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往事(续)

期盼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之间,又是一年的最后几天,慨叹时间的脚步太匆忙,不经意间,很多事早已成为过往,恍惚之间,又似乎发生在不久前。</p><p class="ql-block"> 人,年龄越大,越觉得时间飞逝,一眨眼,就是一天,一投足,就是一月,一个转身,就是一年。一朝一夕之间,已不在年轻,看到家里的老物件,那些遥远的往事,从岁月的深处,从记忆的深处,渐渐变得清晰起来。</p> 瓦盆 <p class="ql-block">  说到瓦盆,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陌生,或许都没见过,但对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却再熟悉不过。当时,不锈钢盆,塑料盆几乎没有,一般家庭都用瓦盆,瓷盆。</p><p class="ql-block"> 我家这个小瓦盆,已三十八个年头了。两边有2个耳子,盖在锅上,便于往起端,盆沿有一道厚厚的半圆形的边。</p><p class="ql-block"> 由于用的久,非常光滑,平时和面都用它。</p> <p class="ql-block">  八六年,我师专毕业参加工作,班上一个学生的父亲在罐罐厂上班。我量好尺寸,让她给她父亲拿回去,给我定做一大一小2个瓦盆。</p><p class="ql-block"> 当时工资八十六元,2个瓦盆一元五角,大一点的,送给孩子他伯父他们了,不知现在还在没。</p><p class="ql-block"> 由于罐罐厂离学校很近,闲时常和同事去看。</p><p class="ql-block"> 这种瓦盆,是用泥做的。工匠们先手握泥坯于台面,随轮转动,捏作器型,其次,将成型的坯体放到室内凉至半干定型,再搬到室外晒干,然后用手推车把晒干的坯体运到窑内码放,最后烧制,窑中空,用砖拱起,装窑时将大小瓦盆一套一套摞起来烧,比烧砖的火候要轻,然后撤火,闷窑,出窑后,盆就成了青灰色。</p><p class="ql-block"> 瓦盆从制作到烧制的全过程,体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工艺。</p><p class="ql-block"> 后来几次工作调动,一直舍不得扔掉,保留至今,成了我参加工作后的唯一念记。</p> <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瓦盆没有了市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罐罐厂也遗落在人们的心里,尘封在那些年代人的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 瓦盆,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段岁月,一些回忆,还有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以及青春年华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p> 六角桌 <p class="ql-block">  这张小六角桌,是结婚几年后,外婆送给我的。</p><p class="ql-block"> 当时母亲把它放在角落,上面的漆,由于时间久了,有些早已脱落,外婆怕坏了可惜,就送给了我。</p><p class="ql-block"> 拿回家后,丈夫从乡下买了一些土漆,请漆匠重新给漆了一遍,各个面的花纹,以及桌腿上的花纹,清晰的出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起这张小六角桌,可有一定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外爷外婆在世时说,这张桌子,是土改时期,身为中农的他们,政府从张飞生家分得。</p><p class="ql-block"> 提起张飞生,现在旬阳人知道的很少,可在解放前,他的大名如雷贯耳,是旬阳家喻户晓的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p> <p class="ql-block">  张飞生出生于旬阳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上过几年私塾,但因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给四哥送饭时不小心打破瓦罐,被四哥责骂,自尊心受挫,当天离家出走,后在同乡李梦彪推荐下,参加陕西陆军小学的报名考试,并顺利通过。</p><p class="ql-block"> 后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并被分配到陕西新军担任下级军官。辛亥革命时,参加了陕西新军起义,因作战勇敢而升任营长,南路游击司令,并获得了“飞将”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民国成立后,起义军被北洋军收编,后在陕西护国战争中立下大功,被任命为北洋陕西陆军第1混成团团长。</p><p class="ql-block"> 杨虎城进入陕西,收编了包括张飞生在内的当地武装力量,于是在杨虎城部下担任警备二旅旅长,并在西安事变其间参与了营救蒋介石的密谋。</p><p class="ql-block"> 后在旬阳购置了大量田产和房产,并在西安、安康、汉中购置了豪宅。</p><p class="ql-block">(史料来源于百度)</p> <p class="ql-block">  土改时期,政府把他的房产,土地分给贫下中农,于是,外爷外婆家就分了这张六角桌子。</p><p class="ql-block"> 桌子使用的是榫卯结构的传统工艺,它不仅体现了过去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还遵循力学原理,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不易锈蚀且方便拆卸。</p><p class="ql-block"> 这张六角桌,虎头腿,最长的对角直径是54厘米,一个抽屉,五个面的花纹都不一样,至于什么寓意,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这张六角桌,见证了张府的辉煌,也见证了社会的变革。</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但从这些老物件中,能触摸到那段历史,感受到时光的印迹,以及浓浓的时代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