄到一点杂粮。团长滕海清听说后,命军需立即把粮食退还,并向群众赔不是。团政委谭友林召集各连指导员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为劳苦大众战斗的。我们宁愿吃草,也不能同灾民争粮!”各个连队,党员带头,上树捋榆叶,摘柳絮,一天每人只喝两碗稀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部队对人民的一片真心,深深感动了人民。我军声誉,名传远近,在广大的豫皖苏边,人们称赞新四军为“天下文明第一军”。许许多多群众,生活再苦,也想方设法,支援自己的军队。在永城、夏邑之间的崔楼、崔庄,群众眼见新四军忍饥挨饿,在前方浴血苦战,心里过不去,想给部队送些粮食,又拿不出。两村的群众一起商议,把祖坟一棵200多年的老槐树,刨了献给新四军。古槐送到部队,许多战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司令员彭雪枫、政治部主任萧望东亲自写信,答谢了群众对新四军的一片热诚。当时许多群众,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甘心情愿把自己省下的一点点积蓄,送给新四军,帮助部队渡过困难。永城县裴桥王大娘,把多年攒下来的15块钱,送到部队伙房,嘱附战士们吃饱打鬼子。支队出版的《拂晓报》刊载了这一事迹,王大娘爱国爱军的行为,受到豫皖苏军民的尊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游击支队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地发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指示,在艰苦的斗争中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仅仅1年多的时间,就打开了豫皖苏敌后抗战的局面,部队迅速扩大到1.9万多人,并改称新四军第6支队。1940年八路军一部南下,与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1941年2月,顽军奉蒋介石之命,以7倍于我的兵力,向豫皖苏根据地发起了猖狂进攻。豫皖苏军民,团结一致,按照党中央、毛主席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与顽军进行了3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后为顾全抗日大局,忍痛撤出豫皖苏,转移到淮北津浦路东地区。这时党中央决定,调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同志,任4师政治委员兼中共淮北苏皖区区党委书记。从此,4师在彭雪枫、邓子恢和区党委各负责同志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了淮北苏皖边区的建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第4师在淮北平原上,机动灵活,英勇作战,保卫了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为根据地进行各方面的建设提供了条件。1940年春日伪军对萧宿永地区的“扫荡”,是年秋对板桥、涡蒙地区的“扫荡”,1942年对淮北路东的大“扫荡”,都被英雄的4师部队所粉碎。1941年由陈毅军长指挥的程道口战役,打破了顽军对淮北的第一次东西夹击。1943年由4师组织的山子头战役,活捉反共的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彻底粉碎了顽固派的东西夹击。军事上的胜利,巩固扩大了根据地,保障了人民免受日伪顽的蹂躏。部队这些丰功伟绩,人民是永铭于心的。直到现在,淮北地区的一些老人,对新四军仍怀念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淮北部队重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师长彭雪枫同志,经常亲自登门,拜访爱国民主人士,或申纸染毫,写信向他们阐述时局,为建立淮北抗日统一战线,做了许多努力。在蒋介石发动的第1次反共高潮期间,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迫害爱国进步人士,封闭主张团结抗战的《大别山日报》。该报社社长张百川先生和教育家任崇高先生长途跋涉,通过重重关卡,来到豫皖苏根据地。彭雪枫同志亲自热诚接待,欢迎他们参加敌后抗战。以后,皖北爱国老人田丰先生访问新四军,彭雪枫同志亲自陪同到部队参观,向他介绍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田先生深受感动,不顾耄耋之年,参加了根据地的工作。1941年年初,反共军向豫皖苏发起进攻的时候,彭雪枫同志向当时在豫皖苏根据地的中国国民党革命行动委员会长江支部负责人纽玉书先生,剀切诚挚地说明了顽固派发起的反共摩擦对抗战造成的严重危险。纽先生主持正义,以长江支部名义,发表了对时局的紧急宣言,呼吁团结,反对内战。新四军4师的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了各阶层爱国人士,促成军民之间广泛的合作,对坚持抗战和根据地建设,起了很大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第4师在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利用作战空隙,竭尽全力为人民做好事。每年春天,抽出大批骡马,帮群众春耕。麦子黄熟,帮助农民收麦打场。冬季协助地方训练民兵,举办冬学。他们处处关心民瘼,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积极想方设法,解除人民的痛苦。1939年秋,部队驻安徽涡阳新兴集,当地地势低洼,十年九涝。群众原想挖沟排水,遇到下游人民的反对,为此引起纠纷,连年械斗。彭雪枫同志派人为上下游群众和解,军民合作,挖了一条几十里的大渠,水患既除,年年丰收。群众为纪念新四军与人民的新关系,把它定名为“新新沟”。1943年,部队驻洪泽湖边,滨湖各县,有许多河道,夏秋之间,河水泛滥。淹没农田,秋禾歉收,群众深以为苦。淮北行政公署发放贷款,淮北8县人民展开了水利建设。各地驻军立即抽出人力,冒着炎炎烈日,开入工地,帮群众挖河修堤。整整3个月,军民一起,共整修河道106条(段),使2.5万顷农田,免除了涝灾。这一年,淮水猛涨,8月18日,泗南县大柳巷淮河大堤决口,情况紧急。这时彭雪枫同志正在此主持卫生工作会议,闻讯当即率领会议代表奔向大堤抢险。他跳入水中,组织人墙,指挥民工,紧张工作10余个小时,堵住决口,保护了数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1944年彭雪枫同志殉国以后,人们为纪念他一生爱民的品德,把这段淮河大堤,命名为“雪枫堤”。新四军和老百姓的这种手足深情,表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色。他们对人民的疾苦,随时随地尽心尽力,给予帮助。1944年7月,滨湖地区发生蝗灾。大批蝗虫,铺天盖地,吞噬庄稼,毁坏农田。泗南、泗阳、洪泽各县,普告蝗警。区党委发出紧急指示,动员群众起来,扑灭蝗灾。当地驻军,急民所急,与群众一起组织打蝗队,两天灭蝗数万担,迅速消灭了蝗灾,保护了庄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淮北新四军,从1942年起,根据党中央制定的方针,一面打仗,一面生产。中共淮北区党委决定,主力部队每人每年要生产半石粮,百斤菜,地方部队做到每年粮食自给3个月,食油1个月。各个部队热烈响应党的号召,开荒种地,下湖割苇,开辟菜园,养猪养鸭。到1944年,师特务团生产的粮食基本自给,抗大4分校的蔬菜吃不完,供给部养猪除自用外还可供应市场,骑兵团在洪泽湖放养了3000多只鸭子,时常能吃到鸭蛋。部队生产成绩很大,改善了战士生活,减轻了人民负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的这种爱惜民力,体恤群众困难的精神,感动了根据地的人民。他们决心加紧生产,保证供给,支援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1943年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淮北苏皖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各地组织了许多互助组、合作社、合惧组、换工队。1943年,据泗宿、淮泗、盱凤嘉3县的统计,组织起来的全劳动力已有40395人,畜力3322头,互助合作耕地28422亩。互助合作运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增加了收成,改善了人民生活。每年夏秋两季,群众欢欣鼓舞,踊跃缴纳公粮,千挑万担,迅速入仓。根据“先部队,后地方,先前线,后后方”的原则,保证了部队粮食供应。在那艰苦的年代,淮北人民为支援自己的军队,尽了极大的力量。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们也不声不响地担当在自己肩上。1943年日军对淮北大“扫荡”被粉碎以后,又与顽军默契配合,加紧了对根据地的封锁。棉布价格猛涨,军需民用都受到影响。6月,中共淮北区党委发出《关于开展纺织运动的决定》,号召边区人民,自力更生,努力生产。淮北地方银号拨出边币40万元,发放纺织贷款。一个群众性的纺织运动,蓬勃展开。许多地方扩大棉田,增加棉花产量。泗宿、淮泗等县一些村镇,不分昼夜,户户织布,家家纺纱。淮北平原,一片热气腾腾的动人景象。至1944年,全边区已有纺车1.5万辆,织布机900架,生产的棉布,基本上保证了军民需要,粉碎了敌伪顽的经济封锁。淮北的大生产运动,从1943年起直到抗战胜利,持续了3年之久。忠厚朴实的淮北人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用自己的汗水养育了人民的军队,尽最大努力支持了抗日战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根据地建设中,中共淮北区党委在邓子恢同志的领导下,紧紧抓住一个中心环节,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淮北部队抽出大批干部,组织民运工作团、队,协助地方工作。从1941年到1944年,全区减租范围从98个乡,发展到899个乡,减租11.21万石,改善了人民生活,振奋了群众抗日和发展生产的热情。在减租减息运动中,大批先进分子被吸收入党,群众普遍组织起来。1944年年底,全区工、农、青、妇抗日救国会员,已发展到100多万人。树立了基本群众的政治优势,巩固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为组织群众大规模的参军运动,扩大抗日武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淮北苏皖边区,每年秋冬都组织一次全区规模的参军运动。边区一级建立有扩军委员会,负责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在参军中,各地严格执行“三不四要”政策,把最好的青年,送到自己的部队去。“三不”是不强迫,不收买,不欺骗。“四要”是成分要好,年纪要轻,身体要强,来历要明。每次参军运动,区党委都要求保证质量,新兵中的党员占20%。运动开始,村村发动,全民动员,参军热潮遍及淮北。大会上共产党员带头,青壮年农民踊跃报名。每次参军,都出现许多“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事迹。1943年,泗宿县朱湖乡许大娘送儿许均一参军,搭夜给孩子做了一双鞋,临走时她说:“儿呀!穿上娘做的鞋打鬼子去吧,在新四军里好好干,打跑鬼子再回家。”泗南县刘台子刚过门的新娘子,送新郎刘发年参军,路上对丈夫说:“你放心的去吧,俺在家孝顺公婆,积极生产,你走得再远,俺也等你。”新兵入伍的时候,淮北农村,一片欢腾。召开欢送大会,给参军青年胸前戴上大红花。家属上台讲话,勉励子弟,勇敢杀敌。会后男女老少列队大路两旁齐呼欢送口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新战士骑上高头大马,区长、乡长亲自牵缰,把新兵隆重送进自己的部队。淮北每年都有几千名新战士走上前线。1944年淮北路东地区一次参军运动,就有1万多人参军,组建了10个独立团。1945年路西地区,建立了8个县总队(团)。人民的踊跃参军,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增强了敌后抗战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兵民是胜利之本。军队力量的根源,存在于群众之中。当时中共淮北区党委和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十分重视民兵建设。1943年和1944年,曾两次召开边区民兵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表彰民兵英雄。截至1944年,淮北路东已有10万强大民兵,路西地区也组建民兵3万余人。每次敌人“扫荡”,淮北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广大民兵一齐出动,把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仗打得有声有色。平时,淮北民兵活跃在徐州、蚌埠外围,津浦铁路两侧,来去无踪,神出鬼没,显示了民兵的强大威力。淮泗民兵的地雷,泗南的土炮,洪泽湖上的鸭枪队,宿东、邳雎铜民兵的英勇顽强,誉满淮北。1944年9月,4架日军飞机被盟国空军击伤1架,在宿东小韩家村外降落。宿东民兵立即出动,冒着其余3架飞机的扫射,强行夺取伤机。机上7个机组人员不敢应战,由3架飞机掩护向津浦线逃跑。民兵夺得伤机,缴获4门机关炮。任桥车站的日伪军闻讯扑来,英雄的宿东民兵,击退敌人,焚毁伤机,胜利凯旋,受到淮北军区的通令嘉奖。淮北民兵,打击敌伪,保护人民,曾进行过许多英勇壮烈、气吞山河的战斗。1943年10月,徐州东南黄集的伪军100多人,到根据地铜山县的王楼抢掠。区长兼区队长因事不在,其父与村里另一姓王的老人,均已60岁高龄,毅然带领子弟兵,抗击来犯之敌。战斗十分激烈,两老人英勇牺牲,6名民兵战死,民兵们志如钢铁,坚如磐石,大量杀伤敌人,将敌击溃。淮北军民,共同坚持敌后抗战,用鲜血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部队经常教育全体指战员,要拥政爱民,地方上也经常进行拥军优抗(抗日军人家属)活动。1944年1月,在全区拥政爱民、拥军优抗运动月中,新四军第4师制定了8条拥政爱民公约,规定各部队应把拥政爱民作为一项长远的政治任务,努力完成。要经常帮助地方工作,尊重各地抗日民主政府,模范地执行政府的政策、法令,倾听政府和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风俗习惯,爱惜民力,与群众亲切相处等。彭雪枫师长总结了几年的拥政爱民工作,提出人民的战士要“对敌人如猛虎,对群众如绵羊”。军队应该是“政府的卫队和老百姓的护兵”。当时他作了一副对联,要求各部队写下来贴在俱乐部的墙上,时刻牢记,切实执行。这副对联是:“政府卫队,保卫政府,乃是义务;人民护兵,爱护人民,原为本分”;横批“拥政爱民”。在军队进行拥政爱民的同时,地方上也热烈地展开了拥军优抗运动。为便利部队作战,成千上万的群众动员起来,参加拆桥破路,把平原上的条条大路,挖成交通沟,密如蛛网,绵延数百里,我军到处可以利用战壕,打击敌人。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则寸步难行。部队作战,农救、青救会员当向导,运伤员;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妇救会员到医院洗血衣。军队打了胜仗,敲锣打鼓,进行慰问。部队休整,妇救会的同志,给战士缝补军衣,拆洗棉被。人民对自己的军队,情同骨肉,亲如一家。平时,他们给抗日军人家属代耕代种,乃至修房垒圈,扫地挑水,无不尽力照顾。每年端阳、中秋,干部登门慰问。春节,村里的花灯、旱船,先给抗属演出拜年。抗日军人家属,受到优待、尊重,前方战士解除了后顾之忧,个个龙腾虎跃,英勇杀敌。通过拥政爱民、拥军优抗运动,提高了部队的政治素质和人民群众的觉悟,军政、军民关系,更加亲密无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年战争,8年苦斗,淮北军民,骨肉情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怀着共同的理想,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亲密合作,殚精竭虑,费尽千难万苦,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时期淮北军民团结战斗的事迹,已载入淮北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1987年4月定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