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千年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北宋宫廷画家崔白在花园里观察山川树木,不远处还有一位身着华衣正漫不经心散步的美人儿。</p><p class="ql-block">突然空中响起鸟的鸣叫声,崔白一抬头,看到两只山喜鹊,一只落在枝头,另一只正在像雄鹰一般向下俯冲,它们的眼神掠着警觉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一只兔子。”一个女子的声音,正是那位散步的美人儿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崔白将眼光投向地面,一只灰色兔刚好扭头看着树上鸣叫的喜鹊,它的皮毛因为警觉都竖立起来,眼神中有惊恐也有放松。</p><p class="ql-block">擅长写生的崔白,立即拿起纸笔,刚才的一幕已深深留在他的脑海里,他快速将这只兔、两只喜鹊画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双喜图》。</p> <p class="ql-block">《双喜图》双喜有人说指的是两只喜鹊,但也有人说那是绶带鸟,因此此图又名《禽兔图》。</p><p class="ql-block">不过,我个人认为,“双喜”可能指的是某种美好的遇见,毕竟图中出现的是三只小动物,只用两只喜鹊命名似乎忽略了主体灰兔的存在。</p><p class="ql-block">本来喜鹊以为地下经过的是一只会擒拿那鸟的猫科动物,不想却只是一只不食烟火的兔子;兔子以为空中飞翔的是一只捕食的鹰,转瞬发现只是两只可爱的喜鹊。两者相视间,警觉渐渐消散,换来的是无需防备的欣喜,这才是真正的“双喜”。</p> <p class="ql-block">故事是我凭空想象的,但《双喜图》是真实存在的,图的创作者是北宋著名花鸟画家崔白。在宋朝艺术评论家郭弱虚所著《图画见闻志》里,除了称赞崔白的画技,还提到崔白尤擅画兔,自成一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唐代大器晚成诗人高适,有一首诗《别董大》,其中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p><p class="ql-block">这句诗也可以送给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北宋时期极具个性化,并开创新风格的艺术家崔白。</p><p class="ql-block">崔白之所以独特,在于他改变了北宋时期长期占据主流花鸟画画法的两大派系风格,也就是“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两种画风。</p><p class="ql-block">黄家指的以黄筌、黄居寀父子为首的富丽堂皇的花鸟画法,徐熙则是不受约束自称一体,构图没有绝对章法可依靠的画法,但因为备受推崇,尤其是米芾这个高流量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极力赞美,徐熙的画法也得到了主流认可,并出现很多模仿者。</p><p class="ql-block">根据《宣和画谱》的记载,直到崔白的出现,才打破了上面两种花鸟绘画风格的绝对主流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