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之源一章草】 名帖精选 ( 8 ) 近代王世镗章草《稿诀集字》( 书法临习一一季斌 )

牛仔大叔

<p class="ql-block">【草书之源一一章草】</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书法史上,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始于秦汉年间,是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p><p class="ql-block"> 章草,相传为西汉史游所创。史游,汉元帝时黄门令,受命将草隶规范化,创作了《急就章》,因而也将这种字体名叫“章草″。</p><p class="ql-block"> 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今草产生于东汉晚期,是从章草变化来的。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章草具有介于隶书和今草之间的特征,既末脱尽隶书约束,又保留了汉隶的架势,字字独立,点画波磔,仪态美观,气息古朴,风格奇特。而今草则基本脱离了隶书的约束。</p><p class="ql-block"> 以东汉张芝、东晋王義之等为代表之今草盛行后,章草受到严重冲击,呈衰落之势。章草书家大多未留姓名,现所传章草代表性书家仅有西汉史游、东汉张芝、齐相杜度、崔瑗、三国吳皇象、西晋索靖等。到了元代,赵孟頫、邓文原、宋克等对章草进行传承改进。近代书法家沈曾植、王世镗、王蘧常等专攻章草,在书法界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王世鏜简介】</p><p class="ql-block"> 王世镗(1868--1933年),字鲁生,中年号积铁子,晚年号积铁老人,天津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幼习经史、词章,资秉高迈,后任陕西镇巴、西乡县知事。平生精研书法,治学严谨,于章草、今草的演变及不同特点有独到研究。编著并书《稿诀集字》以及《书诀》《论草书今章之故》《王世镗先生翰墨》等。</p><p class="ql-block"> 1932年王世镗先生居汉中时,于右任先生见到影印《草诀》本,诧为古人,爱不释手,即致电问候,旋电邀赴南京。翌年冬王世镗先生病逝,葬于南京牛首山与清道人墓邻。</p> <p class="ql-block">【王世镗《稿诀集字》】</p><p class="ql-block">  《草诀歌》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书法理论著作,又名《右军草法至宝》,是草书学习者的重要参考。 民国初年,王世镗出任镇巴知事。政事之余,增订《草诀歌》,1917年完成《增改草诀歌》,并付刊上石。但刻石拙劣,大失作者之意。因此仅拓20余本,石刻便被废弃不用。</p><p class="ql-block">  完成《增改草诀歌》后,王世镗并未停止他的书学研究,不久完成了《稿诀集字》。它“盖集帖而成,较自书者尤多可嘉”,“其中注释,则萃汉上一时名流,或楷,或行,或隶,各书其妙”。据阮贞豫跋语:“统采帖草,次为韵言,详笔法之源流,辨体格之疑似,奇不失正,因必可宗,共得一千五百余字。”民国17年 ( 公元1928年 ),汉中道尹阮贞豫命程立中主持,邀集沙品三、张士如、岳渊渟、杜勉常、王蕴山、胡介人、张书亮、徐泽生等名流,共襄这一善举,最后付勒上石,这就是今天所见的《稿诀集字》。</p><p class="ql-block">  《稿诀集字》是集《急就章》、《贺书孝经》、《祝枝山书》、《月仪》、《孙千字文》、《三希堂》、《傅青主》、《出师颂》、《智永千文》、《南唐昇元帖》、《淳化阁》、《赵临十七帖》、《李书绝交论》、《绛帖》、《戏鸿堂》、《草字汇》、《十七帖》、《大玉烟堂》、《书谱》和《宋仲温考》等而集萃成的一部有关章草之作。它的体裁,前为楷体字,以及该字所集的帖名;正中为章草(亦有今草)之书,最后为注释与阐解,历数书法之变化及其妙趣,平白易懂。他的章草,被于右任先生评为“古之张芝,今之索靖,三百年来,世无与并。” 因而王世镗及其《稿诀集字》在书学界享有极高的赞誉。</p><p class="ql-block">  《稿诀集字》石刻,原在汉中城北哑姑山宝峰寺,上世纪80年代搬移到汉中市博物馆,今陈列在该馆中院碑廊之中。</p> <p class="ql-block">【 王世镗《稿诀集字》释文 】</p> <p class="ql-block">王世镗《稿诀集字》临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