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烟台山隨着时光在变迁着,每一条街巷每一处建筑的风雨故事,都倾诉着过往的欢悲与兴衰,心中铭刻着少时往事,让这不尽的乡愁永远在记忆长河里流淌。</p><p class="ql-block"> —— 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行走路线:立新路(象山里、金峰里)—公园西路—聚和路—程埔路—复园路—公园路(竹园里、三一弄)—积兴里—巷下路—万春巷</p> 立新路 <p class="ql-block"> 立新路,北起麦园路、塔亭路接口,南止于公园路、公园西路交叉路口,是一条由北向南陡坡道,尤其临出口处四十来米,坡陡弯急路窄,极易出交通事故,后经拓宽以改善之。300多米长的林荫坡道两侧,串珠般矗立着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建造的独具特色的花园洋房,浸浴在香樟树的荫翳里。高墙、长须、虬枝、褥叶,拾掇一片片时代的光阴,聆听一首首岁月的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立新路1号福州市麦顶小学,前身为辛亥革命老人黄展云先生于民国十五年(1926)八月创办的私立独青小学,1952年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接管并合并私立毓英小学,定名为“麦顶小学”。1959年后先后更名为仓山区第三中心小学、仓山区中越小学、仓山区第三中心小学,1980年以后恢复为“福州市麦顶小学”。</p> <p class="ql-block">立新路5号,隐藏在麦顶小学墙外东南侧的小山坡上,为一栋典型券廊式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其外墙、门窗破落,但结构尚完整。这座建筑先后作为美国驻福州领事馆(1891年前)、闽海关副税务司官邸使用。建筑带有庭院,有马房、厨房等附属用房,并有数株建楼时种下的植物。这座养在深闺人未识旳建筑于2010年公布为仓山区文物登记点。</p> <p class="ql-block">右立新路左万春巷,被称誉为“福州最美转角”。绿荫掩盖下的折角形小楼房拐角,三角形的树圈,近似∪形的人行道;万春巷、立新路一个上坡(还是平坡?一个视觉差,让人看不清),一个下坡,柔和的生趣变形,自然地多线型的几何美,让行人驻脚凝视,忍不住来个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时光在奔跑,榕树的根须在伸长,两边的高墙拥抱着宁静的小路,默默地弹拨着繁枝缛叶缝隙中显露的幽光。</p> <p class="ql-block">立新路6号、8号,为三层(包括地下室)砖木结构、带有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建筑。 占地面积273㎡, 长19米,宽15米 ,高度9.2米。建筑东立面带有券廊,南立面不使用红砖而采用青砖砌筑,据居民回忆,系因台风损毁后重砌。建筑内部的木楼梯、扶手、百叶门窗等装饰精美,保存尚好。根据2005年编制的《福州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本建筑曾为“闽海关宿舍”,现为直管公房。 </p> <p class="ql-block">位于立新路6号的居安里入口</p> <p class="ql-block">立新路18号罗园,位于立新路主干道西侧一小弄里,为二层砖木结构的西式洋楼,入口有西式门廊,风格朴素。1954年,原居住在鹤龄路7号(现爱国路)“罗园”的清末著名外交使臣罗丰禄家族后裔,因宅第被租用、改建,依政府安排迁居至此。仍将本建筑命名为“罗园”,居住至今。目前主人为罗丰禄之嫡孙罗孝逵先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7年遭火灾,二层及屋顶烧毁,后改建为平顶。</span></p> <p class="ql-block">立新路25号福州市仓山小学,原为创办于1952年3月的福建军区干部子弟学校,1956年更名为福州军区干部子弟学校。1965年学校移交地方管理,改名为福州市仓山小学。文革期间曾更名为红卫兵小学,1979年恢复为仓山小学。</p> <p class="ql-block">立新路29号,较有特色的二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别墅。入口有门廊,二层有阳台,支撑柱为爱奥尼亚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象山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象山里,一条如缓和曲线的小巷,连着立新路、三一弄、巷下路。慢慢地在这里走着走着,在柔情似水的温馨中寻找往昔冷暖年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右立新路,左象山里。</p> <p class="ql-block">象山里入口,远处右拐进金峰里。</p> <p class="ql-block">象山里4号,原名“象山里”,约建于民国九年(1920)至民国十九年(1930)间。包括象山里4-1至4-8号(八间排)及象山里4-9号(独栋)两幢近代西式建筑。原主人为福清籍印尼华侨富商张开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金峰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因金峰别墅得名,贯通立新路、象山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峰里,在立新路东侧入口。</p> <p class="ql-block">金峰里2号金峰别墅,位于象山里和金峰里的转角。建于民国廿六年(1937),二层木结构的广式排屋,入口门楼为如意山墙式(观音兜变体)。</p> 公园西路 <p class="ql-block"> 公园西路,东接立新路、公园路,西连进步路、聚和路。其北侧保留着百年前的妆容,南侧却涂抹着当代的铅华。漫步这段不长的路,一半古老,一半现代;一边回味,一边展望。新与旧的相望,今与古的对接,演绎着一首时光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回眸疑无路,只见满天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立新路、公园路、公园西路交叉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白鸽楼</span></p> <p class="ql-block">公园西路2号白鸽楼,原为罗姓私宅。在今楼前院坪临街原另有一排木构二层楼房,右面开大门,左面曾开一间“生活日杂食杂店”。1952年业主转让地块,原房拆除,盖起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办公大楼,占地面积520㎡,建筑面职1811㎡。因屋脊塑有白鸽脊兽,故俗称“白鸽楼”。砖混结构,歇山屋顶并以彩画装饰,五开间,四层,高13米。一层墙体石砌,二层及以上为砖墙,窗下墙带有砂浆塑造的如意图案。平面长方形,中央内廊,楼梯间在背面正中。现为市二医院职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何氏十二橺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何氏十二橺排,又称陶园十二橺排、十二橺排,为广东式两层砖木结构,外观为西洋式青砖墙体的公寓式住宅,原为何肃朝(基D徒)兄弟家之产业,建筑面积约500㎡,始建于清末民国。1918年,基督徒聚会处的创始人王载开始献身布道工作,并租下一间作为会所,取名为基督徒会堂。1922年-1923年,王载函请南京教徒李渊如来福州开“复兴布道会”。在李渊如的传道下,教徒队伍日渐庞大,会所也从一间到十二间。1936年后聚会所迁至马厂街,此处隨恢复为民宅。2017年,陶园十二橺排以“何氏十二排间”的名义被评为“福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正面景</p> <p class="ql-block">门窗依旧,见证着陶园街的变迁。物是人非,往事缭绕,少时的记忆,一一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布局是一层前房作客厅或兼餐厅,中房为楼梯间或兼餐厅,后房为厨房,厨房与外围墙间有类似后天井的小空间。二楼各房间多作为卧室、书房。一层楼梯间的一段木地板做成活的,打开后可将下面暗河沟水汲上来供冲洗地板等用。而楼梯下则隔成一小间作马桶间。</p> <p class="ql-block">位于十二橺排与白鸽楼之间尚存一水井(右下角,邮箱左侧),原为附近住户饮用水源,至今仍可使用。</p> 聚和路 <p class="ql-block"> 聚和路因聚和里而得名,长约三百米,东接进步路、公园西路,西连复园路。曾建有梅鹤山馆、积雪山馆、松庐、涤园、宇园和德园等洋楼,现均已拆除,宇园与德园已就近易地重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聚和路街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围墙书写着岁月的沧桑、风雨的年华。</p> <p class="ql-block">聚和路说是路,实际上与巷弄差不多。如今走进来,只有通幽曲径的感觉,原先的聚和里也找不到了。追思往昔,曾经的仓山第二中心小学学生们,在这里列队而过留下的脚印,沉淀成了无尽的乡愁。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程埔田元帅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p> <p class="ql-block">聚和路3—14号程埔田元帅庙、太保庙,俗称旧庙,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面积1100㎡,有大殿、偏殿、戏台等。后因棚户区改造原址被拆,2004年迁此重建,于2012年落成,建筑面积900余㎡。大门门楣上有“云应正境”横匾,因元明时期,程埔头和对湖、岭后合称“云应正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门</p> <p class="ql-block">程埔头元帅太保庙重建记碑</p> <p class="ql-block">内景</p> 程埔路 <p class="ql-block"> 《藤山志》载:“藤山西北麓迤曲为程埔山。”程埔山多植桃树,故又称桃花山。程埔路因山而得名,北接进步路,南连复园路,西通透湖路、石岩路、透湖支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时代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程埔路172号福州时代中学,校园内有由福州的德商禅臣洋行(Siemssen & Krohn)创建的禅臣花园,为近代福建最早的一座西式花园,也是仓前山居留区内外侨创建的唯一公园。园中引种了世界各地的奇花名木,建有西式园林小品(包括喷泉水池、玻璃花房等)。一战后,禅臣花园作为敌产被北洋政府没收,后又发还。民国廿八年(1939),福建省政府在此处创办福建省自然科学研究所,次年改称福建省研究院。1949年后,由福建师范学院生物系使用,2006年,租予时代中学作为校园使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仓山二小(程埔小学)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p> <p class="ql-block">福建师大生物工程学院原址隔壁,原有所仓山第二中心小学,后来改名程埔小学,再后来撤销了,地盘也划入生物学院。从“百度”搜索到几张图,看到楼房已不是原先那座,但那颗水杉依然和着风琴弹奏旳乐曲,欢迎春雨笑妆秋色挺立在操场旁。应该就是这地方,留着存念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林森公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七星巷2号(七星巷实际上已不存在,这个门牌号纯属历史的记忆)林森公馆,为曾任国民临时政府参议院参议长、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1868—1943)在福州市区的住所,砖木结构中西合壁式三层楼房,平面呈“丅”字形,占地面积380㎡,2009年11月16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外景</p> <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单位碑</p> <p class="ql-block">内景</p> <p class="ql-block">全景</p> 复园路 <p class="ql-block"> 复园路因复园里而得名,东接公园路,西连聚和路,全长350米。原是一条小巷,仅东侧路旁有房屋,西侧则是田间小道。福州复园路拓宽(新复园路)工程于2020年5月重启施工,2023年9月26日顺利完工并通车。它西起上三路与首山路交叉口,沿旧复园路与公园东路往东修建至六一南路与大坪路交叉口,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长约954米,规划红线宽度34米,道路修建宽度为14~34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复园路</span></p> <p class="ql-block">拓宽后的复园路</p> <p class="ql-block">复园路25号茶厂新村。原为“璞园”,是一幢带有院落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券廊式风格。1945-1949年,曾是闽浙赣区委城工部的重要据点。1949年后,该建筑为福州茶厂的职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复园路6号颖庐,红砖砌筑的三层砖木结构近代西洋式建筑,建于民国四年(1915)。楼前有小院落,外围以砖墙,大门开于中部,门楼匾额原有“颖庐”字样,已毁。据谢氏后裔回忆,颖庐原名“梦草山房”,为清末商人谢培生所建,“梦草”来自谢氏先祖谢灵运梦中得“池塘生春草”名句典故。民国十四年(1925),谢培生之子将该建筑售予英华书院同学、曾任山西及云南省邮政署长的黄省三。易手后改名“颖庐”,现仍有黄氏后人居住。作为这里曾经的常客,不知现今如何。</p> <p class="ql-block">复园路4号清河庐,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主人为福州茶厂厂长陈廷炳、叶木兰夫妇,是</span>一座典型的英式独院式红砖砌筑建筑,占地面积474.2㎡,前半圆后八角,为两层带一完全露明的“地下室”构成。木桁架小青瓦四坡屋顶,出小檐口。入口位于一侧,台阶贴墙面而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层间及壁柱顶部等均设有叠涩线脚。1961年,该建筑售予福清籍印尼侨领俞昌檀之妻李明月,将原木楼板更改成混凝土结构。2009年,本建筑复售予现主人郑先生,他在保留</span>外观的前提下对其内部进行了部分恢复改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东山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复园路东端的一条支巷,入口在颖庐与清河庐之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山里1-8号(原东山里1号)脩庐,占地面积529㎡,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具有典型的殖民地外廊式风格,一层的外廊采用木质仿铁艺工艺。高9米,面阔八间(37米),进深三间(15米)。建筑前后有庭院,外围以砖墙,右隅开大门,门楼有“脩庐”匾额。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建设至今,一直作为公寓使用,曾经居住过陈伯流(曾任上海金城银行经理、华侨大学校董等)、林涛(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过继之孙)等名人。</span></p> 公园路 <p class="ql-block"> 公园路南起福州人民体育场北门,北与公园西路、立新路相连,全长450米。民国六年(1917),因有陶园大院被称为陶园街。卅二年(1943),又因有林森公园改名公园路。这里还曾住过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陈国清博士、福州大学化工系原系主任曹大为教授等名人。如今公园路仍然那么不起眼,但它的记忆是如此绵长悠远。虽然时光不会停歇,走过的足迹、做过的梦幻、邂逅的目光、回眸的怆然都已成过眼云烟,但内中的底色应是越来越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跑马场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公园路1号福州跑马场旧址。清光绪七年(1881),英商泰兴、兴隆、义记洋行租用原属鳌峰书院的民田161亩建跑马场。民国时收回管理权,改为“林森公园”,通向跑马场的道路亦因此得名为公园路。1949年林森公园改为人民公园,那时一到暑夜,周边人们成群结队在这儿或嬉戏或纳凉或谈情说爱,有的更带着草席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一觉睡到天亮。1954年改为福州市人民体育场,1962年重建公园,但在“文革”被毁。1974年又改建为福州人民体育场。1989年10月创办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将体育场划属至今。</p> <p class="ql-block">昔日跑马场</p> <p class="ql-block">今体育运动学校大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西林小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公园路4号西林小筑,是安妮女王式西洋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为福建督军李厚基的别墅。近年通过修缮后成为了一个文化空间和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艺青年前来参观和拍照。这里不仅有咖啡馆,还提供了各种特色饮品和小吃。西林小筑的内部布置保留了许多老物件,展现了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是一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充满文艺气息的聚集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振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公园路10号振庐,原为“福泰和汇兑庄”老板、新加坡华侨周学振私宅,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左右,包括两座别墅和面积较大的西式庭院。两座别墅均为二层砖木结构、红砖砌筑的英式别墅,除入口台阶外,基本相同,均为面阔三间、正面中央为带前廊的客厅,前廊仍带有维多利亚时期的哥特风格,建筑顶部有安妮女王时期流行的人字形山花装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竹园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竹园里,位于振庐与益善里之间的一条小巷,因竹园而得名。三一学校近在咫尺,学校的大铜钟振荡着这里的空气,陪伴着人们晨迎灿烂的朝阳,暮赏浪漫的月光。而黎明时的竹芯沾着露水,一滴一滴地落到林荫里,带着人们虔诚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竹园,因院内楼宇前遍植竹子而得名。原为陈绍宽(曾任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海军一级上将)及其弟陈绍香的产业。1947年前后,萨镇冰(曾任北洋政府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福建省长)曾在此居住。占地面积552㎡,为砖木结构西式三层楼房,高11.6米,面阔10间(39米),进深4间(16米),中有庭院。楼四周有空地,外围以砖墙,大门开于东北隅。建筑立面糅合了殖民式、维多利亚式、巴洛克风格等多种手法,南立面的巴洛克式双柱、檐下灰塑、木雕窗棂保存尤为完整,颇具特色。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防国民党军飞机轰炸,曾挖过防空壕。</p> <p class="ql-block">筠圃,竹园里1—6号,曾为民国海军部长、海军总司令(解放后任福建省副省长)陈绍宽及亲友房产,三层砖木结构,六开间,每开间有前房、后房、楼梯间(楼梯下隔成马桶间)兼天井、小后房(第三层为阳台)。下图尽端左侧竹园里7号之大门是原省交际处(后为青年团省委大院)之边门(其正大门正对福九中大门),现为福州电力试验所宿舍所用。门边有一口供附近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井,今不知安在。而筠圃东侧有一块一、二百平方米的空地,安放有单双杠等体育器材,可供居民们进行羽毛球、体操等体育运动。望着少时的住处,回味着几多悲与喜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益善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公园路14号益善里,为朴素的七橺排建筑,二层砖木结构。从建筑形制推测,可能为民国时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主人陈氏,印尼华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三一学校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 <p class="ql-block">公园路39号福州外国语学校,其前身是清光绪四年(1878年)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创办的广学书院和榕南两等小学堂及圣马可书院。1912年,三校并为三一学校迁入今址,辖小学、中学、汉英书院三部。“三一”,意取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亦含三校合并之意。1928年,改称私立福州三一中学和私立福州三一中学附属三一小学。 1941年夏,迁到崇安与陶淑女中合成三一陶淑联合中学,1945年回迁。1952年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更名福州第九中学,三一小学迁到原十二中校址并改名象山小学,后与仓山小学合并。1993年6月又更名为福州外国语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29726㎡,建筑面积29496㎡。</p> <p class="ql-block">习总书记题词</p> <p class="ql-block">现外国语学校大门</p> <p class="ql-block">原福九中大门</p> <p class="ql-block">学校正大门至思万楼间林荫道,遮天蔽日,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思万楼,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三一学校部分校友(教师)为纪念第一任校长、英国传教士万拔文,发起兴建,民国十四年(1925)建成。为中世纪罗马风格红砖砌筑塔式建筑,高三层,底层面积较大,二三层缩小,二、三层间有城堡碉楼意味的小出挑,犹如装饰性的线脚;塔楼顶层粉刷成白色,女儿墙造型也若如城垛口。塔楼坐南朝北,正对学校大门,占地25㎡,高约18米左右,楼顶层悬挂紫铜大钟,是爱尔兰都伯林威尔逊公园基督堂所赠,直径约1.00米,高1.30米左右。思万楼于2020年1月2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旧址,动建于凊同治五年(1866),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89㎡,为二层砖木结构表面刷灰的东欧式洋楼。楼内一向设门、二向开窗,窗上部为拱形,木框玻璃并安铁栅。入口有木制俄式门廊,制作精良。近年被校方当成必瀚楼,对门廊进行了错误的拆改。本建筑现作为校友楼,于2013年公布为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三年(1924),学校购田地十余亩,建成当时福州中等学校唯一的标准足球场,从此足球成为学校传统体育项目,三一男子足球驰名遐迩,历久不衰。而女学生虽有人跃跃欲试,但因参加者甚少无法开展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公园路43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p> <p class="ql-block">公园路43号,为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建筑,带有院落。主体建筑三层,左侧开间设六角形塔楼,正立面带有木制露台,应为后期加建。主体建筑西侧沿公园路,有单开间二层楼一幢,顶部带有露台,也应为后期加建。主体建筑北侧有三层附属楼,原应作为厨房等使用。据居民回忆,该建筑原主人为“民国邮政总长黄瑞华”,但在《邮电志》中未查得,存疑。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公园路43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公园路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数十年的时间,曾经的足迹润湿了每一寸心田, 来不及细看往日的食杂店、日杂店、小吃店、小飯馆、裁缝店、理发店、居民小食堂……今日何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三一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三一弄,因有三一学校而得名。从路口一路走去,有庚庐、绍庐、无逸山庄,都是二、三层红砖楼房,院墙皆为白色加盖灰色瓦顶,墙面早已斑驳。据传这几栋大宅旧时均为民国福州邮政总长黄瑞华所有。</p> <p class="ql-block">弄景</p> <p class="ql-block">三一弄7、8号无逸山庄,据谢氏后裔回忆,该建筑由先祖、商人谢培生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另据2005年普查资料,建筑原主人为一名福清籍归侨。解放前曾为中共福州市委城工部的活动据点,现分别为刘氏家族及仓山区教育局所有。建筑两面临街,8号为正门,八字形,门楣有“无逸山庄”石刻匾额,7号为边门。主体建筑占地面积457㎡,长25米,宽21米,为红砖砌筑的砖木结构英式三层楼房,右侧有八角楼凸出。一楼有券廊、二楼开拱窗,立面带有壁柱装饰,檐口作砖砌叠涩线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积兴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积兴里是公园路东部的一条小巷,取“积德兴旺”之意而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积兴里1-6号龙楼别墅,是南洋式风格的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四坡顶围城垛式女儿墙,面阔五间。</p> <p class="ql-block">积兴里7-8号星庐,约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间。为二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带有院落。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北侧带有附属楼。建筑一、二层檐口都有精细的装饰,顶部的雉堞式女儿墙较有特色。原主人黄氏家族为印尼归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收做公房使用,落实政策后产权复归黄氏。</p> <p class="ql-block">积兴里9号翁尚功旧居“乐群山馆”,建于民国廿二年(1933),院落入口位于主体建筑南侧、门楼保存完好,山花和望柱颇具特色;旁边另辟一小门供进出。主体为三层砖木结构近代建筑,面阔三间,西侧带有露台,现为省电力实验研究所使用。</p> <p class="ql-block">积兴里10-13号整庐,为红砖砌筑的三层外廊式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院落的入口门楼颇具特色,门头有红砖砌筑的简化英王徽图案。整庐由福清籍日本归侨魏进相建于1933年前后,现仍由魏氏后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积兴里20号积兴山馆,主体为二层砖木结构的传统柴栏厝建筑,平面呈L型。建筑一层为红砖构造,二层木构制,带有庭院。主体建筑早年经过改建,现在已难看出原貌。入口门楼为仓山常见的变体观音兜式样,原有“积兴山馆”名,文革中涂毁。</p> <p class="ql-block">积兴里25号德庐,为一座带有门廊的两层砖木结构洋楼,门廊有木制仿铁艺雕花拱券的装饰,以及富有福州特色的简化柱式。德庐主人为旅居新加坡长乐籍华侨林氏。</p> <p class="ql-block">积兴里26号端庐,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建筑。据悉,端庐原房主为尤金锄。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大学招生办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等职,其事迹被收入2007年8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开国将士风云录》一书中。该建筑现为福建师范大学职工宿舍。</p> 巷下路 <p class="ql-block">巷下路,因连接万春巷,故名,全长362米,东接中藤路,西连三一弄、积兴里和象山里,原为单块石板铺砌,抗日战争时,巷下庙前的路面石板被撬去,雨天泥泞积水。1963年至1985年进行四次整修改建。巷下路的老建筑有:巷下路西侧(自北向南)的巷下路10号 - 巷下庙或古榕书院(部分已拆除),巷下路14号 - 兴庐;巷下路东侧的巷下路19号 - 融庐(原巷下路37号),巷下路23号 - 吉庐(原巷下路36号)。巷下路西段原有一大片空地,设有一个小菜市场,为附近居民提供鱼肉果蔬。</p> <p class="ql-block">古榕书院旧址,《藤山志》载“古榕书院 在巷下庙左旁,明万历年间林姓捐地为士人会文之所,门前有榕树三株,大可合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郑权、郑祖荫等曾在此组织益闻社。1905年春,冯超骧和“共和山堂”的其他骨干分子郑权、郑祖荫、林斯琛、林觉民、陈更新、陈与燊等人又在福州古榕书院秘密组成“汉族独立会”,黄展云任会长。该会任务是:武装起义,使福建排脱清廷羁绊,独立一国,树立全国革命之先声。后设益闻两等小学堂和阅书报所,进行反清宣传活动。该会即为桥南公益社(后迁往独立厅)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巷下路10号马王张元帅庙,俗称巷下庙。现有部分遗存。</p> <p class="ql-block">巷下路19号融庐,为朴素的两层砖木结构西式公寓。L形造型,东北角一间平面凸出。建筑主人任氏家族,为福清籍日本华侨。融庐可能亦因此得名(“融”是福清简称)。中共闽浙赣区委城工部负责人之一、革命烈士任祖光(1926-1948)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巷下路23号吉庐,主体建筑为广式排楼。</p> 万春巷 <p class="ql-block"> 万春巷,西连立新路 ,东接中藤路,长度400多米。该巷原名“大埕中”,因巷口有“万春京果店”而得名“万春巷”。文革期间,曾改名为“勤建二弄”。万春巷西南在清代原有“太古洋行”,早期称为“太古坪”,曾有日本小学、国立音专(现址为仓山小学)、亚细亚火油公司、大罗天剧场等一批公共建筑。如今这些建筑都已消失,沿路的历史建筑仅剩位于万春巷8号的陈之麟故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万春巷8号,福州著名华侨领袖陈之麟(陈芷汀)先生故居,占地面积约300㎡,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主体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具有维多利亚风格的洋房,顶部有一四角发戗的小阁楼。整组建筑规模宏大、中西合璧,是仓山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洋楼之一。庭院里的核桃、桂花、白玉兰、荔枝树郁郁葱葱,彰显主人的恬淡与悠然。</p> <p class="ql-block">说明:本篇中的地图来源于池志海手绘《仓山老洋楼》,有的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