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之境

方平

<p class="ql-block">镇江焦山四面环水,环境幽静,原是长江中的一座孤岛,其山峰海拔70.7米,在镇江三山风景区中海拔最高的。</p> <p class="ql-block">2016年焦山北面的京江路建成,从此焦山与南岸陆地相连,同年开辟了焦山东大门,游人可以徒步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焦山的码头依然保留着多少年的轮渡传统,人们还是习惯乘船前往焦山,在南边码头登岸观光。</p> <p class="ql-block">定慧寺前照壁上刻有四个大字“庄严国土”,寓意表达对佛教信仰的尊重,以及对国土的守护之心,由茗山法师所题。</p> <p class="ql-block">定慧寺山门前的桥上两侧各建有亭子,分别为焦公亭和茗公亭,以纪念隐士焦光和定惠寺方丈茗山法师。</p> <p class="ql-block">焦光,字孝然,三国时魏国河东郡人,东汉末年,痛恨朝廷腐败来此隐居。逝后人们为纪念他,将樵山改称为焦山。</p> <p class="ql-block">定慧寺山门,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山门两侧悬挂着清光绪廖纶书写的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其口气很大。</p> <p class="ql-block">寺院前鼓楼与钟楼相互对望,自古有“左钟右鼓”之称。“晨钟暮鼓”则是早上先敲钟,后敲鼓,到晚上反之。</p> <p class="ql-block">定慧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元年。1937年日军攻占镇江,定慧寺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这是重修后的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始建于唐代。重檐歇山式顶,屋顶正脊较短,飞檐深远,设鸱吻脊兽,红柱黄墙。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定慧寺又称普济禅院、普济寺、焦山寺,佛教属于华严宗,是华严道场。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定慧寺还会举办华严法会。</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位于天主殿东侧,碑上刻有乾隆皇帝南巡时所作的三首诗,正面是《游焦山歌》,创作于清乾隆十六年。</p> <p class="ql-block">走进茗山纪念堂,祭拜茗山法师。门口悬挂着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题写的“人天师表”匾额。</p> <p class="ql-block">茗山法师生于1914年,卒于2001年6月1日,盐城人。曾任定慧寺方丈、栖霞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参观定慧寺主要建筑后,沿路走到焦山东麓,去参观著名的焦山碑林。</p> <p class="ql-block">进入碑林廊廊相连,庭院深深,似乎从中闻到浓浓的墨香。碑林置身在江南古典园林的建筑之中,这是焦山碑林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碑林现已是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馆藏以碑刻为主,分为碑林、摩崖石刻、古炮台三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碑刻是古人遗留给后人最真实、最坚固的古籍珍宝,它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是中国历史文化重要宝典。</p> <p class="ql-block">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焦山碑林,藏有六朝以来的碑刻500余方,与西安碑林遥相呼应,体现南北不同的文化风格。</p> <p class="ql-block">焦山碑林的起源是宝墨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藏有唐代王奂之集王羲之字所刻经幢、宋刻《yi鹤铭》残石等四刻。</p> <p class="ql-block">北宋文学家苏轼曾作诗《宝墨亭》一首,“山阴不见换鹅径,京口空传yi鹤铭。潇漉谪仙来作郡,风流太守为开亭…。”</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在宝墨亭的基础上,所藏碑刻逐渐增多,扩建为“宝墨轩”,不断充实,声著江南。</p> <p class="ql-block">馆藏《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此碑立于唐仪凤二年,碑文楷书,详细叙达了魏降法师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碑林中有多方王羲之相关的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明刻宋米芾临《兰亭楔帖》,他的临摹作品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不求形似”,这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的一种意境和情感。清代齐彦槐所书。齐彦槐,江西婺源人。</p> <p class="ql-block">“五月九日”,曾经是中国的“国耻日”。1915年巴黎和会二十一条签约,举国震怒。民国谢遐龄书,镇江人。</p> <p class="ql-block">在所有的石刻中,《yi鹤铭》为第一名碑,为中外历代文人所赞叹,享有“大字之祖”盛誉。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yi鹤铭》与《石门颂》共称为“碑中二王”。自宋代残石发现以来,对于年代、作者的研究和争论不休,至今是个迷。</p> <p class="ql-block">《yi鹤铭》为大字摩崖,原刻于焦山西麓崖壁上,北宋末年山崩坠入江中,碎为五块。清乾隆五十一年,被打捞出水。</p> <p class="ql-block">焦山碑林是书法艺术的宝库,碑林中每方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焦山地处扼守着长江的咽喉地带,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爱国名将韩世忠曾率领将士数千驻扎焦山,堵击金兵。</p> <p class="ql-block">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为加强长江下游的防务,决定修建焦山炮台,从而守护长江航道。</p> <p class="ql-block">整体炮台是用黄土、石灰、细沙配以糯米汁捣拌成三合土,分层夯实,异常坚固,表面还涂有黑色保护层。</p> <p class="ql-block">焦山共有八座暗堡式炮台,呈马蹄形排列,每个炮堡内设有小型弹药库,炮口面朝东边的大江水面。</p> <p class="ql-block">1842年7月21日,英军侵入镇江水域,遭到焦山守军英勇抵抗,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军1500多人全部捐驱。</p> <p class="ql-block">曾经多次游览焦山,今天还是第一次走在焦山背面的木栈道上,沿着江边向南行,可以抵达渡轮码头。</p> <p class="ql-block">江边新建有的楼台亭阁,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特别是夏天来焦山,在此尽情享受江边的凉风!</p> <p class="ql-block">岸边水面上凸起的小山包,仿佛像一个浓缩版的焦山。本地人称之为“雀屎山”,因常年小山上鸟多屎多吧!</p> <p class="ql-block">江边有几块大石头,这里就是当年《yi鹤铭》从石崖坠江之处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据传有位华阳真逸隐士在华亭得到一只仙鹤,携鹤云游来到镇江,仙鹤死后葬于焦山西崖,他写下《yi鹤铭》进行凭吊。</p> <p class="ql-block">整个木栈道长约三公里左右,沿途风光优美,边走边拍照,并不感觉长。</p> <p class="ql-block">站在木栈道上远眺西岸方向,原江边路所在的7号码头早己停用,让我想起当年赴扬州,曾乘渡轮去北岸的六圩码头。</p> <p class="ql-block">东汉隐士焦光隐居在此洞,相传汉献帝曾三次下诏请他出山做官,焦光三诏皆不就。后人敬仰其高风,称此"三诏洞”。</p> <p class="ql-block">焦山西侧的崖壁,这段山壁长约150余米,古人在此山壁刻有80方摩崖石刻,属于焦山碑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年代分别为:唐、宋、元、明、清、民国,有正、草、隶、篆等字体。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书法展览。</p> <p class="ql-block">这方碑是南宋诗人陆游在镇江担任通判期间,与友人游览焦山时,写下《踏雪欢yi鹤铭题记》,记录了游览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石壁上刻有“浮玉”两个苍劲秀丽大字,宋代书法家赵孟奎把焦山比喻为“江中浮玉”。这段岩也称为浮玉岩。</p> <p class="ql-block">焦山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佛教胜地,更是大自然的雕作,温润剔透的宝玉。重游焦山,你总会发现它的美!</p> <p class="ql-block">补记:万佛塔正在维修,遗憾没能登塔远眺。焦山万佛塔始建于元代,明朝万佛塔被毁,焦山长达600年无塔,直到1999年重修万佛塔,才结束无塔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