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姑苏 逛园林 树包亭台 水映景 端知城市有山林(江南行十)胜勇华为Mate 60 Pro手机拍摄

胜勇

<p class="ql-block">老叟自5岁开始随家父、家姐从无锡坐火车来苏州探亲访友,在苏州火车站乘马车嘀笃嘀笃到市区景德路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姑苏行。19 60年春上初中时第2次来苏州游"拙政园","狮子林"和"虎丘。间中在狮子林大门口见苏州景区地图上看到家父单位所在街道,随与帶队老师告假半个小时,便在中午时分步行前往(详情见狮子林开篇)。</p><p class="ql-block">过后去苏州机会更多。老叟算得上半个苏州人。</p><p class="ql-block">关于姑苏有太多故事,苏州市全国GDP排行老八就不屑说了。今天只谈与姑苏行有关的游记。75年来我自己或者携家人或者带朋友到苏州去的最多的地方一直都是:拙政园、狮子林、虎丘三个景点。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是因为苏州火车站在上世纪五十代就专门设了一条由火车站一一拙政园一一狮子林一一留园一一西园一一虎丘的1路公交专线。</p><p class="ql-block">这不,我们四位老头老太由杭州、湖州、上海来到苏州之旅就从这一篇开始说起吧!</p> <p class="ql-block">到苏州的当天差不多中午了,我们四人中午在住的酒店附近平江路上的一家雅致的苏式面馆吃了一碗精致口感味道不错的苏式大肉面。领教了苏州人生活的精致一面。</p><p class="ql-block">次日早上先在平江路一家专卖大饼油条豆浆的生意极好的苍蝇馆子吃了一顿便宜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四人为节省时间打网约车去到附近一公里左右的拙政园。</p><p class="ql-block">10月26日是周末,今天进园游览的游客特多。我们因为年龄过70岁凭身份证免费进园。</p><p class="ql-block">进园游览有二个口子,我自己也不知道,每次进拙政园都从左门口进。进园后朝右边门方向看去,不远处一幢明清时期彩色玻璃窗户的建筑挡住了我的视线。问题是,不光我们,别的游客也大都喜欢从左门进入园区。</p> <p class="ql-block">抬头看圆形门框上一长方型砖雕上写着《勝入》(中国文书由上自下竖着写,横着写由左至右),正确读法是:入胜。从此门进入,右门为园门出口。鸽脑子!老叟年轻时冒冒失失的怀习惯是该改改了!必过我还算好的,记得1967年夏天在上海,我的一个高班同学,无锡人,他平常习惯盯着脚尖走路,与我们一起上街走路,走着走着他会朝着电线干上撞上去,好在他反应快立即来个急刹车!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p> <p class="ql-block">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拙政园始建于明代,布局疏密自然,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谈天真,疏朗自然。园中配置建筑稀疏,与园区绿植山水环境自然融为一体。简朴素雅。</p><p class="ql-block">请随我的镜头一帧一帧的观赏拙政园内置景造景的中式园林的古典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苏南地区园林风格以亭、台、楼阁、迴廊、水榭、水塘、曲桥、青石小桥、太湖奇石壘假山、壁上开花窗为基本元素。营造小中见大、曲径通幽、营造一种把自然景观移植到一方小尺寸的庭园中的,以再造一个浓缩的、小巧玲珑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内建筑不多,但多数都是依假山傍水。黑漆玻璃木制花窗明清风格建筑墙根与形态灵拢,乱石堆壘、依水塘、树林自然溶合在一起看起养眼。</p><p class="ql-block">在水塘边建悬空屋,墙根垫脚石采用杂乱无章的多边形石块以自然形态堆彻,如果墙根七米长,墙根的右边石堆不能超过三米。左边不能超过一米,让中间留个三米多空位透气。</p><p class="ql-block">中式园林与中国画的艺术处理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忌满。古人云:水满则溢。凡事必留有余地。这是中国式哲学的精髓之处,中式智慧的充分体现。</p> <p class="ql-block">这一帧上右边石拱桥做工细致,池塘边上堆彻的太湖石灵弄得体。我想应该是清代过去的原配件。赞一个!👍</p> <p class="ql-block">景色原计原味。可惜园内绿植色彩搭配单调,是该与时俱进了。另外池塘应该清理了,让水质更有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图中右边建筑中圆孔和左边的小桥和小桥后面的亭子远近搭配很衬。败笔是绿植和水质不靓。</p> <p class="ql-block">苏州园林微缩景观,池塘、杨柳树石桥与远处景外的北寺塔溶合在一起才彰显了姑苏秀美难得一见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园区管理者在水面施放干冰制造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略缺美观。</p> <p class="ql-block">明式楼阁、水榭、迴廊、假山、水塘组合相互依托陪衬真美。</p> <p class="ql-block">盆栽植物还不错,有古式古香的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园内应该有更多上三百年以上的珍贵树种。杭州灵隐寺保护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全国除了北京,用太湖石最多的城市就苏州和无锡二地。数狮子林的太湖石颜值更高,更精美。</p> <p class="ql-block">国内用大黄石堆彻,美观上差几个等级。太湖石古名思义出自无锡太湖。前几年查过网上全国有多地产太湖石。所谓太湖石就是石灰石埋在地下融洞里经数万年的水流冲刷形成。</p> <p class="ql-block">这棵柏树的树龄肯定超过200年。</p> <p class="ql-block">双层八角亭,适于闲暇时在这里喝茶,三五知己弹琴吹拉丝竹之音。</p> <p class="ql-block">一路随人流沿水塘边曲曲弯弯移步易景。</p> <p class="ql-block">今天周末,园内游客举头即碰面。视野所到之处皆有𤋮𤋮攘攘的人群各奔东西。</p> <p class="ql-block">水塘围着楼阁转。</p> <p class="ql-block">迴廊曲曲弯弯穿插于水塘、楼阁、假山石之间……。有曲径通幽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此景高低错落视觉上层次丰富。</p> <p class="ql-block">穿越于园林和山石之间,走着走着会觉得车到山前疑无路,低头穿越漆黑的山洞,通过峡窄的乱石壁中有几处明光的指引,走几步上几个台阶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景。这是苏南园林鬼异之处。</p> <p class="ql-block">这景不错!</p> <p class="ql-block">曲曲弯弯移步易景!</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里准备走由景区拉上红线的出景区通道了。我们从上午九点半进的拙政园,因为园区游客太多,有一半地方没有去。,</p><p class="ql-block">兜了半圈,读了三个明清诗人的诗文,觉得只有文徵明题的:</p><p class="ql-block">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最应当代拙政园的景致。</p><p class="ql-block">必竟500多年过去了,明代画家唐寅提的:</p><p class="ql-block">万缕云丝沁碧岸,千条涟漪映红栏。的美景如今已不再是了。</p><p class="ql-block">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东篱乐府》诗文中写的:</p><p class="ql-block">窗外宜白飞,丹桂音杳然。描写的意境也已相去甚远。</p><p class="ql-block">一个全国的著名5A景点,管理者需认真维护其完美的样貌。就象一位女士日常保养良好,到老仍然风韵犹存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走到后门,这里地势开阔,环境优美。里面实在是空间窄了点。</p><p class="ql-block">你想啊!500年前华厦人口才几千万。1960年开春来苏州拙政园,觉得玩得蛮开心。现在14亿多人口,就是在硕大一个西湖边上,现在不也是人头挤挤……。</p><p class="ql-block">在拙政园一头一尾化了一个小时看个大概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了拙政园又坐的的网约车人均一元多去狮子林。</p><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是196 0年春暖花开时上午11点到的狮子林。那时的游客没有现在多,从正大门进穿过大门过天井(园子)进正厅,红木太师椅上座一座。老师过来说去看"牛吃蟹"。从正厅左边转个弯下台阶只见二块形似螃蟹和水牛的太湖石在亲密接触中。那时还小,去苏州进狮子林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一对太湖石蟹和水牛在斗趣的生动场景形象非常深刻。我草草看完向老师请半个多钟头的假,在狮子林大门厅内一个简易地图上找到家父在苏州的工作单位。我估算走过去来回30分钟。与家父见面七八分钟就行。结果如我所说那样,家父事先不知我来苏州,我的到来把家父的同事惊掉下巴🤭🤭🤗!</p><p class="ql-block">第三次是1979年秋天携夫人和孩子到苏州。再过后1985年冬天全家来苏州,那时的拙政园和狮子林还是原来的样子。</p><p class="ql-block">然后十年前再来苏州看长辈,顺道进拙政园、狮子林。就成了现在见到的样子。</p><p class="ql-block">这种变化並不是苏州独有的,无锡市也把景区范围扩大,把过去几百年的园林由进入到出来的游览线路全部不按规矩改变了。</p><p class="ql-block">中式园林景观设计都有规可循,景与景之间通过巧妙的物与物之间的穿插达到环环相扣、曲径通幽。</p><p class="ql-block">改变大门进入方式,游客如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这种快餐式的旅游就如:王二麻子刻在树干上的"到此一游"那样搞笑🥸。</p><p class="ql-block">"云林逸韵"厅是个过厅。以前这个厅内的摆件与"无锡寄畅园"是相似的格式。只是厅内物件多了,略显拥挤。</p> <p class="ql-block">左边穿过过厅,来到厢房看室内盆栽。正值秋季,秋菊花开正盛。见滋润饱满的大丽菊亭亭玉立即刻拍下。</p><p class="ql-block">话得说回来,狮子林总体管理和打理还是蛮用心的。</p> <p class="ql-block">鲜花鲜花,只要赶上盛开的初期,花瓣上的每一片,嫩得来都可以拤得出水来。</p> <p class="ql-block">这一窩胎菊象青春少女的一头靓丽的头发从肩头丝滑下来。</p> <p class="ql-block">我赶上了喷过水的花瓣上水滴遥遥欲坠的新鲜劲儿。立刻拿下!</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最著名的是奇石展现、气象万千!</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盆景品种、品质,其管理者的用心良苦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燕譽堂"内的整套中式家俬摆件,是苏州和无锡地区最最正宗、经典的样板。</p><p class="ql-block">整套红木家私线条简洁大气流畅,属于清代早期风格。</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内的花窗格调高雅、花样简洁、清爽、耐看,还美。</p> <p class="ql-block">苏州园林中屋顶桁木呈弧形,显得线条活泼没有压迫感。</p> <p class="ql-block">园内随便手指一块太湖石,其形状如过年节时的舞狮子那个活泼有趣的狮子🦁️!</p> <p class="ql-block">细看👀这一组有动态感的太湖石是否象一组三只狮子🦁️,中间那位高个子仰头朝天吼,左边那位二师兄向左侧面向我们笑,右边那位小三子歪着脖子朝上看着大师兄😁😁😁🎬</p><p class="ql-block">辣妈妈的,也太有柴了!🤗🤗🤗</p> <p class="ql-block">这一老一少的又在干吗呢!</p> <p class="ql-block">狮哥"耐好"(苏州话:你好)!假山石上由无数个不规则高低不平曲曲弯弯的圈构建而成。我们如果把这个狮型太湖石当成狮子的骨格结构图。再仔细看石狮的头部是否是空的?那未问题来了,无锡人戏虐苏州人为:"苏空头"的出处是否在"归笃"(苏州方言:这里)。不好意思没有考证过见笑了🤭。无锡、苏州二地如二个兄弟。却说着不同的吴语,一个说话"软抖抖里"(无锡人的评价),一个说话少偏硬。二地相隔40公里真的挺奇特的。关于吴侬软语会在"观前街"章节详谈。</p> <p class="ql-block">不好意思太投入了,忘了先介绍狮子林的来拢去脉以及狮子林园林艺术的精湛之处。</p><p class="ql-block">狮子林始建于1342年,由一位高僧的弟子们为恩师建造的居所。因园内立有许多怪石形似狮子而得名"狮子林"。狮子林在元末明初已成为四方学者赋诗作画的名胜之地。明万历十七年,时隔150年的1589年,一位明性和尚重建狮子林。清康𤋮年间,寺、园分开易主黄姓人氏取名"涉园"。</p><p class="ql-block">时隔300年后的1917年,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祖父贝润生购得"涉园"。贝氏进行了长达7年的修缮和扩建。因国内主要景观是各式呈狮子状的太湖石组成的群狮阵规模宏大而改名"狮子林"。</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以假山著称,是目前国内唯一处尚存的最大的古山假山群。假山群气势磅薄,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堆壘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像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p><p class="ql-block">清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对狮子林有极高的评价。乾隆皇帝赞叹狮子林的美景,并两次赐字"真趣",乾隆皇帝还因为狮子林的奇幻八卦阵而迷路,最后由当地状元带出。他非常高兴并再次为狮子林题款"真有趣"三个字。后来状元去掉"有"字,成了带有诗意的"真趣"。</p> <p class="ql-block">狮头对着梅花窗门是不是"真趣"?🤭</p><p class="ql-block">圆洞门楣上砖雕上刻的二字为:涉趣。疑似当初狮子林由"涉园"改变过来而有意为之。</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人群如一字长蛇阵穿梭于狮林之间,其妙趣无限!</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内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独立的院落,以高三米以上的高墙分隔每个院落就是一个独立的"涉趣"无穷的探幽雅致、精致到令人尖叫的境地。白墙上带圆形、梅花形的门洞,时不时墙上设置几个现在看起来都显高级时尚,匠心独具的空心花窗,游客通过花窗的留白各自可以透过花窗看到二个园子不同的场景。游客在一个园落跨过门洞可以看到另一个院子里的别致充满了雅致的不同的场景。这叫移步易景,妙趣横生!也叫:一步一景,步步惊心。</p> <p class="ql-block">不知各位仔细看过没有.狮子林内每一个过厅,他的顶棚天花也都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因此贝聿铭建筑大师的原始的设计理念应该是取自苏州园林的建筑设计风格中脱颖而出的。贝聿铭大师一生所设计的建筑每一幢都是经过慎密、不落俗套、带差别化精心设计出来的。每一幢建筑都堪称一个时代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纯手工打造制作的花窗,朴实无华,充满了稚气,让人观后不忘。</p> <p class="ql-block">不同形状的花窗充满了古人智慧和满满的文人气息。</p> <p class="ql-block">如此独一无二的设计,在全国园林建筑中都是绝无尽有No,1的👍👍🆗</p> <p class="ql-block">这坐桥该是贝氏买下狮子林的民国初时新建的。是桥的护栏的圆鼓形状正是民国初期的设计风格。</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最多在外围曲曲弯弯走一小段然后退出站在圈外看年轻人在狮林洞穴中如蛇样一阵高一陈低的蠕动……。</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内唯一不足是池塘水质减分了。狮子林管理方应该在淡季停业几天抽出池水,把水池中的污泥挖出再注入太湖之水。</p> <p class="ql-block">我在拍摄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现前面石壁中突然出现了几个行进中的美女。堆彻太湖假山石的造型取势,既要壘得形状奇特、秒趣横生、还要玲珑剔透是非常难的。还要做到前后左右、上下连贯呼应不涨腹,不漏气、灵巧不雍肿,真的太难了。</p> <p class="ql-block">独具匠心,其趣无限!</p> <p class="ql-block">石狮列阵夹道,人流滚滚拥过。500年前的老和尚没有想到他们策划设计的"狮林"会有如此的受人追捧欢迎!</p> <p class="ql-block">前彻带溪水,后檐屏石林。却华意犹惬,既静望偏深……。一一自清乾隆</p> <p class="ql-block">环环相扣,一步一景。</p> <p class="ql-block">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p> <p class="ql-block">素壁光摇眼倍明,隔林风树弄新晴。(元·释惟则。</p> <p class="ql-block">站狮座狮卧狮,亭台楼阁曲桥。池塘水榭联廊,绿树掩映围绕。荷叶穿搭其间,真趣真有趣且秒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怪石嶙峋,长虫横行。绿树掩映,游客如入无人之境。</p> <p class="ql-block">水中鳄鱼在休眠,游客无视眼前景。如此人山人海处,畜生也得让三分。</p> <p class="ql-block">堂为实者景为虚,景以四时堂一庐。虚实之间间谁纳,笑孤纳者却诚予。自清·乾隆。</p> <p class="ql-block">前砌带溪水,后檐屏石林。却华意犹惬,既静望偏深……。自清·乾隆。</p> <p class="ql-block">竿绿玉绕房转,头角森森笋稚长。</p> <p class="ql-block">石船座水中,垂柳依依佛,仿置仙景中。今夜住船中,明日睇日升……。</p> <p class="ql-block">凉亭依水建,背靠狮子林。曲桥通它山,游客凭览景。</p> <p class="ql-block">长亭依溪水,游客凭栏观。隔岸狮送笑,笑刹梦中人。</p> <p class="ql-block">双手扶栏杆,掂脚踩怪石,步步为营步步惊。一步跃过对面坡,后面狮口吞先生🧑‍🏫。</p> <p class="ql-block">石笋怪石岗,歪脖子松倒掛。游鱼见有食,出水刺痛脸😅😅😅。</p> <p class="ql-block">迈步狮子林,借光看风景。景中有画,画中有景。</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初来者弄不好钻入洞壑如入迷阵找不到北。</p><p class="ql-block">各位游客一定要记住进入假山群一定要站在洞口高处看你所在位置。只要见到这条靠边高位长廊,沿着长廊由高住低走就是景区出口了。</p> <p class="ql-block">亭园深深隔墙内,白墙老树立墙脚。石狮守洞口,迎送游客还。</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是我毕生最最喜欢的地方。狮子林就象泡一壶普洱茶,需要坐下来慢慢细品才能品出它独有的园林景观的曼妙味道和它独特的中式园林的艺术风采。</p><p class="ql-block">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p><p class="ql-block">各位再见👋🏼!</p><p class="ql-block">下篇《姑苏虎丘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