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泪痕》当“群演”

康亚雄

<p class="ql-block">  1979 年10月7日,我前往吕梁师范(后改名为汾阳师范)报道,在路过汾阳县委、县政府门口时,我的目光不经意间被门口悬挂的牌匾所吸引,那上面竟写着“中共金县委员会”“金县革命委员会”。而且旁边的墙壁上还贴满了大字报。汾阳县怎么突然就改成金县了呢?为什么只有文革时期才能看到的大字报会在这里又出现呢?这一变化令我极为纳闷,我赶忙向周围的许多人打听,可得到的回应都是茫然不知。</p> <p class="ql-block"> 一个星期后的星期六上午,学校下达了一则通知,要求我们集中前往参加电影拍摄。怀着好奇与期待,我们师范两个年级一千多师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汾阳体育场。直到这时,我才知晓原来是电影《新来的县委书记》(后改名为《泪痕》)正在汾阳取景拍摄。体育场很大,很气派的,主席台在正东,入口处位于西北角,四周呈椭圆形,由低到高次第呈阶梯状看台,能容纳三万多人。不一会儿,场内已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这个上午要完成“向土石岭工程进军誓师大会”的拍摄,而这部影片的主演是当时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李仁堂、谢芳等人。</p> <p class="ql-block">  电影的导演是李文化,在导演的安排指挥下,第一组镜头开拍了,各个基层单位依次从西北门列队锣鼓声声浩浩荡荡进入会场。我们被安排在位于西北的看台上,新奇、激动、兴奋的观看着电影的拍摄。</p> <p class="ql-block">  随着李仁堂那铿锵有力的一句“同志们哪,我不是来祝贺道喜的,我是泼冷水来啦……省委决定,土石岭工程立刻下马!”话音落下,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导演的指挥示意下,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那场面,真可谓是激情澎湃。</p> <p class="ql-block">  我自小就是个十足的电影迷,早在高中时期,就被县电影公司聘为电影评介员,拥有了在全县范围内免费观看电影的特权。此次能够有幸参与电影拍摄,内心的兴奋与激动自是难以言表。尤其是想到能够亲眼见到那些平日里只能在电影屏幕上才能看到的心中仰慕的明星,更是让我欣喜若狂。当时我甚至暗自遐想,若是能在电影中展露一下自己的面容,哪怕只是短暂的瞬间,那可就太过瘾了。</p> <p class="ql-block">  万人大会的场景,镜头只是匆匆一扫而过,想要从中找寻到自己的身影简直难如登天。何况我个子高,被安排站在队伍的最后一排,这般情况下,出镜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但我岂是轻易会放弃之人?在大家热烈鼓掌欢呼之际,我灵机一动,在最后一排使劲地挥舞起手中的帽子。嘿,你还别说,等到电影毛片完成后,剧组邀请汾阳师范的学生观看了毛片的时候,我居然真的在银幕上看到了那个摇帽子的自己,尽管画面一闪而过,或许也只有我自己才能辨认出那便是我吧,但我真真切切是里边的一员,以致我后来每每回味,就有种抑止不住的亲切感、激动感,成为了我一生内心珍藏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  为了能够近距离地一睹他们的风采,在拍摄的间隙,我怀揣着紧张与期待,偷偷地离开了队伍,拼尽全力地朝着主席台前面挤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近距离看到了那些电影明星,李仁堂、谢芳、杨威、邵万林、方辉、李百万、肖燕……他们的风采的确令人着迷。可就在我沉浸于这兴奋之中时,却不想被班主任老师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我的身影。回到学校后,我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那一顿批评,至今仍记忆犹新,成为了我这段独特经历中别样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当我再次观看电影《泪痕》时,岁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脸庞,心境也早已不复当年的青涩与懵懂。然而,当那个熟悉的万人大会场景在银幕上闪现,我的心还是忍不住微微颤动。看到那模糊的、摇着帽子的小小身影,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站在汾阳体育场的最后一排,怀揣着对电影的热爱与对明星的向往,满心欢喜又略带紧张地参与着这场独特的“电影之旅”。那一次的经历,如同岁月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微小却无比珍贵,它不仅是我年少时一段奇妙的冒险,更是我与电影之间一段难忘的羁绊,见证了我青春岁月里那份纯粹而炽热的激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