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h3></br><h3>——肝邪聚腋窝,心肺邪聚肘窝,脾邪聚大腿窝,肾邪聚膝腘窝 </h3></br><h3>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在肺则尺泽,在心则少海之次。“留”,当作“流”,下同);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期门、渊腋等穴之次);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脾与胃合。其脉皆自胫股上出冲门、气冲之间,故邪气留于髀跨者,为脾经之病);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肾与膀胱为表里,其经皆出膝后阴谷、委中之间,故邪气留于两腘者,为肾经之病)。《灵枢•邪客篇》</h3></br><h3>增强免疫力——用八虚拍击法</h3></br><h3>八虚("八"是指人体的八个关节,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是五脏藏邪的所在之处,五脏有病又可以通过拍打某个部分起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拍打八虚就是通过经筋来调整人的气血,融养生保健治病于一体。通过拍打将体内代谢产物“痧”这种毒废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排出体外,达到保健养身的目的,同时这种过程又增强了人体的“自我免疫”。</h3></br><h3>一:拍两肘窝——拍散心肺邪气病气</h3></br> <h3>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脏与肺,引发这两个脏器的疾病。古人认为心肺之邪留于两肘。</h3></br><h3>肘窝部分实际上还藏着两个穴位,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h3></br> <h3>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尺泽穴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作用,对口腔异味、感冒、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便秘、腹胀、口干,以及咳嗽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曲泽穴有降逆、镇惊、泄热、宁心的作用,对中暑、平时有心慌气短的症状,以及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身热、心烦、呕吐等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通过拍打肘窝,这两个穴位同时也就疏通了,还不用费心去找穴位,一举两得。</h3></br><h3>1、心肺疾病,常常能在其肘窝部位摸到一个压痛点,轻轻一点患者就能痛得叫起来,而正常人则没有这种情况。有痛点就证明此处有淤阻,也印证了邪气滞留于此的观点。处理这种情况,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拍打它,使淤邪散开,则正气自复,邪气自然无从所留。</h3></br><h3>早晨起床后,在肘窝处轻轻捏一捏拍一拍,找找是否有硬结或者痛点,如果有比较强烈的反应,就说明身体需要及时调理了,那就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拍打的次数,将痛点或者硬结拍散开。</h3></br><h3>有的人也可能摸到痛点,但是到医院里面却检查不出疾病,查不到问题,并不表明身体没有问题。很多所谓的"亚健康"患者,用仪器诊断指标基本都合格,如果不及时处理,大部分都会发展成疾病。 </h3></br><h3>2、拍肘窝可治皮肤骚痒:肺主皮毛,拍打肘窝排解湿毒,就能止痒。</h3></br><h3>由于湿热长痘痘,或皮肤到了冬天很容易痒痒的人,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敲打敲打,就知道到底是不是湿毒所致,夏天来了,南方的气候尤其容易湿热,拍打肘窝也是预防的好办法哦。</h3></br><h3>拍痧:</h3></br><h3>五指并拢成勺状,在肌肉丰满或关节部位适度有力扣拍,使深层不易刮出的毒素排出来。</h3></br><h3>肘窝的拍打方法:</h3></br><h3>把左手臂伸直,用右手找到左手臂的肘横纹正中,用右手大拇指点住它定位,找到后,再用右手四指平放在肘窝正中,这个范畴之内都是拍打的区域。找准位置后,可用右手的四指并拢轻轻拍打。反过来,用左手拍打右手的肘窝也是如此。两个肘窝每次各九九八十一下即可,力量可由轻到重。一般心肺有热的人,拍打后就可看到肘窝局部发红,甚至能拍出痧来,效果与刮痧有异曲同工之妙。</h3></br><h3>不过,重症或久病身体羸弱的患者,最好不要过重刺激,在肘窝部位轻轻地推擦即可,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推擦之后的微热感,能温熏心肺,这是丹道医家的"少火生气"之法,相当于中医治疗中的补法。</h3></br><h3>二.拍两肘窝——拍散心肺邪气病气</h3></br> <h3>两腋(见上图)主要走四条经脉:肺经、心包经、胆经和心经。</h3></br><h3>肺经出了毛病,比如肺气被壅滞的话,会出现烦心胸满的现象,这属于阳邪,就是上壅而不降的象。</h3></br><h3>心包经位于下腋三寸处,如果这里出现腋窝肿胀就是心包经出了问题。</h3></br><h3>腋下还走胆经,胆经出现毛病以后,有的人会出现严重心脏病的感觉,叫心胁痛不能转侧,就是连睡觉转个身都很难做到。这种病一般还伴有口苦,且喜欢长吁短叹。如果腋下长了一堆东西,也是胆经被郁、生发不起来的象。</h3></br><h3>心经会造成整个手臂的麻痹,手臂冰凉,活动不便,同时感觉咽喉特别干燥,想喝水。手臂前缘走的经脉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是肺经、心包经和心经。手臂前缘的上部由肺经所主,一直通到大拇指,达少商穴。中线走的是心包经,通到中指。下线走的是心经,通到小拇指。所以在人的五指当中,大指走的是肺经,中指走的是心包经,小指的里侧走的是心经。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有掌中热的毛病,这一般是跟肺经、心包经或者心经有关。</h3></br><h3>肝有邪聚于两腋,使心经受损,平时所说的气急攻心,实际就是肝火滞留于两腋阻滞了心经气血运行,人就会导致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严重的危机自己的生命,生气不但是伤肝还伤心。</h3></br><h3> 1、解郁闷</h3></br><h3>拍心包经首先要掐住腋窝下心经上的极泉穴(解郁大穴)。如果人经常郁闷的话,就有可能在腋窝下长出一个包来,这是心气被郁滞的象。把【极泉穴】弹拨开了以后,就能逐渐化解了包。</h3></br><h3>如何衡量是否弹拨到了极泉穴呢?当我们弹拨腋窝下的一根大筋的时候,出现无名指和小指发麻的情况,就是弹拨对了。然后在这里多弹拨几下,同时用空拳沿着手臂的中线慢慢地拍下来,就能够化解心郁。</h3></br><h3>膻中也是解郁的大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被气着了,经常会不自觉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实际上这就是在拍打膻中穴。中医里认为心包主“喜乐出焉”,就是我们的快乐都是从胸口的膻中穴这里出来的。敲打膻中穴(胸腺)还能提高免疫力。</h3></br> <h3>人只要一生气,经脉肯定就会堵塞。轻拍两腋后可以治疗人发怒后气滞血瘀,运行不肠引起的胸闷、气短、心悸心悲欲哭、多疑、手臂涨麻等症状。</h3></br><h3>拍打极泉穴可以令人快速平静下来,不会那么容易急火攻心了,同时也可以将虚邪拒之门外了。(妇女更年期也可以舒缓)。</h3></br><h3>2、治肝病、心脏病——平时我们所说的“气急攻心”实际上是肝火滞留于两腋,阻碍了心经气血运行,不仅伤肝,也伤心脏。人因气急攻心产生昏厥时可以弹拨极泉穴,极泉穴位于我们的腋下,我们平时在哄小孩儿时,用手一挠胳肢窝,孩子就会笑个不停。其实这正好刺激到了他有痒痒肉的极泉穴,动了心气,而心主喜,所以孩子会开心地笑起来。</h3></br><h3>极泉穴不仅具有宽胸理气的作用,还可以快速回阳,引血上行,使头脑快速清醒。这个特殊的治疗手法就是弹拨和拍打。遇到生气后心胸气短时,就可以用四指在腋窝正中轻轻地弹拨。我们在弹拨的时候,能明显地感觉到有一条经筋,这条筋的正中就是极泉穴。极泉穴可以治疗人生气发怒后气滞血淤、运行不畅引起的胸闷、气短、心悸、心悲欲哭、手臂胀麻等症状,此时弹拨极泉穴可以增加气血的流通,使人快速平静下来。</h3></br> <h3>日常保健时,我们用不着在极泉穴那儿费那么大力气去弹拨,只需要轻轻地拍打即可。平时弹拨拍打两腋下,还可以预防和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这相当于我们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h3></br><h3>3、缓解手心汗,这相当于心包经不收敛,因为人的心包为厥阴经,是主收的,不收敛就会手心出汗。我们常有人只要一紧张就爱拼命地搓手,这种下意识动作其实也是一种自救,一种自我的帮助,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经。</h3></br><h3>大指走的是肺经。大指麻木跟肺经有关。大指上的鱼际穴如果红的话,就是肺热;如果鱼际穴有青筋的话,就是肺寒;如果大指里面有纹路且发青的话,也代表肺寒,而且这种肺寒还会继续导致胃寒。</h3></br><h3>食指走的是大肠经。中医认为,人本能的快乐实际上是来自于大肠,而大肠经走到食指,这也是食指名字的由来。</h3></br><h3>中指走的是心包经,订婚戒指一般都戴在中指上,意味着人已动心,收敛欲念。心包经主喜乐,所以也主欲念。</h3></br><h3>无名指它所循行的经脉是三焦经,三焦经在中医里是一个很特殊的经脉,三焦经又称为孤府。</h3></br><h3>小指走的是小肠经和心经。从心脏病的角度来讲,中指麻木就是心脏病的轻症,如果小指麻木就是心脏病的重症。</h3></br><h3>三.拍两髀(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可治疗一切妇科病。</h3></br><h3>(髀有邪,其气留于两髀)</h3></br> <h3>拍两髀胖人能拍瘦,瘦人能拍胖</h3></br><h3> 拍打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驱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两穴,气冲--冲门,气冲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内侧,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而冲门在人体腹股沟外侧,有治疗奔溃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我们在拍打的时候不需要找穴位,就可以刺激到这两个穴位的。拍打两髀不仅能健脾胃,还能治疗男科和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h3></br><h3>拍打两髀时,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穴位——气冲穴、冲门穴。</h3></br> <h3>气冲穴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儿内侧,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而冲门穴在人体腹股沟的外侧,有治疗崩漏、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我们在拍打两髀时,不需要特别寻找穴位,只要拍打两髀就能刺激到这两个穴位。</h3></br><h3>拍打两髀不仅有健脾的作用,还能治疗男科病、女科病,效果也非常好。</h3></br><h3>拍打两髀的具体方法就是直立,用双手轻轻拍打两腹股沟,逐渐加力,直至两髀微微发热为止。每天拍打两到三次,每次3~5分钟。</h3></br><h3>四.拍两腘——治疗一切腰腿痛(拍两腘,就是膝盖窝处)</h3></br> <h3>肾有邪---留于两腘每天坚持5分钟,不但能治疗腰背疼及坐骨神经痛,同时还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h3></br><h3>如果我们每天坚持这样一套拍打下来,持之以恒,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本人教会了妈妈坚持早上当晨运做一套,她现在腰腿脾胃都得到非常大的改善了,一直想写出来给大家共享,也好让更多的人解除痛苦,今天总算完成了,希望能帮到大家。</h3></br><h3>人体有八个大窝窝又称八虚,它们是双腋、双肘、双髀(即两胯)和双腘。八虚也是寒冷冬天人体最暖和的地方。据说这八虚小到治感冒大到治疑难杂症,是道家不外传的秘诀。</h3></br><h3>虚就是薄弱环节的意思,衣裳最容易沾灰的地方多是叠折处,人体的八虚就好比这些地方。五脏之邪就喜欢藏匿于八虚,肝的邪气聚在腋窝里,心、肺之邪聚在肘窝里,脾之邪聚在大腿窝里,肾之邪聚在膝腘窝里。</h3></br><h3>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在肺则尺泽,在心则少海之次。“留”,当作“流”,下同);</h3></br><h3>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期门、渊腋等穴之次);</h3></br><h3>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脾与胃合。其脉皆自胫股上出冲门、气冲之间,故邪气留于髀跨者,为脾经之病);</h3></br><h3>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肾与膀胱为表里,其经皆出膝后阴谷、委中之间,故邪气留于两腘者,为肾经之病)。 </h3></br><h3>要想恢复正气必先除灭邪气,怎么除?拍、打、敲八虚,就可以赶走邪气,正气才能得以平复,气血才能正常运行。而拍打两腘,就是给自己“血透”。</h3></br>说到“透析”人们会惊恐地想到尿毒症患者。其实正常人也需要不间断的清理血液及血管壁上的垃圾。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垃圾也越发变多变厚,它们给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带来沉重负担。拍打两腘就等于是给体内来个大扫除。<h3><strong><strong>千万别私存,送给你最爱的朋友吧!</strong></strong></h3></br> <h3>“挑羊毛疔”,晋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及明时王肯堂《证治准绳·外科》各有所载,起源于春秋时期,流传至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内病外治,针挑取疔,追根溯源,直驱病根,疗效显著。</h3></br><h3>羊毛疔,非筋非肉,堵塞经络,致患者气血不畅。人体穴位如生有疗毒就会阻塞经络,影响气血正常流动,疾病随之产生。细究病理,患者遇风、热、湿、燥、寒等外因刺激,体内“代谢物”凝聚一团,滞留真皮下方,且不断凝聚滞留,逐成“羊毛疔”,患者初时即觉头痛,全身寒热,状似伤寒,日夜连痛不休,尤以呕吐为辨证特征,前心区及后背部生发疹形红点,红淡者为嫩,紫黑者为老疔,因人体自身代谢产物,免疫系统不予排斥,其吸食人体气血,濡养自身,遂渐丰满,并延长发散,在皮下组织发育成网状纤维,犹如植物根系,盘根错节,向四周蔓延,且越聚越密,淤塞经络,阻滞气血,诱发多种疾病,致患者苦不堪言。</h3></br><h3>针挑疗法,在皮肤表面到皮下肉外(2至3毫米)处取疔,截除病根,病去如抽丝,疗效显著。“挑羊毛疔”,即针挑疗法之一,又称截根疗法,从根本上截除疾病之根源,具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扶阳固气的功效。</h3></br><h3>此种疗法,最初赖于砭石、砭针,是针灸中一种特殊针法,由我国传统中医九刺中的“络刺”发展而来,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从古至今多以祖传口授的形式流落民间,鲜于记载。</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LyWjDkDt_IuCfo8yhFb2J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