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螺油子”,是一个极具青岛地儿特色的文化俚语,是青岛本土独有的地理标签,更是一种刻在青岛人骨子里的性情感念。作为一座滨海城市,青岛的山城特色往往易被人忽略或漠视。实际上,山城青岛最寻常的表象,便是道路随不高的山脉或者丘陵跌宕蜿蜒,如同海浪一样起伏跳跃。 波螺油子,位于青岛市的市北区与市南区交界线上的胶东路,路宽约 5米,有马牙石铺设的呈扭曲形状转盘,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城市风貌,还有老青岛的商业文化和市井烟火。这里,曾聚集着久康酱园、瑞丰成衣局、光华制版社等近百家商铺和不少红极一时的老字号。 话说,这波螺油子顺山而建,最早是胶东路连接热河路的一条羊肠小道,形成于青岛开埠初期。1922年,王正廷、熊炳琦代表北洋政府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主权以后,沿地势修建了苏州路、莱芜一路、莱芜二路等数条马路。大约1924年,波螺油子铺上马牙石,将胶州路、热河路、无棣一路至四路等几条路连接了起来。 这条老街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承载几代人的脚步,石头变得油光发亮。青岛方言称那种外壳圆滑的海螺为“波螺”,由马牙条石铺成的步行街就叫波螺油子。这条大名为胶东路的街道,钩出了一段青岛的历史。先不管名称怎么来的,把大海中的海螺,镶嵌在青岛的老街中回旋往复,展现了青岛地形、街道与建筑的优美景致。 那么,“波螺油子”的油子到底是啥?青岛民间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这条路像海螺涡旋的肉,因为青岛土话称肉为“油”,因此,形象地叫波螺油子。第二种是望文生义,这条由花岗岩石块铺就的道路,在经年累月地行走后,已经磨没了最初的棱角,很多已经如同镜面一样光滑,如同“油”一样顺滑,因此便有了“油子”一说。 第三种说法,比较有人文的市井气,因为青岛俚语里“油子”是指处事圆滑的老江湖。这条道路在光阴的磨砺下,就像“油子”性格的人一样左右逢源,既象形又寓意一语双关。另有民间版本说,胶东路的马牙石路并非全是波螺油子,特指靠马路人行道边往下走那段螺旋蜗牛状的马牙石下坡路,即指胶东路从苏州路30号到热河路烟酒店这一段。 许多人,可能会把马牙石路与波螺油子混为一谈。其实,波螺油子是马牙石路,但不是所有的马牙石路都是波螺油子。波螺油子曾是青岛马牙石路景观的集中代表,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天主教堂的那段马牙石路。天主教堂那段直通中山路的马牙石路,属于欧式时尚的青岛风情。而波螺油子则是市井、红尘、烟火,是热气腾腾的家常生计。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把马牙石路这种在中西欧国家里常见的路面铺装也带到青岛。但因马牙石比较昂贵,按照总督府的规定,坡度在15度左右的道路才可使用马牙石铺装以防滑。目前,岛城的马牙石路大体分布在两个地方,一是浙江路天主教堂周边及福山支路那几条;二是老胶东路的波螺油子,这里是一处丘陵地带,道路起伏较大。 从低处的胶东路往西,过了三角地小花园以后,就到了波螺油子,此段地势渐高,直至一处十米左右的峭壁挡住去路,向右拐,然后左拐,在不断盘旋过程中到达热河路与江苏路分界线,在这个不断盘旋过程中,就把峭壁的高度消除掉了。波螺油子内侧依势建有老房子,其旋转到了下半部分,两侧皆有老房子,将马牙石路镶嵌其中。 在波螺油子没有老房子的另一侧,则是由石柱与铁管组成防护体系。白天行色匆匆,很少有人注意波螺油子的景致,但到了夜晚,从这个波螺油子顶端的"豁口"望去,"对岸"呈梯状向上攀升的灯火与星星一同闪烁,恍如天上人间。20世纪90年代,这儿最令青少年们向往的则是各色光碟和软件摊位。 波螺油子从诞生之时起,就有做小买卖的,到了上世纪 70年代末,路两侧干脆都开了小店,卖杂品和水果,波螺油子两端被夹,成了一条"袖珍路"(蜿蜒部分更显蜿蜒,因为马牙石被磨光滑,雨雪天更加难行),在波螺油子旋转最急遽的"轴"部分,也开了水果、干货店。还有书店、饭店及旧书市场,这里还曾以卖盗版光碟闻名。 青岛东西快速路第一期工程, 2001年即开始动工。"波螺油子"所代表的蜿蜒曲折,要给速度来让路了,这是一个时代命题。东西快速路取代了波螺油子,这座城市真正步入了"腾飞"时代,波螺油子也被掩没于岛城中。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2.18.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