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日子

Peter 老陈

<p class="ql-block">本篇撰写了六十年末一段当兵的经历,虽然只是从事后勤保障,虽然只有短短几年,实实在在锻造压实了老陈人生的基础。有了这段经历,以后的岁月无论在工厂、科研、机关、从商;无论风和日丽还是艰难曲折,军人坚毅坦然前行。</p> <p class="ql-block">目录</p><p class="ql-block">当兵的日子</p><p class="ql-block">1、大灶</p><p class="ql-block">2、掉链子</p><p class="ql-block">待续</p> <h1><b>当兵的日子(1)</b></h1><p class="ql-block">大灶</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三月,上海北站停着一列长长闷罐列车,载着一群新兵一路奔南而去,哐当哐当走了好几天。列车行进途中我拿到人生第一份津贴6元钱,抽了战友递过来的人生第一颗烟。到了擂阳站(地名为音译),早已等候在车站的十多辆带篷卡车将我们拉到基地(后改为场站)新兵连,那年我虚岁17。</p><p class="ql-block">新兵连集训一个月后,我与大良、郭斌被分到了大灶。班长是广州人姓谢,管理员河南籍姓王。大灶是场站最大的食堂,每天几百号人就餐,每人每天伙食费13.5元,粮食1.5斤,食用油0.5斤。这个标准在当时社会生存环境算是比较好的了!食堂土坡下有个猪圈,喂了几头猪,猪圈后面是个池塘,这个生态循环是猪的排泄物进池塘养水浮莲,水浮莲剁碎+米糠+剩菜剩饭煮一锅喂猪,过年过节加餐改善伙食,干这个活很幸苦,下一次池塘捞水浮莲上岸二脚全是蚂蝗!</p><p class="ql-block">饭点时候,各路人马列队进入饭堂,队列中也有几位扎小辫的女兵,排队打菜打饭。用餐前,谢班长带着我拿本毛语录,走到饭堂中间,立正敬礼然后宣读几段毛语录开始用餐。</p><p class="ql-block">过了没多久,我担任了上司(给养员),与王管理员一起住在食堂里,负责几百号人的食材、米面、油盐酱醋的采购,北上县城城关镇,南下新市,二地轮番跑。</p><p class="ql-block">去县城,早上跟带拖斗的班车,个把小时到达指定店铺买菜,班车放下拖斗去火车站接送。等班车返回期间,我们可以去街上吃早餐,通常是吃碗面条加一根油条,1角还是1角5忘了。附近有个蔡伦碑亭子,我们会在亭子里闲聊下棋。</p> 去新市,是早上乘嘎斯51穿过外场到擂河边、然后下坡摆渡去河对岸的集市,这里主要采购肉、蛋、禽类。采购好,都要自己用扁担挑到擂河摆渡,下船再挑上坡,搬到嘎斯车上,干这个活,平时还可以,遇到刮风下雨,擂阳河涨水河面变宽变深,竹篙撑船很是累人。<div>待续,以上地名、人名均为音译,以下同。</div> 老陈写于20241222 <h1><b>当兵的日子(2)</b><div>掉链子</div></h1> 场站周边是个丘陵地带,山坡上种的茶树果,一点不起眼。传说某团从公主岭转场过来,没过多久一些不孕的家属都怀上了。我们大灶用的是从衡阳拉回来,用柏油的那种桶装的茶籽油、花生油、菜籽油、也没感觉茶油有什么特别,如今市面上茶籽油居然成为奢侈品。<br>周末,王管理员回家了,我一个人住在食堂,半夜经常有附近农家狗狗,钻进来觅食,弄的厨房阵阵响声,说不怕是假的,我也没战场经验没有武器、只好拿把菜刀放到床头以防万一。<br>这个地方冬天出奇冷,4斤的被子根本不管用,不知道从哪里弄到2斤棉花,我把它装进了被子,暖和多了。不过好景不长,一天晚上突然来了个紧急集合,我好废劲捆了个背包,跑到外面站队看上去很不协调。幸亏没有夜跑,要不然指定掉链子露馅挨磕。回到房间我赶紧将被子里棉花拿了出来,再不敢了!<br> 那个时候,新市老街赶墟场景非常热闹,道路不宽二旁摆满各种蔬菜、烟叶、农产品,我买了一斤烤烟好像一块多。穿过拥挤的集市来到肉铺,看见肉铺狗狗生下的狗仔很逗,就商量抱一个回来,给了伙计十粒打火机用的火石。小狗狗很萌又听话,大家都喜欢他。几个月过去长大很多,它很粘人,走到哪跟到哪,遇到紧急集合越野跑,它一点不含糊紧跟着队伍跑,赶也赶不回去。<br>一天我买菜回来,有战友悄悄告诉我,狗狗在水电班被战友捅了,我伤心好几天。等到真相大白已经是数十年以后的事了,是我们一起入伍上海籍战友干的,还奇葩的是,他们居然还跑到灶上索要烹饪调料,他们还透露灶上的一位师傅提出要10斤粮票的交换条件,知道这个真相我真是要撅倒了!<br> 写于20241223