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名人榜一邳县第一个党支部组织干事姜景义

行行

<p class="ql-block">十月革命炮声隆,唤醒华夏东方龙。</p><p class="ql-block">践行马列建武装,革命烈焰遍地红。</p> <p class="ql-block">姜景义像</p><p class="ql-block">[英烈千秋],记中共邳县第一个党支部组织干事、县委委员姜景义一一姜永強(姜景文之孙)文</p><p class="ql-block">姜景义,1903年8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邳县(邳州市)邳城邳城镇邳城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时入私塾,在私塾里断断续续读了几年书。1916年,进入县立初级小学读书,在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当时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别和诸多不平之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现实产生了不满。</p> <p class="ql-block">姜景义烈士证书</p><p class="ql-block">1919年, “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风暴席卷了全国,此时的邳城群情激昂,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姜景义也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抗议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侵略罪行。</p><p class="ql-block">1922年,姜景义从县立初级小学毕业后,考进邳县第一高等小学,在这里,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思想进步的青年,而且有条件阅读了介绍马列主义的刊物《新青年》、《向导》等,这些书刊不仅使姜景义开阔了眼界,而且在认识上也发生了飞跃,他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从此,他立志要为砸烂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而去奋斗终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5年,姜景义所在的学校校长贪污学校经费、生活腐化。姜景义和孙文源、石岐山、周存朴、冯昭彬、王秀田等同学一起,组织学生起来斗争,把反动校长赶下了台。</p><p class="ql-block">1926年9月,中共徐州独立支部派共产党员陈亚峰到邳县开展建党工作。陈亚峰以初级师范学校教务主任身份为掩护,很快发展了10名共产党员:范玉贤、姜景义、孙文源、周存朴、王作栋、索廷珍、刘俊莪、冯昭彬、戴绵泽、王秀田,同年12月,在邳城建立了中共邳县第一个党支部,范玉贤为支部书记,姜景义为组织干事,孙文源为宣传干事。</p> <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国民党“北伐军”到达邳县,在邳县建立了国民党执政的县政府。此时,蒋介石虽已背叛革命,但因为邳县地处偏远,尚未对在国民党邳县政府任职的共产党员进行清理,所以在这之后的时间里,姜景义一面在国民党县政府任职员,一面为我党的事业而努力工作。</p><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范玉贤等随北伐军去南京。姜景义留邳县负责中共邳县党支部的全面工作。孙文源负责邳县团的工作,并配合姜景义负责邳县党支部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留在邳县的共产党员,姜景义,孙文源,冯昭彬三人利用各种便利条件进行秘密工作,姜景义在邳城以开坊子店(旅社)为掩护,向群众广泛宣传北伐的伟大意义;冯昭彬在沂河东,冯家村一带农民中,宣传国民革命培养建党对象,发展党员;他们除发展一批党员外,他和孙文源,冯昭彬一起,在“一高”学校的学生中开展革命工作,发展了一批共青团员,同年秋,建立了中共邳县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现邳城中学),孙文源任支部书记,领导邳县青年学生运动。同时,他还和孙文源,冯昭彬一起,在“一高”发起成立“旭初社”,创办《旭源》杂志,宣传马列主义,这份小小刊物在当时对于引导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到1928年4月邳县共产党员人数已达到40多人,共青团10多人,为邳县党组织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时亦有“红邳县”之称。</p> <p class="ql-block">1928年春,国民党重返邳县执政。姜景义同志被当局任命为城厢市市政局局长,同年秋,姜景义同志根据党组织决定,退出国民党政权机关,到邳县岔河小学任校长,党内为中共邳北区委书记,领导邳北人民开展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邳北与鲁南峄县、苍山、郯城等县接壤,交通闭塞,地薄人多,十年九涝,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劳动人民在军阀、官僚、地方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下,生活极端贫困。姜景义同志来到岔河后,利用课余时间走遍了周围的各个村庄,目睹农民的贫苦生活,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同时也增加了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政府、土豪劣绅的极端仇恨,决心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尽快发展党员,建立支部,领导农民运动。</p> <p class="ql-block">姜景义到了岔河后,即与共产党员聂克琛等人在各村开办夜校。夜校所用的课本都是姜景义,潘俊三等同志自己编印的。凡上不起学的,就免费发给他们每人一本书。书中的内容主要是以揭露剥削阶级的罪恶行径和推翻反动统治、传播马列主义为主。据今尚健在的当年参加夜校学习的老人回忆,当时的课本内容大都以歌谣的形式出现,通俗易懂,意义深刻。有些内容他们至今还能记得一些,如:“好同志,大家来,来读书,读书好,要读书,进夜校.......有工人,有农民,一同听课.......。穷人苦,富人乐,为什么?要知情,现社会,太不平,帝国侵,军阀抢,四东家(指邳县庄、马、戴、窦四大地主)最恶极,收租子、刮地皮......</p><p class="ql-block">“同胞们,快起来抵抗,杀!杀!杀!杀向富室,一反一复,穷人才得把气出.......“杀!杀!杀!杀向富室,土地我们同种同收,任何人都一样享用!”通过传授教材内容,地处偏僻的贫苦农民不仅认识了字,而且又懂得了自己贫困的根源和寻求翻身解放的途径,农民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在开办夜校的同时,姜景义又和其他同志在周围村庄组织拥农会(亦叫穷人会),其目的很明显,即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向农民传播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提高农民的觉悟,在有觉悟的农民中发展党员,组织他们向军阀地主开展斗争。1928年至1929年间,在岔河、黄庄、季林、良壁等地参加“拥农会”就有七、八十人。姜景义经常把佣农会员召集到潘俊三家一个土炮楼上开会,或在晚间到村外松树林开会。在会上,姜景义同志的讲话很有鼓动性,讲到激动时,常常振臂高呼打倒军阀、打倒列强、打倒士豪劣绅,解放工农!到会同志,无不受其感染!</p><p class="ql-block">姜景义在邳北活动期间,发展了一大批佣农成员的党员,改变了当时党内小资产阶级成份占优势的状况,提高了我党的战斗力。党员人数也由1928年十多人发展到四十多人,状大了我党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1929年春,邳县党组织遭到国民党两次大逮捕而受到严重破坏。为适应新形势斗争的需要,邳县县委决定改变斗争策略,在邳县南部巨山顶上的凤凰窝召开了中共邳县县委扩大会议,县委书记范玉贤和县委委员姜景义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栗培元,聂克森等十人左右,会议作出了决定:①已暴露身份的党员要介绍到外地或转入地下活动;②扩大党组织,发展新党员;③改变党的领导方式,党内不发生横向联系,实行直线领导。会后,姜景义同志即自动辞去岔河小学校长职务,转入地下活动,隐蔽在邳北黄庄一带,进行地下斗争。由于他工作做得扎实,群众基础好,邳北党组织直到1930年旧州暴动前尚未遭到破坏。</p><p class="ql-block">1929年夏,国民党在邳县开始清党,姜景义同志因身份暴露,离邳去上海,同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他在上海住有月余,即被党组织派往青岛做军队的兵运工作。</p> <p class="ql-block">1930年7月9日,旧州暴动失败后,姜景义根据党的指示,秘密从青岛返回邳县,负责重新组建中共邳县县委。此时,中共邳县党组织因旧州暴动失败而遭到严重破坏,县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和部分党员惨遭杀害,县委解体,整个邳县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但是,邳县的共产党员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所吓倒,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又继续战斗。姜景义回邳后,就立即主持召开恢复中共邳县县委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孙文源、周存朴等人,动员共产党员们坚定信心,树立勇气,克服暂时的困难,去迎接光明的明天!</p><p class="ql-block">8月7日,姜景义和孙文源、周存朴等同志在邳城西小苍山村共产党员李曼珍家中召开党员会议,研究讨论恢复邳县县委的工作问题。会议期间,因叛徒告密,夜十点左右,国民党邳县县长派警察巡长带领武装包围了会场,姜景义、孙文源、周存朴不幸被捕。</p><p class="ql-block">在监狱里,敌人在用高官厚禄引诱他不成之后,终于露出了魔鬼的凶相,遂即对他进行严刑拷打,企图从他口中得到所需要的东西,但所有这些对于坚强的革命者来说都是徒劳的。黔驴技穷,8月28日,国民党邳县当局以“暴动劫械杀人”的莫须有罪名,将姜景义、孙文源、周存朴同志杀害于邳城西门外,姜景义年仅二十八岁、孙文源年仅二十四岁、周存朴年仅二十三岁,三人时任中共邳县县委委员。</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